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10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人才需求不斷增長,對中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投資理財專業實踐教學的開展,能激發學生的經濟性,讓他們提早適應市場環境,更好地投入金融市場工作中;诖,論文對中職投資理財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
摘要:隨著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人才需求不斷增長,對中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投資理財專業實踐教學的開展,能激發學生的經濟性,讓他們提早適應市場環境,更好地投入金融市場工作中。基于此,論文對中職投資理財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中職投資;投資理財;專業實踐;實踐教學
1 引言
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是一項綜合工程,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有所不同,但都強調知行合一,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來實現教學目標。經濟與金融專業是實踐性、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在當前急劇變革的經濟形勢下,急需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論文以理財規劃課程教學的創新改革為例,探討實現創新性、應用性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和方法。
2 中職投資理財專業畢業生應備技能
2.1 外語溝通能力以及計算機操作能力
在金融國際化趨勢不斷加強的背景下,投資理財專業人才需求也趨于全球化。也就是說,在現今社會,從事投資理財相關工作的人員,不僅要對國內情況了如指掌,還要深入了解和熟悉國際投資和理財的運營規則、特點等。因此,欲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領一席之地,必須擁有較強的外語溝通能力。
相關知識推薦:評一級理財規劃師要安排發表幾篇論文
2.2 專業知識豐富且學習創新能力較強
從實際情況出發,中職投資理財專業畢業生不能僅憑借在學校學習到的專業知識,來為未來工作保駕護航。這是因為投資理財行業的發展速度遠快于專業知識的更新速度,而且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往往經不起現實的考驗,所以畢業生應在擁有淵博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具備較強的學習、創新能力[1]。一方面,畢業生剛進入投資理財行業,需要依靠學校所學知識明確自身定位,需要他們學習和適應的東西有很多;另一方面,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確保畢業生能在后續工作中快速脫穎而出的關鍵。
2.3 具備較強的人際交往實踐動手能力
營銷作為投資理財行業的重要獲益手段,其效果直接關系著相關企業的經營命脈,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情況,因此中職投資理財專業畢業生應具備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能保質保量地完成營銷工作。此外,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實踐動手能力成為用人單位招聘人員的最重要標準。這也就意味著,中職院校的投資理財專業畢業生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以此減輕文憑影響。
3 中職投資理財專業實踐教學存在問題
3.1 實踐教學環節缺乏
由于課程有72課時,實踐設備缺乏,不能配備課程配套的實訓軟件,沒有開設實踐課時,沒有辦法完成整套仿真的課程實訓。加上專業選修課程的課程性質,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特點,缺乏實際體驗造成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高校經費緊張、管理機制不夠靈活等問題導致理財規劃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空缺,與人才培養的“創新性、應用性”要求不符。
3.2 教師思維轉變不足
實踐教學模式的實踐隊教學效果的提升是明顯的。在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學生積極性很高,但是由于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社會生活閱歷、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因素,往往造成活動的開展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如演講偏離主題、觀點陳舊,課堂教學組織無法達到教學預期。許多教師在實行實踐,但是在教學中講著講著又重新回到教師講、學生聽的老路上,這說明實踐的思想還沒有融入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中[2]。
3.3 實訓教學受限
就投資理財專業教學而言,現今大多數中職院校都存在師資力量不足,實訓教學受限的情況。一方面,部分中職院校負責投資理財專業教學的教師是從經濟管理專業調過來的,所以與專業教師相比,他們的專業知識缺乏系統性和專業性,在開展實訓教學時更是力不從心。另一方面,一些中職院校在招聘投資理財專業教師時,過于重視文憑,而且忽視考察應聘者的實訓教學能力以及專業素養。而這極易致使教師在繁重的教學任務下,弱化實訓教學力度,降低對學生社會實踐的要求。從表面上看,實訓教學受限對學生的影響不大,但實際上通過實訓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積累相關經驗,鍛煉其實踐操作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創新思維,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就業基礎。
4 中職投資理財專業實踐教學的有效措施
4.1 注重實踐教學
在中職投資理財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以往教學觀點和教學觀,在實際教學中注重教、學和做為一體模式,在教學中重點強化學生基礎知識應用能力,使用微課學習提升學生理財能力,使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理財規劃等。在微課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強調實訓實際教學,借助微課和知識為學生展示貼近生活的實際理財情境,確保學生能掌握一定理財專業理論基礎知識,提升學生投資理財能力和素養。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投資理財知識進行講解,將人壽和平安保險中存在的保險產品內容引入其中,教師提前對購買產品優勢和不足進行全面掌握,進而將實際發生的案例制作成為微課,以模擬再現形式進行視頻教學,客戶購買保險后,出現合同內規定的事故等,可以咨詢保險公司,索要賠償和資金保障,為維護自身權益開展咨詢工作。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人們購買平安保險過程以及所需掌握的具體內容,進而幫助學生未來在投資理財中懂得如何進行購買,為自身經濟價值達到最高峰做努力和分析,從而可以贏取更多經濟效益,靈活使用理財知識。并且在設計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將保險理財具體情況和內容羅列出來,供大家選擇,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和分析,結合學生情況,為學生提供現實生活中家長為學生購買保險的真實案例進行教學,強化學生對理財知識內容的掌握,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3]。
4.2 明確教學目標定位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系統掌握經濟學與金融學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熟悉國內外經濟與金融發展動態,面向全國,能勝任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企業投融資部門等一線工作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經濟與金融人才。前導課程較多,需要在熟悉宏觀經濟學、金融學、證券投資學、保險學、固定收益證券、風險管理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學習生命周期理論、貨幣時間價值、理財規劃師資格等知識點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知識視野,通過學習和實訓投資者風險測評方法、財務分析方法、理財工具的運用技巧、綜合理財規劃報告的撰寫實踐等環節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分析研究。
4.3 加大實訓室建設
當前實訓主要依靠仿真實訓軟件進行,缺乏商業銀行和保險業務所需的復印機、掃描儀等電子設備,必須更有針對性地建設商業銀行電子設備,保險業務電子設備,提升學生真實工作所需要的電子設備操作能力和業務處理能力。
4.4 構建合作平臺,確保校企合作質量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中職院校和企業都應進行換位思考,爭取實現雙贏。也就是說,中職院?梢岳米陨淼膱龅、人力等資源,幫助企業獲取利益,而企業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為中職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促進中職教學發展。具體而言,企業可以將一些項目建立在中職院校內,這樣一來,企業可以利用中職現有的資源進行人才培訓,也可以借用中職的網絡技術,信息服務等,來達到提高項目建設效率的目的。而且這能幫助企業節約成本,也有利于中職院校學習氛圍的營造。此教學模式對教學條件、教學資源等的要求較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校自身情況,進行適度調整。
5 結語
總而言之,中職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是當前投資理財專業教學的必經之路,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習不再拘泥于理論、課堂、說教等模式,以實踐教學為基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職業技術人才。——論文作者:陳麗娥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