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6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在現階段,國內建筑行業獲得了不斷突破,并利用裝配式建筑,嘗試探索可持續的長遠發展模式。裝配式建筑自誕生至今,已經獲得了國民廣泛的關注,其具體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是,和傳統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涉及更多復雜技術,因此其質量安全管理便十分關鍵;
[摘 要]在現階段,國內建筑行業獲得了不斷突破,并利用裝配式建筑,嘗試探索可持續的長遠發展模式。裝配式建筑自誕生至今,已經獲得了國民廣泛的關注,其具體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是,和傳統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涉及更多復雜技術,因此其質量安全管理便十分關鍵;诖耍疚姆治鲅b配式建筑易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BIM 技術及其在裝配式建筑監理工作中的作用,解析 BIM 技術下裝配式建筑監理質量安全管控策略。
[關鍵詞]策略 ;質量安全管理 ;監理 ;裝配式建筑 ;BIM
在現階段,BIM 技術的存在,讓工程質量的監管活動更具優勢,在具體監管中,工作人員充分利用這一技術,可以實現工程管理、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讓兩項內容可以提高融合程度,讓信息技術能于建筑行業充分發光發熱。而在 BIM 技術的應用前,我們應該了解裝配式建筑容易存在的質量安全問題,為后續的質量安全管控提供精確參考。
1 裝配式建筑易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
1.1 施工方面
安全專項方案問題 :在建筑施工中,保障施工質量安全的專項施工方案內,會提出臨時支撐疊合梁、疊合板等水平構件的要求,一般利用鋼管頂托手段 [1]。而在這一方案內,會存在沒有讓支撐點實際位置、相應計算等充分體現的問題,因此施工過程容易存在失穩問題。
安全交底問題 :在更多項目中,交底記錄沒有分構件、分層完成交底,存在缺失。部分項目雖然有著內容豐富的交底記錄,但其中涉及的安全方面內容有限,不能有效指導建筑的安全施工。
現場安全管理問題 :在 PC 構件實際吊裝中,會缺少能夠借力的可靠工具。同時 PC 構件一般需要三點起吊,而施工現場追求便利會采取兩點起吊法,以葫蘆調整中心點 [2]。這一吊裝方式存在不符合設計的問題。具體原因在于,建筑設計時一般考慮三點同時受力而完成設計,單點實際承受能力會比設計值更大;而構件也存在堆場設置欠缺合理的問題:堆場分布較為散亂,和木方、鋼管等材料進行混合堆放、部分堆場和后澆帶臨近、構件堆場的實際區域沒有做好封閉管理 ;部分工程中還會存在吊裝無指揮人員合理指揮的問題,或者吊裝區域存在交叉作業、沒有對吊裝區進行隔離、沒有做好看護人員的安排等問題,讓現場有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部分工程中,在連接鋼絲繩時會利用傳統編結法,但 PC 板材式的構件一般較重,編結法一般只能確保鋼絲繩70% 的抗拉強度,且其手工操作的模式不能讓安全質量獲得保障 ;預制剪力墻、吊具等較高高度的構件在連接時,操作人員會在構件上靠上木扶梯完成固定,沒有對規范性更強的八字爬梯進行應用 ;在吊裝疊合板時,吊點位置沒有明確標注在板上,此時操作人員需要憑個人經驗進行確定。在此類問題的影響下,構件吊裝會存在受力不均、吊點受力偏高而造成破壞的狀況,進而帶來安全隱患。
1.2 設計方面
當項目不同時,設計圖紙實際表達的深度會存在一定差異,雖然它們基本能讓現場安裝、構件生產的要求得到滿足,但其設計流程在管理上存在不到位問題,且設計交底的現場沒有留好相關書面材料,只利用一次交底,不能保障施工人員全面領會設計意圖,讓施工存在經驗型施工的實際問題,進而帶來安全風險。
