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8-21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了鄉鎮中學英語教育的滯后。鄉鎮英語教學仍然停留在語法翻譯教學法,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 1.引言 目前,由于進一步的改革開放,城市英語教學更多的接受了國外先進的教育模式并加以運用,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了鄉鎮中學英語教育的滯后。鄉鎮英語教學仍然停留在語法翻譯教學法,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
1.引言
目前,由于進一步的改革開放,城市英語教學更多的接受了國外先進的教育模式并加以運用,而鄉鎮英語教學仍然停留在最初的語法翻譯教學法上。運用這種教學法除了能用簡單的應答和招呼語言以外,學生很難用得體的語言來進行交際,這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那么如何改善鄉鎮中學的英語教學模式,提高鄉鎮學生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已成為鄉鎮英語教學方面的首要任務。暗示教學法是語言教學研究者經過大量的理論分析研究和實踐相結合提出的語言教學模式。任務教學法是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它強調的是“在做中學”的語言教學方法。本文旨在對這兩種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并探討如何在鄉鎮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結合這兩種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
2.主要教學方法研究
2.1語法翻譯教學法
在廣大鄉鎮中學英語教學中,主要實行的教學法是語法翻譯教學法。H.Brown在文獻3中對這一教學法做了如下概述:在語法翻譯教學法中,廣博的詞匯知識和精密的語法規則使語言輸入更易理解,可使學習者所認識到的語言現象系統化;語法翻譯教學法能幫助外語學習者將目標語的結構內化,達到提高使用外語能力的目的。然而,這一古典的教學方法同樣具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4]:忽視了口語的重要性;在語法規則上投入了過多的重視;過分強調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忽視了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語言運用中的內在因素和客觀規律。
2.2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是由保加利亞心理治療師洛扎諾夫首創。暗示教學法是指在無對抗條件下,用誘導、含蓄的方法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他認為暗示是環境中每個人之間經常性的、不知不覺的交流因素,能產生巨大的“熏陶”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暗示建立無意識的心理傾向,創造學習動機,開發潛能,就能提高記憶力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5]。暗示教學法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有意識心理活動的同時,把人的各種無意識的功能調動起來,并使之相互協調,從而提高記憶、思維和整個學習能力,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傳統的教學法過于強調學習過程中有意識的作用,降低了學習效率,容易致學生疲勞。他提出了暗示教學法的六種技巧[6]:樹立權威;稚化;雙重交流;語調變換;節奏契合;假消極。
2.3任務教學法
任務教學法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執行的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這是一種“用語言做事”的教學方式。該理論認為:掌握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在傳統的鄉鎮英語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教師為導向,教學內容由教師來主宰,學習者被動接受并不能達到在實際中應用的目的。而任務教學法通過教師結合教材設計學生熟知并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活動,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教師只作為指導者、組織者、引導者和解答者,將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活動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Clark(1994)認為該教學法有四大主要成分:目標、情景、過程和結果。任務教學法通過相對真實的實踐練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習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
3.鄉鎮教學改善辦法
根據以上的種種分析,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顯然無法滿足提高鄉鎮英語教學的要求。根據新課標來看,英語教學更加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情感與學習意志作為重點,并將語法詞匯教學重點轉向英語實際運用和理解英語文化背景中。而暗示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的融合無疑是最能體現這種新課標的教學方法。因為暗示教學法注重人的情感和意識,它認為學習的過程不僅有理智更有情感活動,不僅有意識更有無意識活動;它有效地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促進他們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感到學習的愉悅,同時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率[7]。相較城市英語教學而言,鄉鎮英語教學在教學設備和教學方式上單一枯燥,而暗示教學法從學生心理發展角度出發,運用各種暗示技巧如音樂、語調等把英語學習藝術化,并積極利用大腦雙半球功能使學生學習高效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如果說暗示教學法只注重課堂學習對學習者的影響及暗示,忽略了對學習內容運用的加強練習和鞏固,那么任務教學法就完美彌補了這一缺點。Wills(1996)提出任務型教學模式三個階段[8]:任務前階段、任務中階段和任務后階段。這三個階段相輔相成,互相作用。在任務前階段即課前,教師需要將學習者們分文幾個小組,分別搜集任務的相關背景資料,歸納出主體與提綱。任務中階段即任務執行階段,教師可通過學生搜集的資料設計情景對話、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參訪等任務,激發學生運用語言開口說話的興趣,提高對語言的實際運用。任務后階段,這一階段是對前兩個階段的總結。
4.總結
本文提出將暗示教學法結合任務教學法應用在鄉鎮中學英語教學中。此方法相對于現有的鄉鎮中學語言教學法的優點是: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鍛煉學生的記憶能力;3.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4.增強學生的藝術感;5.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互理解。
現階段,將該方法應用到鄉鎮英語教學中仍存在不足之處:1.該方法需對教材進行修改;2.對教師素質與知識面要求較高,這兩點是目前在鄉鎮中學中大規模普及該方法的瓶頸。我將繼續對該方法在鄉鎮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