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建筑設計類論文投稿范文(兩篇)

發布時間:2017-09-14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下面是兩篇建筑設計類論文投稿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設計研究,高層建筑設計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優化思路和方案,有效控制建造成本。第二篇論文介紹了復雜高層及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論文分析了高層結構建筑設計的要點,

  下面是兩篇建筑設計類論文投稿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設計研究,高層建筑設計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優化思路和方案,有效控制建造成本。第二篇論文介紹了復雜高層及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論文分析了高層結構建筑設計的要點,找出更有利于高層建筑建設的結構設計措施。

建筑材料學報

  《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設計研究》

  【摘要】在進行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優化時,優化方案并不唯一,不同的優化方案下,建筑的造價、質量以及美觀度等均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結構設計優化時必須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優化思路與方案。本文主要以某民用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為例展開具體論述,此項目采用剪力墻結構,本文針對性地分析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的優、劣勢與結構設計優化原則,最后就結構設計優化方案與結果進行了論述,可供類似工程參考。

  【關鍵詞】民用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剪力墻

  1引言

  現階段,城市不斷擴張,民用高層建筑數量持續增加,成為了現代工程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高層建筑項目落實中,對建筑結構進行優化設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是對設計單位結構設計的有效補充,確保建筑結構設計方案與相關規范要求相符,并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基礎上有效控制建造成本。

  2工程概況

  某高層住宅樓項目,地上27層、地下2層,總高度為91.3m,總建筑面積28584.02m2。此住宅樓設計采用剪力墻結構,地下2層是停車場。

  3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的優、劣勢

  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結構體系選型十分重要,直接影響到結構安全性、抗震性能、造價以及后期的使用功能。我國現代民用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核心筒結構。本高層住宅樓項目采用的是剪力墻結構,此種結構在高層住宅中的應用之分普遍,與住宅的墻體多、面積不大的特點相適應,相應的此種結構往往不適宜公共建筑[1]。剪力墻結構體系有其優勢、也有其劣勢,具體歸納如下:①優勢:承重墻、分隔墻連成整體,經濟性良好,尤其在高層賓館、住宅等十分適用;簡潔、寬敞,用戶可根據實際需求改造,使用功能較好;抵抗水平荷載能力強,側移小;結構質量大,可吸收更多的地震能量,安全性高。②劣勢:抗側移剛度大,因此某些情況下易引發強烈地震反應,威脅結構安全;結構延性較差,由于采用的是構造配筋,配筋率不高,雖然結構較為靈活,但是延性卻受到了影響。

  4結構設計優化原則

  基于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的優、劣勢分析,在結構設計時必須做好相關優化工作,本項目通過對原方案的計算分析發現,設計比較保守,結構位移角較小,具有一定的優化空間,因此決定遵照以下幾點原則開展優化工作:確保結構整體安全、可靠;確保結構剛度合理,對特殊部分需做好加強處理;允許減小結構構件,但是必須經審核通過方可執行;合理控制建筑造價,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5結構設計優化方案

  5.1優化方案

  (1)調整剪力墻邊緣構件范圍:通過對原設計方案的計算分析顯示,剪力墻邊緣構件范圍較大,現決定以《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為準,合理減小剪力墻邊緣構件范圍。(2)優化剪力墻布置:對原設計方案中的剪力墻布置進行優化,調整樓、電梯形成的核心筒與結構平面四角部的剪力墻,以優化X、Y向抗側剛度。具體優化方案如下:將部分“一”字型剪力墻,調整為“T”、“L”形剪力墻;將部分過長剪力墻肢,調整為帶翼緣剪力墻;在大片剪力墻開設洞口,調整墻肢長度,具體調整情況見圖1。

  5.2優化結果

  本項目優化后與原設計方案下的結構振型周期、最大樓層位移、層間位移角的對比情況,具體如表1所示。根據表1數據顯示,優化后與原設計方案的各項指標均滿足規范要求。根據最大層間位移相關數據顯示,原設計方案較為保守,遠小于規范要求,優化后,適當減小了結構抗側剛度,最大樓層位移由原本的49.00、52.59(地震X、Y向)與28.83、46.86(風荷載X、Y向),升至59.12、53.25(地震X、Y向)與34.18、49.61(風荷載X、Y向);最大層間位移角由原本的1/1458、1/1198(地震X、Y向)與1/2587、1/1613(風荷載X、Y向),升至1/1386、1/1363(地震X、Y向)與1/2166、1/1519(風荷載X、Y向)。由此可知,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基礎上,其經濟性有所增加[2]。優化后,X、Y地震作用下的樓層剪力也均有所下降,周期增加,結構延性增強,地震抵抗作用更佳。

  6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結構優化設計是保證建筑使用安全與可靠度的關鍵所在,此項工作較為復雜、繁瑣,必須處理好構件與結構關系,以獲得最佳受力狀態,傳力簡單、承載性良好,每一個構件均實現協調運行。在保證結構安全可靠的基礎上,結構優化也必須考慮建筑的經濟性問題,合理控制材料用量,實現成本的有效降低與效益的增加。

  參考文獻

  [1]范濤,趙蒙.某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剪力墻優化設置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6(01):26~29.

  [2]孫芳寧.邊緣約束構件箍筋間距對帶端柱高強混凝土剪力墻抗震性能的影響[J].建筑科學,2014(09):12~15+21.

