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9-29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體育對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不僅是形態結構與生理機能的統一,也是身與心的統一。體育教學要在追求學生身體改造的同時,注重學生無形的心理發展。因此,體育教學要善于營造不同于智育教學的、生活活潑的教學氣氛,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要善于
體育對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不僅是形態結構與生理機能的統一,也是身與心的統一。體育教學要在追求學生身體改造的同時,注重學生無形的心理發展。因此,體育教學要善于營造不同于智育教學的、生活活潑的教學氣氛,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要善于利用體育活動自身所蘊涵的吸引力,并通過合理的教學組織,使這種吸引力倍增和放大。體育教學應該是一種快樂的教學,重過程的主動參與,重情緒的積極體驗,重個性的獨立解放,使人際關系寬松和諧,使學生在輕松明快的環境中,在歡快愉悅的心境下,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不知不覺地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
1.體育教師必須具有創新精神
在體育教學的創新中,必須改變教師角色,教師應該由原來的獨奏者角色改變為導演或促進者的角色。而且教師必須首先成為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人,因為教師是貫徹新概念,運用新技術,選擇新內容,創造新方法的主體。只有教師自身具有了創新精神,富有創造力,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力學的學生,使中學生能主動愉快,創造性地獲得知識能力,教師要有創新的魄力,要不怕擔風險,要大膽嘗試,才能放開手腳實踐創新教學。
2.具有師生平等的心態,和諧師生關系
創新教學倡導的師生關系是民主平等。教師把學生看成是未來的有前途的發明家和創造家。給學生提供充分展開想象的空間,并欣賞學生的真知灼見。把學生看成是共同解決問題的朋友,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拋開傳統教學觀主張的"師道尊嚴",以及那種教師指標揮一切,控制一切,學生只能循規蹈矩,不能越"雷池"一步的舊觀點。要消除師生之間無形的鴻溝,教師應放下居高臨下的架子,把學生視為平等的一員,讓學生在輕松、愉快融洽的氛圍中萌發創新意識。
3.在教學內容上創新
體育教學內容的創新關鍵取決于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體育教師選用教材時,還有一個重新組合,加工,改造教材的過程,這實際就是教材創新問題。"跨越式"是我們熟知的中學體育教材,在奧運比賽中,該項技術早已淘汰,但我們的中學體育教學中為何還要安排該項內容呢?目的主要是為了發展學生的垂直起跳能力,根據這樣的目的和宗旨,"跨越式"跳高教學時,助跑,起跳,過桿,落地四個環節顯的相對不是太重要了。我們可以進行改造,讓"跨越式"跳高教學在多姿多態的教學方式中進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教學效果也會提高。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