1.3 監理方面
在部分項目內,在構件進場的驗收時,會存在程序欠缺規范性的問題,進場驗收的實際比例不夠明確,存在構件損壞,或者質量缺陷的問題 [3] ;在進場報審時,存在質保資料缺失問題,構件合格證也會存在填寫錯誤及不規范問題,現場驗收的具體記錄不全 ;部分項目雖然已對構件吊裝監理的細則進行編制,但其中沒有對重要部位、關鍵工序進行明確,沒有將記錄及檢查的要求明確 ;部分工程施工方案只有連接及現場吊裝的內容,不能讓總包單位的施工整體安排體現出來,指導作用不強 ;在部分項目內,巡視檢查、旁站還有實測實量等的記錄不夠全面,資料方面沒有對建筑過程的控制充分體現。
2 BIM技術及其在裝配式建筑監理內的作用
2.1 BIM 技術
BIM 即應用建筑信息模型,它是共享性的一類知識資源,可以借助三維方式,讓建筑人員得到建筑模型 [4]。而它的應用一般會涉及建筑建設整體的過程,最終讓決策工作得到可靠依據。其次,它也屬于以數據信息為基礎的技術,能融合施工現場及建筑模型。在 BIM 技術的應用下,工程施工的成本可以得到合理控制,工程施工的質量能得到保障,建筑監理的質量也能不斷提升。在裝配式建筑實際的發展中, BIM 技術發揮著關鍵作用,優勢明顯,能讓建設事業實現現代化發展,讓建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2.2 BIM 技術的建筑監理作用
在建筑監理中,借助 BIM 技術控制工程的質量安全,可以保障高效控制,讓監理工作提高效率,讓管理的傳統模式逐步轉變為信息化、現代化的模式。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建筑模型能往可視化的方向發展,讓建筑施工能被實時地監控。其次,物聯網及 BIM 技術的融合,能讓監理工作人員直接檢驗構件對應的質量信息,確保自動化的跟蹤管理,讓監理工作變得更為智能。最后,BIM 技術能讓施工質量得到提升,讓現場的安全狀況得到嚴格管理,讓企業及人員及時掌握現場狀況,確保在出現問題后能及時解決,并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問責。綜上所述,BIM 技術的存在,能讓建筑被科學監管起來,讓監理工作提高便利性,讓靜態管理的模式轉變成動態管理模式,讓建筑過程控制的強度得到提升。
3 BIM下裝配式建筑監理質量安全管控策略
裝配式建筑屬于一類新型建筑,它的應用要求首先參考設計要求,由工廠完成構件的生產,再將構件運輸至施工現場完成安裝。雖然它的施工模式和傳統建筑相比更為簡單,但它的技術含量更高,且國內裝配式建筑的應用經驗還較為有限,因此其建筑監理的質量安全管控還需要被充分重視并落實。
3.1 模擬施工過程
在 BIM 技術的支持下,建筑監理的質量安全管控可以擁有更高直觀性,企業能借助此技術模擬建筑施工的實際過程,對不同施工階段內涉及的數據進行查閱,而它的動態監測方式,能讓建筑監理充分提高效率及質量。其次,在監理工作中,企業可以利用 BIM 技術下的建筑模型,通過不同顏色,分類及標識各項目各個狀態,在進行不同階段施工的具體項目時,可以對時間軸進行拖動完成讀取。最后,在此模式下,企業可以檢測工程各構件實際的狀態,掌握構件質量,了解其是否達標,確保裝配式建筑可以得到充分的質量安全保障。
3.2 二次開發平臺的構建
在建筑領域,應用范圍相對更廣的工程軟件是 REVIT 軟件,它的開放性、適用性較強,能確保工程參考實際需求做好合理的開發,讓工程施工的需求得到滿足。在裝配式建筑中,其監理工作存在多元化的趨勢,需要做好動態管理,為此企業應該二次開發 REVIT 軟件,將其在建筑質量的監理控制內進行運用,讓數據管理的實際功能得到完善,讓監理工作可以提高效率。在二次開發軟件后,企業應該通過 BIM 技術,對數據管理進行強化,因為在此技術下的建筑模式,會存在可視化的實際特征,能借助全景模型有效監控施工涉及的不同信息,具體如下 :