  作者:石磊 單位:武漢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復雜高層及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

  摘要: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當前人們對房屋需求越來越大,但是由于城市建設用地有限,因此在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開發出了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為了保證其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與經濟性,本文在分析高層建筑整體結構設計特點的基礎上,詳細、深入的分析了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

  關鍵詞:復雜高層;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

  1前言

  由于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建設難度相對較大,為保證人們居住的安全性,相關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就應該以提高建筑結構安全性為主要目標,找出更有利于高層建筑建設的結構設計措施,從而在促進建筑行業發展的同時,保證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建設能夠具有合理性、抗震性,提高人們居住的舒適度與安全性。

  2高層建筑整體結構設計特點

  高層建筑整體結構設計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由于高層建筑相對較高,建筑水平荷載對建筑整體會產生一定的豎向軸應力,并在水平上受到自然災害、風力等因素影響。因此在設計高層建筑整體結構時,除需要考慮到建筑豎向荷載外,也應該深入考慮到建筑水平荷載。二是由于高層建筑頂部壓力相對較大,建筑在后期使用過程中,會出現軸向變形的問題,從而影響建筑梁彎距。因此為了保證高層建筑整體安全性,在結構設計時就應該加強對建筑梁彎矩的重視,避免發生高層建筑軸向變形問題[1]。三是對高層建筑整體抗震性的要求。高層建筑在設計過程中應該重視其結構延性,保證高層建筑能夠更好的抵抗地震災害,從而保證居住人們的生命安全。

  3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

  3.1提高對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視,優化結構設計方案

  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方案直接決定了建筑結構后期應用的安全性。基于此,在進行結構設計時,相關人員就應該提高對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視,從而能夠結合建筑工程周圍實際情況,優化已經研制出的結構設計方案。首先,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人員應該重視概念設計,在前期設計階段需要堅持結構設計規則性、整體均衡性等原則,保證建筑結構各個部分都能夠發揮出更有力的支持作用;其次,在完善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時,結構設計人員應該加強與工程施工人員的溝通,從而在外觀效果、施工效果的角度上實現對建筑結構設計方案的優化,避免建筑結構出現后期轉換的問題[2]。最后,由于計算機技術在結構設計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人員還應該積極采取有效的計算機軟件,實現對結構設計方案更科學的優化。

  3.2深入分析建筑結構設計指標,提高結構設計的合理性

  建筑結構設計指標不僅是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人員應該遵循的指標,也是保證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合理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設計建筑結構時,相關人員就應該加強對以下幾點內容的重視,從而提高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合理性。一是地震荷載指標:在研究人員的深入分析下,發現超高層建筑結構自震周期在6秒至9秒之間,因此在地震荷載指標的影響下,建議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直線傾斜下降時間控制在十秒左右。同時在分析該項技術指標時,也要全面結合建筑周圍的實際情況,從而保證評估結果能夠滿足建筑結構合理性的要求;二是風荷載指標:由于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主要會受到地震以及風力的影響,因此相關人員還應該遵照當前所提出的風荷載指標對建筑結構設計進行全面評估,從而實現對建筑變形的控制,提高建筑居住的安全性。

  3.3根據相關建筑結構設計規范,保證結構設計的抗震性

  由于建筑結構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國家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建筑結構設計規范。針對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提出的設計規范,有以下兩種:《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和《高層建筑抗震規程》。要想保證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更加合理,能夠更好的滿足建筑抗震性要求,相關人員在設計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時,就要嚴格按照相關建筑結構設計規范進行設計工作。同時也要全面考慮到當前建筑項目所處的外部環境、需求的抗震類別以及施工條件,以保證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抗震能力為建設目標。在按照相關規范設計后,利用相關分析方法對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進行結構抗震性的深入分析。

  3.4重視后期居住的舒適性,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科學性

  在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除需要重視上述設計要點外,還需要考慮到后期人們居住的舒適性。一方面,這是當今社會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后對建筑結構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必須達到的建設目標。由于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豎向荷載相對較大,因此在前期施工以及后期居住中,都會出現一定的壓縮變形問題[3]。基于此,為了保證后期人們能夠居住的更加舒適,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及施工過程中,就應該積極采取預變形技術,并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詳細的模擬演練,從而保證建筑結構設計能夠更加科學合理,更好的滿足人們居住要求。

  4總結

  綜上所述,相關結構設計人員在設計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時,要深入分析建筑結構設計指標、相關建筑結構設計規范以及居住的舒適程度,從而保證設計人員能夠設計出結構更加合理、抗震性能更高、科學性更高的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結構方案,保證復雜高層與超高層建筑使用壽命與安全性,為人們居住、工作提供更安全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劉國榮.試論超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1):118.

  [2]關偉,于連友,賈國熠.關于超高層建筑的相關結構設計討論[J].門窗,2013(2):215~216.

  [3]潘向軍,王守君,張靜芳.某超高層建筑結構選型及設計[J].河南科學,2012(9):1299~1303.

  作者:廖文熾 單位:廣東廣龍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推薦閱讀:《建筑材料學報》本刊的主要任務是:反映國內外建筑材料及其相關領域內的最新科研及工程應用成果(包括新理論、新產品、新工藝和新設備等),主要刊登建筑材料基礎研究及應用研究的學術論文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