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12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特殊教育期間,教育者與學生本身應該注意積極情緒的培養,瞬時的積極情緒可以通過不斷地積累和重復體驗來擴展思維,增加學生的創造力,改善人際交往,帶來良性的循環,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情緒是一個多維的動態系統,消極情緒在人
摘要:在特殊教育期間,教育者與學生本身應該注意積極情緒的培養,瞬時的積極情緒可以通過不斷地積累和重復體驗來擴展思維,增加學生的創造力,改善人際交往,帶來良性的循環,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情緒是一個多維的動態系統,消極情緒在人類的進化和發展過程中同樣起著積極的作用,如給人們提供自我保護、提醒個體注意身體健康狀況等,因此積極情緒并不是越多越好。實驗證明,當積極率也就是個體體驗到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比率高于3∶1時,個體才有充足的積極情緒來培養人類的“欣欣向榮”;但當積極率大于11∶1時,則表示個體的生活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最終導致個體盲目樂觀、脫離現實。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應該給學生提供發展積極情緒的機會和資源,做好學生的榜樣,幫助學生建立真誠、適當的積極情緒。
關鍵詞:特殊教育,教學管理,教學質量
把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應用到教育與心理健康服務領域,結果顯示針對積極情緒實施的干預能夠使建構的個人資源在干預結束之后依然得到保持,并且改變個體的生活,使其獲得新的認知行為模式。除此之外,以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為指導的心理療法也應用到了心理健康領域,激發被治療者的認知能力和愛的能力。在特殊教育期間,大家能夠借鑒那些長期效果好、簡易可行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積極情緒,激發感知覺、直覺等認知能力,激發學生愛人和被愛的能力。在我國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特殊教育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已經存在著眾多資源,這些資源盡管是在病理心理學理念中建立,然而積極心理學的諸多理念和研究模式都是以病理心理學為基礎,發展成為病理心理學的補充,因此這些資源不僅在過去幫助了很多有心理需要的來訪者,在未來依然在心理治療領域為人類的進步與發展提供巨大幫助,我們要將這些資源更好地應用起來。
如使用藝術治療來幫助個體平復情緒,更好地體驗生活;利用認知行為治療,在改變來訪者認知和消極情緒的同時,有助于來訪者實現“欣欣向榮”。四、結語積極心理學的方法和指導措施可以為我國的特殊教育給予幫助,然而積極心理學在應用界的研究正處在探索時期,所以,我們不但要看到積極心理學的先進理念給特殊教育帶來的幫助與契機,同時也不能被積極心理學研究的熱潮沖昏頭腦,完全地放棄病理心理學和現有的教育資源,而是應該將兩者結合在一起,讓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與理念成為現有心理教育的補充,進而更好地達到特殊教育的目標,讓特殊兒童可以更好地成長與更快地適應社會。
在實際的特殊教育過程中,除了用VIA來測量之外,更需要教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觀察學生本身的優勢和潛在智能,并將發掘優勢的方法按照學生的特點進行變通、應用。參考優勢理論與多元智能理論的觀點,提示特殊教育者,并不存在所謂的“特殊兒童”,每個兒童都是具有潛在特殊性格優勢和智能的個體存在。我們在特殊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多元化的課程、運用和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策略,針對不同學生的優勢性格和智力特點進行因材施教;針對特殊教育的目標和理念,改變單一的以學業水平為依據的評價標準,從社交能力、音樂能力、自知能力等多方面對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進行評判,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和教育機會均等,以幫助特殊兒童實現全面發展,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并創造自己的價值。
24種優勢體系與積極情緒的擴展建構理論被理解為積極心理學發展到現在最具影響的兩大成就。與焦慮、抑郁、恐懼等消極情緒相比,積極情緒能夠提供更多的積極情感體驗,使個體更少地聚焦于消極情緒,從而達到內心的平和放松;尤其是在面對消極的環境時,積極情緒不僅僅作為消極情緒的補充,更是應對這些惡劣環境的主動的積極成分。積極情緒最主要的功能為它的擴展性和建構性。實驗證明,與消極情緒窄化個體的思維-行動范疇從而產生特定的行為不同,擴展功能有積極情緒的體驗可以拓展個體當時的注意與思維-行動范疇,使個體在特定行為的基礎上能夠有更寬的思考和行動范圍;在時間維度上,積極情緒可以使個體產生長遠的眼光,從而為滿足未來的需要做好準備;在人際交往維度上,積極情緒的擴展也包括傳遞功能,繼而提高對他人的信任感,促進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的建立和發展。積極情緒的建構可以在擴展的前提下疊加實現,給個體帶來間接的、長遠的收益,它能夠幫助個體建立長久的身體、心理與社會資源。
我國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中,因生理、家庭、社會等因素的影響,特殊教育的學生比普通學生更易產生消極的情緒和不適當的行為問題,一般存在著人際關系較差、焦慮、恐怖等問題,孤獨傾向嚴重,缺乏歸屬感。因此如何處理好這些學生的情緒和心理問題,如何滿足他們的需要成為特殊教育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培養積極情緒除了讓個體感覺良好以外,也可以預防和緩解由于消極情緒而產生的問題,提高個體的創造性、對新經驗和接納批評的開放度,使個體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建立更加健康的身心狀態。以拓展建構理論為基礎,Garland提出習得自我生成的積極情緒會讓情緒障礙患者受益,他認為情緒是自我保持的緊急系統,其中,認知、行為、軀體存在相互影響機制。而積極情緒作為一種外界資源,可以干擾情緒障礙患者感受到的消極情緒和負性評價,避免消極傾向的形成;形成正念狀態和自我維持的積極性,擴展個體注意的范圍,促進積極再評價的產生,從而對壓力進行新的評價,催生積極情緒,進入促使個體的欣欣向榮的“向上”旋梯。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