文檔管理 :基于 BIM 的管理系統,可以讓建筑監理的實際強度得到提升,讓實際工作內不同表單成為控制對象,如模具檢測表或者臺賬等等。在此系統內,也能基于不同批次和對象,做好分類管理,確保它們互相聯動,為施工人員提供管理及查閱的便利。BIM 技術下的模型也存在可視化特點,企業能將不同數據內容在模型內直接導入,基于工程的實際要求,對構件進行合理選擇,讓模型能夠旋轉或移動。最后,企業還能在建筑模型內隨意位置進行檢測點的有效設置,保障施工能和方案設計一致,讓施工質量得到提高。
相關知識推薦:建筑監理類職稱論文題目
模型管理 :在 BIM 技術下的建筑模型,其構建管理系統一般更為高效,各 ID 均存在相對性架構,建筑模型內還存在相關的其他信息,最終構成建筑信息的完整數據庫。在裝配式建筑中,企業可以利用此平臺完成數據共享,由設計師同步修改方案,借助云端技術讓不同思想實現碰撞,讓方案設計可以充分保障合理性。而在 BIM 技術的支持下,協同設計可以讓設計時間充分減少,讓設計人員擁有更多精力關注建筑設計,讓建筑質量得到有效控制。
3.3 施工階段的質量監控
在裝配式建筑的具體施工中,不同階段最終的施工質量,都會讓建筑整體的效果受到影響。為此企業需要做好嚴格控制及監督。在監理的傳統模式中,監理人員需要針對文檔或圖紙完成管理,因此無法對施工的具體狀況有效把控。而在 BIM 技術下的建筑管理中,上述問題便能被有效解決,其工作流程一般為以下幾點 :在工程還未施工之前,建筑監理人員應該在安全管理的操作系統內,做好施工方案、圖紙、監理規劃、細則等文件的錄入,并在具體施工中,做好上述內容的嚴格審核及監控;在建筑工程出現構件增加的狀況時,應該把相關構件的實際數量、具體應用的位置等所需信息導入管理系統,將監督臺賬做好 ;在復驗施工構件時,監理人員需要基于現場真實的構件安設狀況、施工狀況,做好針對性錄入,確保建筑模型能同步于實際施工,并借助系統工具做好標識作業,讓施工人員得到提示,協助其進行下一步施工 ;最后,監理人員應該確保數據錄入的全面性、真實性,使其符合工程實際,保障建筑的質量安全。
3.4 施工安全管理
在裝配式建筑的具體施工中,會涉及塔吊施工的關鍵環節。在具體施工時,塔吊保護、洞口防墜等,都屬于塔吊施工的基本工作。當施工規模較大時,其中的塔吊施工必不可少,為此,做好此方面的安全管理便十分關鍵。企業應該保障塔吊的正確施工及安裝,在塔吊安裝前,借助 BIM 技術模擬施工現場,做好塔吊的碰撞檢查,充分避免施工的安全隱患。
3.5 施工場地的規劃
施工場地屬于一個固定的空間,在其中需要完成復雜施工,也會涉及交叉作業。當施工場地的布局及規劃不夠合理時,整體施工便會存在安全隱患。在 BIM 技術的支持下,企業能基于施工規劃、施工方案,分析研究施工的整個場地,把握施工場地內真實的交通路線、環境狀況、材料堆放還有機械停放等不同信息。企業可以針對施工現場構建三維模型,基于施工場地的施工需求、環境需求做好場地規劃,讓施工安全管理能夠合理完成。
4 結束語
結合以上分析,在國家經濟的發展中,建筑行業會發揮關鍵作用。在建筑行業的進步發展中,也誕生了裝配式建筑,它的施工更為簡便和環保,和傳統建筑相比存在更大優勢,已經受到了很多建筑企業的關注。為促使建筑行業提高對社會發展帶來的貢獻,讓建筑企業實現長遠發展,建筑企業及人員需要充分研究裝配式建筑,對 BIM 技術等新型技術提高重視并充分運用,讓裝配式建筑監理的質量安全控制效果得到提高,讓裝配式建筑的工程管理模式更為成熟,使其工程安全及質量充分提升。——論文作者:張棟梁
參考文獻
[1] 程紅梅 . 基于 BIM 的裝配式建筑監理質量安全控制探討 [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2):392-393.
[2] 沈驥 . 基于 BIM 的裝配式建筑監理質量安全控制淺述 [J]. 產城(上半月),2020(3):1-2.
[3] 陳舟紫 . 淺析在 BIM 技術工程質量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J]. 建筑與裝飾,2019(12):179.
[4] 楊秀麗 .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J]. 裝飾裝修天地,2019(12):70.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