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建筑施工論文發表海綿城市建設與植物選擇要點

發布時間:2016-12-26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這篇建筑施工論文發表了海綿城市建設與植物選擇要點,植物對污染的環境具有凈化功能,同時還能營造景觀、改良土壤的作用,這對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那么應該如何選擇適宜微氣候功能的植物呢?

  這篇建筑施工論文發表了海綿城市建設與植物選擇要點,植物對污染的環境具有凈化功能,同時還能營造景觀、改良土壤的作用,這對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那么應該如何選擇適宜微氣候功能的植物呢?
 

建筑施工論文發表

  摘要:植物景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見效慢但是其承擔的功能舉足輕重,其選擇原則及要點除了要滿足傳統小區植物景觀設計以外,同樣應滿足海綿城市建設的相關要求。

  關鍵詞:建筑施工論文發表,低影響開發,植物,地表徑流

  低影響開發措施內的植物在持續吸收雨水及地表徑流、削減污染、改良土壤、營造景觀及溫濕度適宜的微氣候等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居住區占有建成區面積比例較大,其中的居住區成為了主要匯水面,在各個匯水面范圍內的徑流量及污染物濃度各不相同,因而對低影響開發設施中的植物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1植物與氣候及土壤類型相適應

  我國不同地區的城市氣候各有差異,其中影響較大的是不同城市所對應的海綿城市設計降雨量,一般規定在48小時內將低影響措施中的雨水通過植被蒸發、土壤滲透、溢流措施等途徑全部排空并恢復至降雨前的狀態,從而能夠對下1次降雨進行處理,因此對植物耐水濕能力提出了要求,CasanovaMT等人的相關研究表明植物被淹沒時長是影響植物生長最為重要的因素[1]。在鄉土植物的選擇中,需要根據土壤類型和設計降雨量等指標選擇較為耐水濕的植物,避免土壤水分過高對植物生長帶來不利影響。

  2注重植物對污染物的凈化功能

  植物對污染物的凈化作用可在多種低影響開發設施中實現,因此不僅要重視植物在居住區內水體的水生植物應用,例如具有長期蓄水能力的滯留池、濕塘、滯留塘等低影響開發措施內水生植物的選擇,朱木蘭,郭燕萍等經過研究發現黃菖蒲、美人蕉、狹葉香蒲對COD、氨氮、TN、TP的去除率平均可達到90%;更需要注重植物在以凈化能力為主的低影響開發設施中的應用。在植被選擇過程中應當多選取淺根系植物,具有吸收功能的根大多分布在距離地表20~30cm的土層深度范圍內。

  3植物對徑流的持續削減功能

  在高于設計降雨量或降雨強度較高的降雨事件內,植物根系對低影響開發措施內的徑流在短時間內吸收能力有限,但在較長時間段內的蒸騰作用對徑流削減的總量較大,植物氣孔蒸騰速率是相同面積的自由水面的幾十倍,大多數植物白天的蒸騰速率為15~250g/m2•h,夜晚為1~20g/m2•h,因而低影響措施的滯留及蓄積能力也需要將植物的蒸騰能力算入其中。

  4植物的景觀美學和教育功能

  削減和凈化是低影響開發措施最重要的功能,但往往會因此忽略其美學效果,低影響開發設施需重視其美學效果和所產生的文化教育功能對居民的熏陶作用。在設計過程中利用植被的外形、色彩、質地、線條等特征進行藝術性的配置,避免平面化嚴重的植物配置方式,實現戶戶見景[3],使居民了解海綿城市的功能和居民自身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作用。

  5微氣候營造功能

  合適的植物配置可以影響植物所處環境內的溫度、空氣流速、濕度、熱輻射等參數,相關研究表明當濕度為40%~60%、空氣流速為0.1m/s時,會令使用者感到舒適。相關研究發現,合理配置的植物群落的郁閉度≥0.6,葉面積指數LAI≥3時能夠營造令人舒適的微氣候。低影響開發措施多選用蒸騰能力較強的植物群落,因此其微氣候營造能力將更為顯著。

  6選擇養護成本較低的植物

  植物養護及更換將會花費相當數量的資金,因此在達到削減及凈化目標的植物生長周期中,污染物濃度及總量等始終在其耐受范圍之內。在場地評估中應了解設計場地的污染物種類及濃度,選擇適應性較強、易于養護的植被。居住區雨洪設施中應當選擇對人體無毒害作用和不掉落果實的植被,植物果實在水中更容易發生變質并滋生蚊蟲;居住區內產生的生活垃圾及寵物糞便有時會進入低影響措施,因此可以利用植物對低影響措施進行必要的圍合及隔離,減少維護成本和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7結論

  2015年4月,國家頒布了16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至2016年夏季,試點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植物配置方面所暴露的問題主要為植物品種一致性過高,在今后的實踐中,各地區植物研究機構應積極培育具有優良凈化、蒸騰作用,適合當地土壤類型的鄉土植被。同時做好已有植物的污染物及耐水濕能力的分類及量化工作,為低影響開發措施的設計及軟件模擬和評估等工作打下基礎;低影響開發措施內使用的植物與傳統景觀設計中選取的植物更具有特殊性,在設計階段應做適宜性評估,尤其在居住區污染物濃度較高的片區內更需要區別對待。

  參考文獻

  1CasanovaMT,BrockMA.Howdodepth,durationandfrequencyoffloodinginfluencetheestablishmentofwetlandplantcommunities[J].PlantEcology,2000(147)

  2胡俊.南京市居住區植物景觀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08

  3李飛.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對微氣候環境改善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學,2013.

  作者:李陽 單位: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

  推薦閱讀:《天津城建大學學報》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