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群的宏觀設計思路

發布時間:2021-07-17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多數高校行政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分散、實踐環節薄弱、師資學科背景差異較大,加強課程群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動這些難題的解決。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群建設應加強宏觀設計,遵循學科模塊整合、課程階梯設置的基本思路,結合各高校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多

  摘 要:多數高校行政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分散、實踐環節薄弱、師資學科背景差異較大,加強課程群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動這些難題的解決。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群建設應加強宏觀設計,遵循學科模塊整合、課程階梯設置的基本思路,結合各高校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多種構建邏輯,從局部穩步推進。

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群的宏觀設計思路

  關鍵詞:課程群;宏觀設計;行政管理專業

  目前,課程群建設已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趨勢。在行政管理專業的課程群建設實踐中,很少有高校能夠一步到位,把該專業的所有課程全部整合成群,而往往從幾門課程入手,從微觀層面逐步嘗試性地推進課程群建設。但作為一項教學改革,課程群建設首先要加強宏觀設計,應從學科或專業的全局考慮,要立足于所有專業課程。

  一 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群的概念界定

  關于課程群的概念,分歧大于共識,目前已取得一致看法的僅限于兩個方面:課程群的規模和組建基礎。課程群是若干門課程組成的課程群體,通常是三門以上課程;組成課程群的課程相互之間在知識、問題、方法等方面有密切聯系,如相近、相承、滲透、互補等。界定課程群的概念還需要明確課程群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課程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以適應社會需求,而不在于“打造學科優勢”[1];課程群的劃分既要考慮到學科因素,也不能忽視專業的影響[2];課程群的概念要與課程體系、課程模塊等相區別,其特點在于需要按照一定邏輯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優化。

  因此,本文認為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群是為了完善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課程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以學科或專業為組建基礎,將若干門有邏輯聯系課程的部分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設計、整合優化,構建成知識體系完整、結構分明的課程群體。

  二 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群建設的必要性

  (一) 是優化專業課程體系,解決知識重復問題

  由于行政管理專業學生要求掌握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個學科的基本知識,因此課程設置數量較多、較分散,同一學科內部的各門課程之間知識重復現象比較嚴重。這種重復主要源于兩種原因:一種是交叉學科自身的特點;另一種是為了銜接不同課程的知識點。其中管理類課程和政治類課程數量較多,重復現象最為突出。組建課程群可以將知識點重復較多的課程歸入同一個課程群,從整體上把握,重新設置知識體系,從而有效避免教學內容重復的問題[3]。

  (二) 是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滿足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

  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的細分,使學生難以把握整體知識結構,導致很多學生不明白為什么學這些課,學了這些課程后如何應用,綜合能力的提升很難實現。通過課程群建設,明確課程群體系及各課程的邏輯關系,使課程群的各知識點相互支撐與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學生既要有寬厚的專業基礎,又能學以致用,具備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應用技能。但目前多數高校行政管理專業比較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實踐性的教學相對比較欠缺,這與專業培養目標并不相符。課程群建設可以構建一個多學科的、相互交叉的綜合知識體系,既重視課程理論的整合,也重視實踐環節的完善,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行政管理技能及核心競爭力,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三) 是促進行政管理教師的專業發展,實現教學相長

  課程群建設需要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建立課程間的內在聯系。但行政管理專業任課教師有很多是從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其他專業轉崗而來,由于學科背景差異較大,很多專業教師只會專注自己所講授的單門課程的知識體系,只關注自己所擅長的學科領域,難以形成高效的教學和科研團隊。課程群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這一難題的解決,變劣勢為優勢。課程群可以打破不同學科之間存在的壁壘,為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提供交流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推動跨學科的教研與科研,實現教學相長[4]。

  三 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群宏觀設計的基本思路

  如前所述,課程群建設之初,應加強宏觀設計,之后才能根據具體情況從微觀入手,開展課程群建設。本文認為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群建設可以按照“學科模塊整合、課程階梯設置”的基本思路進行宏觀設計。

