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8-11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在教師中實施人性化管理 , 能夠充分調動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 , 能夠充分挖掘教師們的工作潛力 , 能夠使教師們真正成為學校管理的主體 , 對學校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所謂管理得好 , 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 關鍵詞:人性化
論文摘要:在教師中實施人性化管理 , 能夠充分調動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 , 能夠充分挖掘教師們的工作潛力 , 能夠使教師們真正成為學校管理的主體 , 對學校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所謂管理得好 , 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
關鍵詞:人性化;管理
在創建和諧社會 , 打造和諧教育的今天 , “人性”這個詞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詞之一。“人性化”管理越來越受到各行各業的重視 , 并成為各行各業管理的發展趨勢 , 自然也就成為學校管理的發展趨勢。
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為本 , 一切圍繞人 , 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學校實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以教師的成長和發展為本 , 了解教師的心管理教師的人。
對教師實施“人性化”管理必須明確這么兩個問題:①“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治化”管理。所謂“人性化”管理 , 是在有嚴格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提倡“人性化” , 它尤其強調在管理中既要體現“制度化” , 也要體現“人情味” , 讓管理不再是給人“冷酷無情”的感覺;而“人治化”管理或根本就沒有系統規范的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行同虛設 , 校長單憑個人的喜好行事 , 高高在上 , 唯我獨尊 , 其“個人意志”就是學校的最高準則 , 教師成了會說話的機器 , 甚至對教師一味地、不適當地管、卡、壓和訓斥責怪 , 如此這般或許能夠帶來學校表面的所謂“穩定”與“繁榮” , 但卻很難得到教師發自內心的認同和忠誠 , 很難使教師有主人翁感 , 其最終的結果是出現教師消極怠工和學校逐步走向衰落的局面。②“人性化”管理不是“寬松化”管理。真正意義上的“人性化”管理不僅不能拋棄管理制度 , 而且還將管理制度作為實施“人性化”管理的基礎和前提 , 并強調在管理制度面前要體現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 , 也就是說在管理制度范圍內 , 給違反管理制度的教師更多的改過機會 , 而不是將其一棍子打死 , 使之永世不得翻身;而“寬松化”管理則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為前提 , 學校呈現“一盤散沙”的狀況 , 校長則充當無原則的老好人 , 一味地靠與教師“打成一片”而放松管理 , 最終使管理變成庸俗的“仁慈化”。
由此可見 , “人性化”管理與“制度化”管理關系密切:沒有“制度化”管理 , 學校就會失去存在的基石;沒有“人性化”管理 , 學校就會失去發展的動力。但是 , “人性化”管理比“制度化”管理境界更高、實際效果更好:因為單純的“制度化”管理是一柄雙刃劍 , 既可以激勵人也可以束縛人 , 而“人性化”管理是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礎上滲透了“人性”的因素 , 將“人”視為管理的主體和核心 , 強調要了解“人”的特點 , 關注“人”的需要 , 開發“人”的潛能 , 從而使管理充滿“人情味”和激勵作用 , 更加容易被教師所接受。那么 , 如何對教師實施“人性化”管理呢?
1.要管理好學校 , 領導要做教師信得過的人
人的管理是人心的管理。學校領導要管教師們的心 , 首先要做一個教師們信得過的人、佩服的人、具有良好素質的人。在思想上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 在工作中要會了解教師、理解教師、幫助教師解決難題 , 會盡量滿足教師在工作上的需求 , 會和教師共同學習工作 , 會把教師們凝聚在自己的身邊 , 一起為學校所取得的成績而高興 , 為學校的所碰到的困難而憂愁 , 為學校的發展在奮斗 , 為學校的未來在奠基。這樣才能管理好教師這支隊伍。
1.1樹立學校領導的良好形象。校長是學校的管理者 , 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領頭雁 ,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是學校之魂 , 但不是神 , 是瓜上的一根藤 , 教師就象一個個的瓜 , 緊緊相連在這根藤上 , 瓜和藤的全部營養來自校園這個根。凝聚人心 , 積眾人之力 , 依靠和相信教師 , 是辦好學校的關鍵。要和教師們一同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 在紀律、制度面前領導不能有任何的優待。要用紀律約束自己 , 要用民主、監督制度約束自己。管理工作過程當中 , 要做到坦誠相見 , 以誠待人 , 在同教師相處中把他們當朋友。討論工作時 , 以平等商量的口氣;交流思想時 , 推心置腹;征求意見時 , 專心傾聽。還要善于團結同志 , 包括與自己意見不同 , 甚至反對過自己的同志。只要以理服人 , 以德感人 , 不以權整人 , 就能在教師群體中樹立嚴謹寬容、公正民主、熱情和善的形象。
1.2學校領導要具有洞察能力。能夠敏銳、迅速、正確的發現和提出問題 , 及時地拿出新的方案 , 創新的工作就開始了。要有預見能力 , 能超前地把握事態發展 , 對事物的發展規律和趨勢作出準確的判斷。要有決斷能力 , 也就是實際的決策能力。在決策中 , 要考慮到風險、責任、利益、壓力等等與此相關的問題。要有推動能力 , 在形成制度、方案以后 , 領導者要有推動整個組織行動起來的能力 , 要善于激勵教師們為實現學校的目標而盡心盡力的工作。要有應變能力 , 就是處變不驚、臨危不懼、隨機應變的能力 , 將突發的偶然因素變成實現工作目標的有利因素。要有辯才能力 , 就是善于識別和起用人才的眼力。要有整合利益能力。要把分散的甚至是有沖突的利益要求整合為利益共識。要有組織協調的能力 , 要保證各個要素處于良好的配合狀態 , 以獲得高一層次的整體合力。要善于團結各方 , 清除障礙化解矛盾 , 將各種積極性綜合在一起?傊 , 學校領導要以個人的魅力 , 感染、吸引、凝聚、號召、影響教師們 , 他們在感情上得到了尊重、信任、理解、關心、鼓勵 , 才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奉獻全力。
2.為教師創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
環境對于人的教育、感染和轉變有著重大意義。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圣地” , 需要努力創建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 , 以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潛能 , 引領教師為學校發展多作貢獻。
2.1領導與教師應建立民主平等關系
新時期的學校管理是對話 , 無論是領導對教師 , 還是教師對學生。對話即意味著平等 , 平等即是民主 , 讓人人都參與管理 , 因為廣大教師是學校的主人 , 是學校的財富 , 是學校發展動力源。所以 , 他們有權力管理學校 , 決策學校重大事宜。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