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打造低碳示范樣板間的上海啟示

發布時間:2022-01-21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上海的低碳示范社區長什么樣?在黃浦區打浦橋街道蒙西社區里有一處低碳花園,居民們可以通過騎健身車為手機充電,可以通過收集雨水洗車澆花,還可以在綠植分享區認養多肉植物。 目前,上海已成功創建首批 8 個低碳發展實踐區和兩批共 20 個低碳社區。隨著《上海市低碳示

  上海的低碳示范社區長什么樣?在黃浦區打浦橋街道蒙西社區里有一處低碳花園,居民們可以通過騎健身車為手機充電,可以通過收集雨水洗車澆花,還可以在綠植分享區認養多肉植物。

打造低碳示范樣板間的上海啟示

  目前,上海已成功創建首批 8 個低碳發展實踐區和兩批共 20 個低碳社區。隨著《上海市低碳示范創建工作方案》的發布,上海在全市范圍內啟動“十四五”期間低碳發展實踐區和低碳社區申報工作,這是上海市開啟的第三批低碳示范創建工作。

  低碳發展實踐區由各區政府和相關市級園區管委會作為申報主體,提出創建申請,商務區、郊區新城、城鎮、園區等各類區域均可申報。低碳社區由街道辦事處或鎮政府作為申報主體,擇優選擇轄區內的一個或多個居住社區(含鎮管社區),或由區生態環境局直接提出。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低碳示范創建工作已成為上海打造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實現綠色轉型發展、推進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發揮了推動“雙碳行動”的示范引領作用。

  打造專業化“決策外腦”

  2010年 8月,國家明確 5省(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和 8 市(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作為我國第一批低碳試點地區,開展低碳城市建設試點。

  上海雖不在第一批試點范圍之列,但迅速主動對標低碳城市建設標準,開啟諸項基礎性工作。2011 年 9月,上海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上海市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方案》,根據市直各機構專長開展具體分工,并明確要培養一支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領域專家隊伍的目標。

  十年來,參與第一批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的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上海市氣候中心、上海市環境能源交易所、上海市環科院、上海市園

  林科學研究所等 5 家單位持續按既有分工開展工作,成為在能源、工業、農業和廢棄物、土地利用與林業碳匯等溫室氣體管理重點領域的優勢機構,為上海市雙碳工作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成為市委市政府決策 3060 雙碳工作部署的有效外腦。

  設定規范化“創建標尺”

  在做好低碳發展領域人才培養和儲備的基礎上,上海始終保持高質量開展低碳示范創建的定力,規范示范創建評價指標體系和驗收標準。

  2011 年 3 月上海發布《關于開展低碳發展實踐區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首批低碳發展實踐區建設,建立了包括申報創建、建設中期、建成示范三個階段完整的 35 項指標體系,明確選擇虹橋商務區、崇明縣(今崇明區)、長寧虹橋地區、臨港地區、黃浦外灘濱江地區、徐匯濱江地區、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奉賢南橋新城 8 個區域和 11 個社區開展低碳示范創建工作。

  2015 年,上海啟動了第二批低碳發展實踐區的創建工作,明確上海世博園區、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上海前灘國際商務區、真如城市副中心、楊浦濱江南段 5 個區域和 9 個社區開展低碳示范創建。

  2017 年,上海市對首批 8 個低碳實踐區和 11 個低碳社區開展終期驗收工作,全部低碳實踐區和低碳社區碳排放強度達到低于創建初期的 50% 和 40% 以上降碳目標,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顯著提升,采取的能源、建筑、交通、工業生產過程等領域低碳措施有效,均通過驗收。2020 年對第二批低碳示范實踐區完成了中期評估,對第二批 9 個低碳社區完成了終期驗收。

  編制經驗性“推廣指南”

  在前兩批低碳示范創建工作中,上海形成了諸多可圈可點的經驗,夯實了低碳發展的基礎。

  一是建立統計監測體系和服務平臺。黃浦外灘濱江將超過 220 幢的商業商務樓宇納入建筑能耗在線監測平臺,并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挖掘,開展需求側響應。臨港地區建立了工業能耗在線監測平臺,40% 企業接入平臺。世博園區、國際旅游度假區、楊浦濱江南段地區建立碳排放核算方法和碳排放統計體系。

  二是持續創新政策機制。虹橋商務區、徐匯濱江出臺低碳建設導則,以土地出讓為抓手,明確低碳建設標準。崇明通過市、縣政府補貼推進“陽光工程”,農村居民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達到 50% 以上。

  三是設立低碳發展推進機構,出臺資金扶持辦法。長寧虹橋設立了低碳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并引入社會資金,提高企業對低碳改造的積極性。

  四是全面推廣低碳技術和舉措。虹橋商務區推進綠建運營標識認證和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世博園區開展綠色建筑集中示范,新建建筑 70% 達到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黃浦區系統推進低碳交通工程。

  上海及時總結前兩批低碳示范創建工作經驗,優化調整了《上海市低碳發展實踐區、低碳社區創建實施方案編制指南》《上海市低碳示范區、低碳社區申報創建指標體系》和《各類低碳示范創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建議》,即將出臺《關于推進上海市碳普惠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和《上海市碳普惠體系管理辦法》,將實踐經驗提升為規范性文件,進而指導新的實踐。

  帶給安徽的啟示錄

  當下的安徽,面臨著經濟發展和碳減排雙重壓力。長期以來,安徽資源型產業比重較大,對能源依賴程度較高,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短時間內難以發生根本性改變,碳排放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還將繼續增加,經濟增長與碳排放脫鉤難度很大。

  同時,安徽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也必將加重減排壓力。2020 年安徽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 58.33%,參考主要發達國家 70% 左右的城鎮化率,安徽的城市化將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與此相關的城市基礎設施和住房建設,需要大量的鋼鐵、水泥、玻璃等高碳排放產品,城市居民人均能源消費量是農村居民的約 3.5-4 倍。如何應對碳減排工作面臨的不利局面,上海經驗是一條可資借鑒的路徑。

  目前,安徽共有 6 市列入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其中,池州市納入第二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合肥、淮北、黃山、六安、宣城 5 市納入第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今年 7 月出臺的《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合作事項清單和 2021 年度工作安徽省責任分工的通知》和《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 2021 年工作重點》中明確提出“支持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范”和“鼓勵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低碳城市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合肥可以參照上海低碳城市建設經驗,選擇低碳發展基礎較好的縣區和工業園區開展低碳示范實踐區建設,鼓勵低碳發展氛圍較好的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申報綠色社區創建。同時,擇優推薦參加全國碳達峰試點,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探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路徑,為全國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對低碳示范創建效果明顯的區域,可參照上海市崇明區做法,提前開展碳中和試點工作。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引領,營造低碳綠色生產生活社會氛圍,培育一支善于抓低碳綠色發展的管理型人才隊伍。——論文作者:文/ 趙光慧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