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07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當前義務教學的新發展應用措施有哪些呢,應該如何加強對教學管理的新制度措施呢?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是現在所需要管理建設的呢?《基礎教育研究》(半月刊)創刊于1988年,是教育理論刊物。主要報道廣西省群眾性的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刊登普教戰線研究宏觀領域的重
在當前義務教學的新發展應用措施有哪些呢,應該如何加強對教學管理的新制度措施呢?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是現在所需要管理建設的呢?《基礎教育研究》(半月刊)創刊于1988年,是教育理論刊物。主要報道廣西省群眾性的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刊登普教戰線研究宏觀領域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教育科學論文。本刊以研究基礎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服務為宗旨,以廣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長、教研員和管理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及時宣傳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交流全國各地教改經驗和成果,做到理論結合實際,學術性、實用性、可讀性相融和。
摘要:健全義務教育的財政分權體制。實行分稅制以來,我國財政分權體制的基本格局是財權上移,事權下移;鶎诱男惺聶嗨柝斄εc可用財力高度不對稱的問題比較突出。義務教育財政分權體制改革的重點是要在已有的義務教育財政分權體制基礎上,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權,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事權,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政策傾斜力度,逐步確立起責、權、利明晰的“以省為主”的義務教育財政分權體制,實現城鄉義務教育的均等化。在財力財權方面,為確保城鄉基層政府對義務教育的有效提供,應按照財權與事權相對稱的原則,調整各級政府之間的財權分配格局。適當調整中央政府的財權集中度,降低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以增強地方政府的可自主支配財力,從而才能確保地方政府特別是省級政府有充足而穩定的財政收入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在事權方面,省級政府應發揮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依靠本級政府財力和中央政府的轉移支付資金,以縣為單位做預算,統籌落實義務教育經費,確保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穩定性;中央政府應強化其宏觀調控的作用,優化義務教育資源的配置,提高義務教育的投入比例,將資金投入重點放在農村欠發達地區和貧困落后地區,以保證這一地區的義務教育投入能夠達到全國的平均水平,促進公平的義務教育機會的實現。
關鍵詞:義務教育,教學模式,教學發展
Abstract: improve the syste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Since implemented, China's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system is the basic pattern of purse strings up, voice down. Grass-roots government required resources to perform duties and available resources highly asymmetric problems stand out.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reform to the exist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system, the reasonable division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of financial power, reasonable definition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levels of government powers, intensify the policy tilt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gradually set up the responsibility, right and cl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provinc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system, realize the equ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financ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provide urban and rural grass-roots government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inance rights and relative said, adjust the pattern of financial power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financial concentration, reduce the central fiscal revenue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the national fiscal revenue, to enhance the local government can be controlled independently of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which can ensure that local governments, especially in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has enough and stable financial income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finance,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which forms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rely on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government at the corresponding level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transfer payment funds, by county as the unit budget, plan as a whole to carry out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funds,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funds investment; The rol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ptimiz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resources allocation, enhance the investment proportion, compulsory education will focus on capital investment in rural and poor area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to ensure that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vestment in this area to achieve the national average,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qual opportunity to compulsory education.
Keywords: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teaching mode, teaching development
一、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理念
2011年3月9日,河北省和教育部簽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備忘錄中河北省提出“推廣多種模式加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主題,強調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到2012年底全省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初步均衡發展,到2015年底90個縣(市、區)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到2020年底全省172個縣(市、區)全部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教育均衡發展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發展觀,也是科學發展觀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以人為本、統籌兼顧,那么河北省的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也應該考慮以人為本、統籌兼顧,也就是說,應該站在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來考慮河北省的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問題。對政府而言,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理念,必須重新認識農村義務教育,必須充分認識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價值取向,并使其在今后教育實踐中的決策和行為符合這一理念。
二、制定河北省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規劃綱要和實施細則
2011年,河北省GDP總量達2.4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五位,人均3.37萬元(約5,300美元),根據國際經驗,河北省有條件在全省城鄉范圍內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也包括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
河北省是農業大省、人口大省,農業人口占較大比重,實現城鄉義務教育的協調、均衡和可持續發展,是縮小城鄉差距、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是河北省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強省轉變、人力資源大省向人力資源強省轉變的基石。
河北位于北京、天津兩市的外圍,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根據國家戰略,環渤海地區正在成為東北亞最活躍的經濟騰飛區,是中國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的第三個經濟增長極,而河北省正處于中國第三經濟增長極的核心腹地。2011年,國務院批準了《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為河北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創造了較好的條件。在這個大背景下,提出河北省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的對策建議,對于統籌河北省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維護社會公平和保障農民基本權益,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河北省政府為落實國家衛生部、財政部、國家人口計生委《關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印發了《河北省關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實施意見》,相應的河北省衛生廳也制定下發了《關于落實“河北省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實施意見”的實施方案》。據此,河北省應該根據和教育部簽署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的相關要求,考慮制定《河北省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明確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并結合河北省的實際,分別從經費投入、辦學條件、師資配置、教育質量等提出具體的建設目標;同時也要從縣域層面、市域層面、全省層面提出具體的均衡發展目標。河北省教育廳及各市、縣(區)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相應地制定實施細則,予以貫徹落實。
三、切實加大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力度
按“經費基數+在校生數”核定教育經費投入額度。只有在校生達到一定規模時,按在校生人數核撥經費才是科學的。從目前看,農村普通中小學每所學校平均在校生人數遠遠少于城市,按在校生數核撥教育經費,從人均數字上看,農村中小學經費投入要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但在資金的日常使用看,由于在校生人數較少,核撥經費的總量小,造成經費緊張。因此,應該改革經費劃撥方式,先給每所學校固定的經費基數作為基本費用,然后再按在校生數進行核撥剩余經費,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增加農村中小學教育經費額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拓寬義務教育投資渠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民間積累資金越來越多,目前社會上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民間資本向農村中小學注入的情況,捐資助學、捐資建校的事例不斷涌現;谶@種形式,政府部門應以此為契機,利用這種情況的逐步發展趨勢,提供充分的優惠政策,繼續鼓勵社會各界人士的助學行動,擴大農村義務教育的資金來源。
要改善辦學條件,必須強化農村義務教育的硬件和軟件建設。軟件主要是指農村教師隊伍的建設,應通過培訓、城市幫扶、招聘等方式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硬件主要是指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儀器設備、基礎設施、圖書、校舍等的建設。強化農村義務教育硬件建設,一要堅持標準,整體統籌,科學規劃,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校舍的改造和改善,對校舍的建設要高標準、嚴要求,使校舍成為最安全的地方;二要盡快制定公布《河北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試行)》和《河北省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項目規劃》,按標準要求調整優化學校布局,全面推動農村學校的標準化建設,推進義務教育階段標準化辦學。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