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臨床路徑的應用

發布時間:2021-01-25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50例作為對象,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5)。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臨床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50例作為對象,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5)。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5d護理后對患者效果進行評估,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后首次下床、首次鍛煉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后精神障礙、肺炎、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及泌尿系感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能縮短術后恢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臨床路徑的應用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護理效果

  股骨間粗隆骨折是由于粗隆部血運豐富,導致骨折后不易愈合,嚴重者將會發生髖內翻,骨折后表現為疼痛、腫脹、壓痛,嚴重者將會引起功能障礙[1]。手術治療是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中常用的治療方法,通過手術能改善患者癥狀,促進關節功能恢復,但是多數患者年齡較大,患者對于手術耐受性較差,加強患者圍術期護理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以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50例作為對象,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中的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50例作為對象,隨機數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納入標準:①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均為新鮮骨折,入院后擇期安排手術治療;②患者依從性良好,且溝通正常;③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復合傷者;②合并有嚴重器官功能衰竭者,溝通障礙及精神異常者;③患者依從性較差或不愿參與本次研究者。對照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齡(53-89)歲,平均(73.25±5.77)歲。致傷原因:車禍傷12例,摔傷10例,墜落傷3例。觀察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齡(51-90)歲,平均(72.43±5.81)歲。致傷原因:車禍傷10例,摔傷11例,墜落傷4例。本研究均在醫院倫理委員會監管下完成,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積極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環境管理、用藥指導及叮囑注意事項等內容,同時多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必要性,告知患者圍術期注意事項,充分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1)成立臨床路徑小組。結合醫院情況由責任醫師、骨外科責任護士、住院醫師、護士長、助理護士及科主任等共同構成臨床路徑小組;(2)護理前培訓。以專家意見、專業文獻支持及病歷資料等為依據,同時結合科室特點,共同商討并制定臨床路徑表,該路徑表經多次修正后可應用于臨床中。包括:治療計劃、檢查、護理過程、功能鍛煉,保證患者的各項護理能落實到人;該路徑表為醫護共用,將患者術后接受的相關診療護理內容及術后功能鍛煉等醫療計劃均詳細記錄在該路徑表上,讓患者及醫護人員可以直接、有效的掌握患者的診治情況及護理情況。(3)臨床護理小組內容講解。多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告知其臨床路徑的相關內容,并將臨床路徑表放置在床頭,便于患者知曉護理內容;(4)護理實施。護理人員及住院醫師均嚴格按照該路徑表對患者每天開展的相關治療、護理操作、健康教育及檢查等內容,根據患者實的實際情況對其病情作出準確評價,每完成一項內容需要有相應醫護人員在路徑表上簽字,若患者病情有變化,需要處理方法也在路徑表上標注仔細?浦魅渭白o士長需要每天檢查至少1次路徑表,以便于全面掌握患者病情變化情況,也有利于加強護理監督,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指導;對于患者出院的意外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處理,5d護理后對患者效果進行評估。

  1.3 觀察指標

  (1)術后恢復時間。統計并記錄兩組護理后首次下床、首次鍛煉及住院時間;(2)并發癥。統計并記錄兩組護理后精神障礙、肺炎、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及泌尿系感染率。

  2結果

  2.1 兩組術后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首次下床、首次鍛煉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后精神障礙、肺炎、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及泌尿系感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傷殘醫學》以刊登傷殘醫學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性學術期刊,以從事傷(病)殘管理、預防、臨床、康復、護理等工作的各級衛生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傷(病)殘人為主要對象。設有:論著,經驗交流,短篇報道,個案報告,講座,綜述,讀者、作者、編者,爭鳴園地,消息等欄目。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由臨床路徑發展小組中的成員,結合某種疾病的診斷、治療、手術制定的護理模式,能保證對患者的護理按照臨床路徑表的標準化治療護理流程,讓患者從出院、入院均能獲得科學化的護理。臨床研究表明[3]:臨床護理路徑給予臨床路徑流程框架,將對患者的護理更加合理化、流程化、科學化,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發展,為患者獲得最佳的護理方案,從而提高診療護理質量。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首次下床、首次鍛煉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后精神障礙、肺炎、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及泌尿系感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圍術期中利于術后康復,提高手術安全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臨床中的護理問題進行正確評價,并作出專業性分析,制定合理且配套的護理措施,增強了護理工作的計劃性及目的性,減少了護理工作的盲目性,提升了醫療質量。同時,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也從被動護理向主動護理轉型,對醫囑的執行靈活性也明顯加大,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及責任意識提升。除此之外,在日常護理中臨床路徑表增加了患者的功能鍛煉,保證了患者主動鍛煉、被動鍛煉的有效性,從而實現早期促進患者肢體功能康復的治療目的,這是促進患者恢復的重要內容。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能縮短術后恢復時間,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應用。——論文作者:張鑒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