所屬分類:學報雜志期刊瀏覽:次
《高原氣象》簡介
《高原氣象》Plateau Meteorology(雙月刊)是全國性大氣科學期刊之一,創刊于1982年,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主辦及科學出版社出版。主要報道我國大氣科學,尤其在青藏高原氣象學,山地氣象學等學科領域研究的新成果、新觀點、新進展,推動和促進大氣科學及相關學科的發展以及人才的成長,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主要刊登大氣科學領域的各個方面,涵蓋天氣氣候方面的理論、觀測和預報預測方法、全球氣候變化、大氣物理、大氣化學和大氣雷電等學科。特別歡迎并優先發表國家知識創新工程和國家重大攻關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在大氣科學前沿各分支領域以及學科交叉點上有創造性的研究成果!陡咴瓪庀蟆分鞴軉挝唬褐袊茖W院,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國內統一刊號:62-1061/P,國際標準刊號:1000-0534
《高原氣象》欄目設置
學術論文、 短論、 研究簡報、 學術討論、 經驗交流和綜合評述等欄目。
《高原氣象》雜志發表論文:
河北秋季層狀云物理結構及適播性分析 ………………………………孫玉穩;李寶東;劉偉;韓洋;孫霞;董曉波;姜巖;
黃土高原春季干旱時空分異特征 ………………………………姚玉璧;王勁松;王鶯;楊金虎;李儉峰;雷俊;
近30年中國地面風速分區及氣候特征 ………………………………熊敏詮;
近50年中國降水格點日值數據集精度及評估 ………………………………趙煜飛;朱江;
中層渦旋誘生南海熱帶低壓形成的位渦反演分析……………………………… 袁金南;谷德軍;廖菲;
上海“7·31”局地強對流快速更新同化數值模擬研究 ………………………………王曉峰;王平;張蕾;許曉林;李佳;
《高原氣象》投稿須知
1、要求論點明確,文字精練,條理清晰,數據可靠,圖表清楚、簡明。每篇論文以不超過8000~10000漢字為宜。全文必須包括論文題目(不超過20個漢字、、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約300個字左右、、關鍵詞(3~5個、、正文、參考文獻等。為促進國際交流,請附論文的英文題目、英文摘要(可為800~1000個英文單詞、、英文圖表名及說明,以及英文關鍵詞。如屬各類基金或重大課題資助項目,需在文稿首頁腳注中標明。也請在首頁腳注中標明第一作者的性別、出生年月、籍貫、學位及職稱、主要研究領域及E-mail地址。
2、文內附圖一般不超過6幅。附圖要求線條均勻且光滑,圖中文字、符號與正文一致,圖面清晰美觀。插圖中的中國國界必須與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地圖一致,切勿漏繪臺灣和南海諸島等。應標明圖的縱、橫坐標軸的名稱(或符號)與單位,應在文稿相應處留出附圖的位置,并給出圖號、圖題和圖注。
3、附表請使用三線表、列于正文的適當位置。表的結構要簡明,表內各欄目中的參量符號后注明相應的單位。
4、文稿中的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數學公式、物理量的符號和單位應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科技術語及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計量單位名稱以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為準,并以國際符號表示。
5、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有關規定,本刊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參考文獻只列最主要的(未公開發表的請勿引用,非引用不可的請用腳注標注、,并按文章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碼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放在引用文獻處的右上角。為了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文中引用的文獻、數據、圖表均應標明出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