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22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針對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方法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某醫院急診科接診的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急診護理,觀察組給予
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針對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方法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某醫院急診科接診的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急診護理,觀察組給予急診護理流程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搶救時間、分診評估時間、轉診時間、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不良情緒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但觀察組搶救時間、分診評估時間、轉診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兩組患者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評分、日常生活活動量表評分在護理后均較護理前升高(P<0.05);而護理后,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日常生活活動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在護理后均較護理前降低(P<0.05),而護理后,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96.67%)高于對照組(83.33%),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急診護理流程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急診護理中可有效縮短搶救時間,改善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急診護理流程;急診科;急救護理;搶救成功率
引言
腦梗死是基于多種因素所引發的腦組織壞死病癥,急性腦梗死發病突然,且病情不穩定,可造成不可逆結局,或在急性發展其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為此,在急性腦梗死患者搶救過程中,需要對相關危險因素加以控制,以確;颊叩纳踩,而有效的護理干預可輔助提升搶救效果。于本次研究中,以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觀察對象,經由不同護理方案的對比觀察,探究全程優化急診護理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某醫院急診科接診的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50~81歲,平均(64.75±12.37)歲;發病至就醫時間為30~110min,平均(68.59±14.20)min;觀察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50~82歲,平均(64.93±12.45)歲;發病至就醫時間為28~115min,平均(69.08±14.13)min。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病至就醫時間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獲得研究對象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審批。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急診科急性腦梗死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優化急診護理流程:①優化分診和分診預檢工作: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把握出診的時間,及時的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②優化院前急救工作:及時的完成急救護理,評估患者的病情,遵醫囑建立靜脈通道,提前準備好急救用物;③優化心肺復蘇迅速準確準確性:及時實施心肺復蘇,并且人工呼吸應該與胸外心臟按壓交替進行。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搶救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但觀察組搶救時間、分診評估時間、轉診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
2.2兩組患者NIHSS、ADL評分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NIHSS評分在護理后均低于護理前,差異均有顯著性(P<0.005),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ADL評分在護理后均高于護理前,差異均有顯著性(P<0.005);而護理后,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
2.3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在護理后均低于護理前,差異均有顯著性(P均<0.005),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SDS評分在護理后均較護理前降低,差異均有顯著性(P均<0.005);而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
相關知識推薦:心血管內科醫師論文發表幾篇
3討論
急性腦梗死目前采用的治療方法多為靜脈溶栓治療,而溶栓治療受到嚴格的時間窗限制。有研究表明,延誤患者進行靜脈溶栓治療的時機的情況大多是因為從患者發病至急診進行治療前院前時間過長的錯誤患者最佳的溶栓時間窗,導致患者后續治療效果不佳,預后較差等問題。因此針對腦梗死患者需要在急診護理階段對整體護理流程進行優化,縮短院前與入院后診察時間,提高患者整體治療效果。急性腦梗死是基于腦供血突然中斷而引發的腦組織壞死,其常見原因為供應腦補血管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或有血栓形成。在急性腦梗死發生后,患者多表現為頭痛、眩暈、耳鳴等,同時也有部分患者出現吞咽困難、語言表達不清等癥狀。急性腦梗死多會發生在安靜休息或是睡眠的狀態中,在發病后的幾個小時或2天內達到高峰,病情發展速度較快,且存在著眾多危險因素,能夠引發腦出血等一系列并發癥;诩毙阅X梗死的危害性,需要及時給予有效的搶救,穩定患者生命提升,為后續對癥治療提供良好基礎。以往有學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在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期間,護理干預的應用對于急救效果及預后等均具有一定影響作用,而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案,所能夠獲取到的效果也會呈現出一定差異。——論文作者:鮑雪妮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