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呼吸機肺炎的集束化護理職稱論文發表

發布時間:2014-04-04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機械通氣患者的常見并發癥。據報道:VAP發病率為7%~70%,病死率高達50%。本文就其目前的進展做簡單闡述。

  【摘要】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機械通氣患者的常見并發癥。據報道:VAP發病率為7%~70%,病死率高達50%。本文就其目前的進展做簡單闡述。

  【關鍵詞】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集束化,護理,職稱論文發表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指患者機械通氣48h后或停用機械通氣、拔除人工氣道48h內發生的肺實質感染,目前,該病治療困難,病死率高,預防可能是控制該病流行和發病的最佳策略。職稱論文發表《中醫藥臨床雜志》是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出版的中醫藥綜合性學術期刊,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字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文收錄。本刊創刊于1988年,目前為雙月刊,A4國際開本,96頁。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672-7134,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34-1268/R。郵發代號:26-131。國外代號:BM6656。廣告許可證號:3400000000039。

  1VAP的發病原因分析

  1.1氣道黏膜失去屏障作用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多采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方式,因此,氣道黏膜的正常生理屏障作用喪失。氣體直接經支氣管進入肺泡,增加感染機會,而且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過程中,由于侵入性操作,機械性刺激和持續壓迫,致使氣道黏膜充血、水腫、破損。

  1.2呼吸機管道污染在使用通氣呼吸機時,由于呼吸機管道與患者呼吸道相接形成閉式循環,呼吸機管道消毒不嚴格及長期不更換等因素,使得管道內被大量細菌污染。同時濕化器的作用可使帶菌的霧粒直接抵達細末支氣管及肺泡而引起感染。呼吸機管道的積水杯內的水不及時傾倒,反流誤入患者氣道而引起交叉感染。

  1.3口咽部細菌污染口咽部細菌誤吸是導致VAP的感染源之一,使用呼吸機患者多病情嚴重,往往使用大量抗生素,易導致菌群失調,同時患者吞咽反射減弱,口腔細菌隨分泌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2呼吸機集束干預策略

  2.1抬高床頭將患者的床頭抬高30°~45°,以防止患者因床頭太低時產生嘔吐及誤吸。研究顯示,抬高30°~45°床頭的患者確診VAP的占5%;而床頭平放患者確診VAP的占23%。結果顯示,抬高床頭后VAP發生率明顯降低。抬高床頭的另外一個好處是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原因是床頭抬高后,患者肺部功能及殘余容量增大,有利于通氣。而對于已經脫機的患者,抬高床頭會令其較容易用力作自主式呼吸。

  2.2每日喚醒是指每日暫停使用鎮靜藥及試行脫機和拔管。因為越早脫機,VAP產生的機會就會越少。對一些心肺系統功能都穩定的患者,可以每天試行早上暫停鎮靜藥及試行脫機和拔管。若能成功脫機便進行拔管;若不能成功脫機,應該再繼續應用原來的鎮靜藥及繼續通氣,次日再做嘗試。這樣做的作用是盡早停止使用呼吸機,減少罹患VAP的風險。但在執行“每日喚醒”計劃時,要加強患者的觀察,以降低其不適癥狀,如疼痛、躁動、焦慮等,以及與呼吸機對抗及意外拔管等風險。

  2.3氣道的溫濕化濕化和溫化十分重要,如果濕化不足,易形成痰痂,使VAP發生率增加。評估患者痰液粘稠度,根據粘稠度來調整濕化液量,每日濕化液量應為500~1000ml,近端氣道溫度調節為37℃,氣體濕度為60%~70%。重視向濕化器加水的無菌操作,濕化器內的滅菌注射用水每日更換。

  2.4及時、按需吸痰臨床上采用傳統的開放式吸痰系統或者封閉式的吸痰系統。封閉式的吸痰系統一般用于防止患者的飛沫傳播至空氣當中;或用于患者需要較大的呼吸末氣道正壓(PEEP),以防止在吸痰時PEEP的功效會消失。研究認為,與開放式吸痰相比,密閉式吸痰可防止VAP發生,對SpO2影響小,操作時間縮短,并能降低患者費用,吸引的間隔時間根據患者分泌物多少酌情掌握。

  2.5聲門下吸引維持理想氣囊壓力可減少誤吸,預防VAP,但氣囊膨脹時并不能與氣管內壁完全緊密貼合而形成一些縱向皺襞,氣道內分泌物可沿此皺襞下行誤吸,所以及時清除聲門下積聚的分泌物是預防VAP的又一重要措施。已有大量臨床研究證明聲門下分泌物引流可顯著延遲VAP發生時間,降低VAP發生率。目前臨床中常通過一種可吸引式氣管內導管清除聲門下積聚的分泌物。

  2.6呼吸機管路管理呼吸機的管道會產生細菌定植。頻密更換(如每天更換)管道不會降低VAP的發生。研究發現,每隔7天更換呼吸機管道跟每隔2天更換呼吸機管道在感染率上沒有分別。所以,現在一般的建議是,無論采用重復使用的或一次性的呼吸機管道,不要少于7天才更換。呼吸機管道、濕化器1周更換1次,濕化液每24h更換1次,防止頻繁地更換從而增加污染。除非氣囊漏氣,否則氣管插管無需定期更換。壓縮機空氣過濾網每日除塵清洗,以保證吸入的空氣質量。集水杯應在環路最低位,及時傾倒冷凝水,防止交叉感染。防止體位變化時冷凝水流入管道,必要時可在翻身前將管路上提,使冷凝水流入集液瓶。

  2.7口腔護理建立人工氣道后口咽部細菌可下行至呼吸道導致VAP的發生,因此在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前可行口腔護理2次,在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后每日行口腔護理2次及氣管切開護理4h 1次,污染嚴重者要增加次數。

  2.8RICU病區管理加強病區清潔和消毒(安裝空氣消毒機、凈化工作臺、紫外線消毒器);每月做好病區環境、物品、醫務人員手的細菌學監測工作。病房定時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濕潤,室溫保持在24~26℃,濕度為50%~60%。紫外線照射每天2次,按照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的規定,RICU空氣菌落200cfu/m3,每月檢測1次;用含氯消毒液擦地面、墻壁、床欄。嚴格管理制度,限制探視。落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小結:集束化綜合護理預防作為主動預防措施,與傳統的被動預防措施相比,不是“發現了護理需要才實施護理”,而是“因為防止VAP發生而實施護理”,因而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真正實現了對VAP的預防功能。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