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24所屬分類:計算機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計算機是當代眾多新興技術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一項技術,也是滲透力最強,對社會發展影響最為深遠的高新技術,今天它已經逐漸深入到社會的每一個細胞,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社會活動方式甚至家庭生活方式。 《電腦知識與技術》 主要面向廣大的科
摘要:計算機是當代眾多新興技術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一項技術,也是滲透力最強,對社會發展影響最為深遠的高新技術,今天它已經逐漸深入到社會的每一個細胞,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社會活動方式甚至家庭生活方式。
《電腦知識與技術》主要面向廣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各公共圖書館、情報所(室)、研究所以及廠礦,它對科技工作者、科學研究人員、廣大教師、研究生、博士生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學術交流版刊登的論文均有2名國內同行專家審稿通過。本刊一直本著普及電腦知識、推廣電腦技術、交流經驗技巧、促進電腦應用的辦刊宗旨,注重雜志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素養,對策,電腦知識與技術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
1.學校和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當前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普及,網上瀏覽信息、Email通信、文檔操作已經成為人們的日;静僮,因此一些人認為新入學的學生已經不需要再進行計算機基礎的培訓,某些院校開始大幅度縮減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時,這些片面的觀點和做法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造成了嚴重的沖擊。我們應清醒認識到計算機素養的培養和計算機掃盲有本質的區別。另外,學生沒有真正的從職經歷,大都認為把自己本專業知識學扎實就可以了,只有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才會深學計算機課程。對計算機相關技能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認識,不能擺正心態,只靠死記硬背、考前突擊,來應付考試,一旦考試結束,很快忘記所學的計算機知識。
2.大統一式的傳統教學模式不適應目前計算機基礎教學
當前高職院校都已經從黑板加粉筆的靜態教學改為了多媒體動態教學,但是仍然改變不了教和練相對分割的局面。教師首先在多媒體教室給學生做灌輸式的講述,然后再到機房進行“回放”式的上機練習,這種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1]!队嬎銠C文化基礎》是一門實操為主理論教學為輔的基礎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和上機實踐分開,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不能主動學習。
另外,高職學生生源的來源也各不相同,如普通高中學生和中職對口學生及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的生源素質不同。同時,各專業對計算機技能的側重點也不相同,如機械制造要求側重計算機軟件繪圖,會計專業側重于數據庫和excel表格操作,文秘專業側重于文檔處理,等等。各種生源、專業都采用相同教材、相同教學計劃的大統一式教學顯然不能滿足各專業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的需求。
3.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方式單一
當前高職院校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核還是以筆試為主的期末考試方式,這種考核方式難以體現計算機的實際操作特點,考核內容也相對單一、老化,不能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學生對計算機技能的掌握情況。
二、應對策略
1.擺正態度,提高重視程度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提升學生能力,拓展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學校要重視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在加大計算機硬件投入的同時,還要加強計算機基礎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工作。通過各種措施來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教師的水平,給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切實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操作技能,使之成為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優勢和特色。再者,要教育引導大學生重視計算機學習,讓他們了解到,提高計算機素養,熟悉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這是信息時代對現代求職者的基本要求,計算機能力和專業能力要同步發展,高職院校學生本身就以專項技能為本,更要注重對自身實踐能力的培養。
2.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向學生“自主型”教學模式轉變
計算機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它包含了軟件技術、硬件技術、數字化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等等,需要我們學習了解的知識也異常龐大,沒有一個人能將計算機的所有相關知識和技術都學到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提出了學生“自主型”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型”教學法可解決傳統教學產生的弊端。所謂“自主型”教學,就是增加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課時,并在其間讓學生充分利用計算機硬件及相關設備的說明書、軟件的在線幫助、文檔或示例來讓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 “自主型”教學目的就在于加強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分析能力,加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將重點從以老師的“教”轉向以學生“學”,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和練相對分割的問題[2]。
另外,應該根據不同生源和不同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設置相應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使計算機技能培養更有針對性,專業定位和專業特色要明確。
3.改革考核方式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實際應用性很強課程,更應要注重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己朔绞綉獜膫鹘y的“筆試”為主轉向“機試”為主,由原來注重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核逐漸轉變為注重能力、技能和實際操作的全面考核。由原來以考為主的評測手段改為考、評、鑒為主評測手段。建議采取分組的形式,模擬辦公環境,為學生設置工作中經常遇見的問題,學生的每一次上機實驗都可算作機試,要求學生當堂上交作業,從而將傳統的結果導向型教學轉變為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成績的雙重考核。這樣使得考核結果更加客觀、公正,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胡曉鳳.計算機公共課程改革探討[N].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2]李欣.面向多學科的計算機課程改革與實踐[N].企業科技與發展;2012年第1期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