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1-19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本文以核心素養教學為切入點,對初中科學實驗細節進行教學探究,并提出細節教學策略,期望能夠給相關教育工作人員帶來教學啟發。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細節 核心素養是現代人發展所必備的能力與素質,在核心素養下的細節教學需要教師在教
摘要:本文以核心素養教學為切入點,對初中科學實驗細節進行教學探究,并提出細節教學策略,期望能夠給相關教育工作人員帶來教學啟發。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細節
“核心素養”是現代人發展所必備的能力與素質,在核心素養下的細節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更多與實驗相關而教材中沒有的知識,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全方位觀察事物本質[1]。細節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具有較大差異,傳統教學傾向于說教,學生習慣于死記硬背;細節教學則是讓學生作為主體,參與教學,獲得知識[2]。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現代化教育方針,也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因此,展開細節教學、進行教育改革是現代化教育的必經之路。
1從教學角度出發,提升教師能力及教學質量
1.1備課過程細節化,提升教學質量。根據教學活動發展過程分析,可將教學活動分為四個環節進行:備課、授課、課后總結、課后反思。備課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第一步,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從教學出發的首要目標便是提升教師的備課能力,在備課過程中充分考慮細節實驗教學,保證教學質量,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可將備課分為六步:課程內容研究、授課思路整理、教案準備工作、資料準備工作、實驗場地檢驗工作、實驗材料檢驗工作。比如:在“測量物體的質量試驗”的課堂授課展開前進行備課時,先對該課程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同時將課程內容細分化、等級化,實驗材料及場地準備難度一顆星、實驗步驟難度三顆星、實驗原理四顆星、實驗注意事項五顆星。劃分等級后就可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模擬教學,整理教學思路,發現教學中存在的矛盾之處。最后確定教學思路后,便可以用PPT的形式記錄教學思路及教學內容,并不斷修改優化PPT內容。重視細節,在授課前檢查場地及實驗材料,確保所有備課事項都已準備到位。
1.2授課步驟細節化,提升教學質量。授課作為科學教學活動最主要的環節,需要進行細節化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根據前期備課內容進行規劃化的授課?蓪⑹谡n分為六個環節:課程引導、正式授課、實驗教學、實驗調整、實驗討論、實驗總結。比如:在“人體呼入和呼出氣體成分測驗”的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首先以“人呼吸是為了什么?呼出和吸入的氣體是相同的嗎?”這個問題作為課程引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回答,認真思考,進入課堂學習氛圍。隨著學生的踴躍回答便可開始正式授課,根據課程引導內容繼續提問“呼出和吸入的氣體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然后開始進行實驗教學,該實驗可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進行,視頻實驗比實際課堂實驗能夠更加直觀地展示呼出和吸入的氣體成分,便于學生理解。通過視頻教學后,學生可根據視頻實驗步驟開展實驗,在實驗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調整,教師在該過程中需要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明白實驗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讓學生知道實驗失敗和成功的原因,最后對其進行總結記錄,便于課后進行反思,觀察實驗細節,成功完成實驗,并讓這種反思和觀察細節的實驗方式成為學生的個人特質,以便應用于學生生活和學習中去。
2從學生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1突出細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凸顯實驗”為例,進行細節教學,讓學生對實驗進行觀察,發現實驗中的細節,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以豐富、生動的形象會學生充滿好奇,能夠讓學生積極投入實驗教學中,但是學生的領悟能力和觀察方向不同,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甚至于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關注細節,這便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細節觀察,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在課堂引導拋出具有指向性的問題,讓學生知道該堂課要講什么,要注意什么,并在實驗過程中對教師提前講述的觀察內容進行細節觀察。由于實驗器材較多,某些實驗的難度也比較大,所以需要教師提前為學生講解實驗器材的用處和實驗操作的步驟、實驗完成后會出現的現象等,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實驗步驟,并對其進行討論,然后自己進行實驗。比如:在鐵絲與氧氣反應的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在示例實驗中教會學生將鐵絲繞在火柴棒上,以及需要在氧氣瓶的底部鋪上沙子,并讓學生思考為何要這么做?這么做的意義是什么?學生提出以上問題后,教師只需讓學生關注接下來的實驗,在實驗中尋找答案,如此既能夠讓學生積極觀察實驗,又能夠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2.2關注細節,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茖W是嚴謹的,科學實驗也是如此,科學實驗步驟、材料、設備的使用都必須要根據標準進行,教師需要在學生進行實驗之前對規范化的實驗步驟等進行具體說明,讓學生以嚴謹的態度對待實驗,記錄實驗數據,關注引起實驗發生變化的細節,讓學生在不斷的實驗中擁有嚴謹細致的科學素養,不斷提升自身實驗操作能力[2]。以“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為例進行科學實驗探究,提升學生操作能力,在該實驗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根據以往知識經驗設計實驗電路圖,并根據自己的實驗進行電路連接,在實驗操作過程中讓學生發現實驗細節:電路連接過程中的電路開關必須保持斷開;電流表與電路的連接是串聯形式,電壓表與電路的連接是并聯形式;電壓表和電流表如果連接失敗,電路則不通;在讀取電流表與電壓表示數過程中需要注意區分量程和分度值。通過實驗中的細節操作,能夠讓學生明白何為細節以及細節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后續學習和生活能夠擁有細節意識,關注細節,做好細節。
2.3優化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提高科學實驗效果,教師可根據以往的實驗經驗展開重新教學,在重新教學過程中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細節對以往實驗進行優化,讓學生重新設計實驗過程,提升學生的細節創新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方法的傳授,且不可直接將方法教授給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創新,以學生為實驗設計主體,不斷地鼓勵有創新意識的學生進行實驗優化設計,激發學生的科學實驗探究的興趣,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有所發展[3]。教師需要接納所有可以優化實驗的創新設計,并給予設計人員肯定,但是在肯定過程中也要不斷完善學生的創新想法,讓學生的設計方案更加合理化且具有可行性。比如在“小型地球儀的制作”的實驗中,教師要讓學生發現自己身邊的圓形物體,并拿出來進行實驗操作,使用乒乓球、鐵絲便可制作地球儀,但是在制作過程中由于乒乓球表面過于光滑,鐵絲難以控制乒乓球。對此,教師可對該實驗進行引導教學,讓學生找到以膠帶固定乒乓球的辦法,讓地球儀實現自由旋轉。通過學生們的設計創意以及創意的不斷優化,都能夠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對身邊的事物進行不斷的創新,形成創新意識。
2.4探究細節,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茖W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學會探究實驗細節,并對細節進行問題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不斷地提升學生探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比如在“氫氣與氧化銅反應”的實驗中,實驗需要通過試管通入氫氣,實驗結束需要熄滅酒精燈,結束氫氣的通入。在該實驗過程中有兩處細節,第一是試管通入氫氣時試管需稍微向下傾斜,第二是實驗結束必須先熄滅酒精燈。教師就此細節在實驗過程中加以展示,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分析為何試管要下傾斜?為何要先熄滅酒精燈?分析過程中可進行分組,通過大家共同思考和討論,說出問題的答案,并掌握該實驗的原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能獲得知識,還能夠從共同探討中感受團隊的力量,在后續學習中讓學生以團隊形式互幫互助,提升全體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
相關論文推薦:小學科學實驗課程教學方式的探究
3結語
在細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學生關注細節、探究細節,對細節進行優化,通過不斷地引導讓學生能夠積極投身于科學探究中,并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擁有超強的觀察力和創新力,在實際實驗中不斷被科學魅力所吸引,收獲更多的科學知識,并將其應用在后續學習和生活中,實現科學實驗提升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論文作者:林文忠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