  (一) 學科模塊整合——一級課程群

  首先應遵循課程群與課程群之間應具有最小耦合性的原則,做橫向劃分。行政管理專業課程涉及多個學科,且同一學科的課程之間聯系最為緊密,重復的知識點也比較多,因此,建議先按照同一學科邏輯分類,形成一級課程群,如管理學課程群、公共行政學課程群、法學課程群、經濟學課程群、政治學課程群等。

  公共行政學課程群主要包括公共行政學說史、公共行政學(或公共管理學)、公共組織學、公共政策(理論和模擬實驗)、社會政策(鄉村治理)、城市管理、公共管理前沿問題研究、公共危機管理(理論和模擬實驗)、社會保障、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管理案例分析、電子政務等課程;管理學課程群主要包括管理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領導科學、管理文秘、績效管理、戰略管理、組織文化、管理信息系統等課程;法學課程群主要包括法學導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公務員法、經濟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等課程;經濟學課程群主要包括經濟學基礎(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等課程;政治學課程群主要包括政治學、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國近現代政治發展史、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制度等課程[5]。

  所有的一級課程群內部著重進行教學內容整合與優化,如管理學類和政治學類課程群的知識點重復問題在此可以得到解決。其中公共行政學課程群最能反映專業特色,體現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包含的課程數量最多,因此在課程群建設之初可以從該課程群的部分課程入手。

  (二) 課程階梯設置——二級課程群

  在模塊整合之后,要進一步考慮一級課程群內部的課程教學內容如何整合優化。這時就需要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在一級課程群內部按照縱向遞進邏輯,設置階梯課程,形成二級課程群,如基礎課程群(培養專業基礎素養)、方向課程群(培養專業學習方向)、拓展課程群(培養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等。二級課程群的劃分,使課程性質、功能有了定位,也為一級課程群內部的教學內容整合提供了依據。

  例如,公共行政學一級課程群內部可以分為基礎課程群(包括公共行政學說史、公共行政學、公共組織學、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等課程)、方向課程群(公共政策、社會政策、城市管理等課程)、前沿問題課程群(公共危機管理、社會保障、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共管理前沿問題、電子政務等課程)。要注意的是,每個一級課程群的課程數量不同,內容體系也有差別,因此,二級課程群的設計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置。

  其中,前沿問題課程群可以嘗試按照問題型課程群的構建邏輯,將群內課程進行整合優化,按照專題形式,或以案例為線索,把這些課程以及前期所學公共行政學、公共政策等基礎課程和方向課程的相關知識加以綜合,同時輔以相應的模擬實驗、電子政務等實踐環節,使學生更加全面、系統地掌握理論知識,并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 單設行政管理專業技能課程群

  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要掌握多種行政管理的專業技能,要把這些技能性課程和相關的實驗、實踐環節整合進理論性較強的課程群,實際上是難以實施的。因此,可以考慮單獨整合成群。專業技能課程群的構建邏輯,也要遵循先橫向整合、再縱向遞進的基本思路,首先要考慮專業能力的不同類型,然后再考慮學生年級及接受能力等具體情況,按照技能遞進的原則逐步開設。

  四 結語

  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群建設應加強宏觀設計,遵循學科模塊整合、課程階梯設置的基本思路,結合各高校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多種構建邏輯,從局部穩步推進。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必需的行政管理知識,熟悉行政管理規范,了解一些相關的管理知識,重點面向基層的應用型行政管理專門人才。——論文作者:董以紅

  相關期刊推薦:《教育現代化》反映現代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交流教育學術思想,適應國內外教育發展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整合現代教育教學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為培養現代化高素質人才服務"的宗旨,力爭使教育工作者"人人參與現代教學研究,人人探究現代教育規律,人人實踐現代教育理論,人人成為現代教育模范",全面提升國民綜合素質,全方位形成學術研究氛圍。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