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23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是培養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是培養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讓學生變聰明,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汪廣仁說:“語言知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復一日的點滴積累。”只有當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他才會從容地坐在書本面前細細地品讀,深入地思考。因此,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那么,怎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方面來進行。
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養成學生閱讀習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汪廣仁說:“興趣是學生學習最要好的老師。”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直接決定著閱讀教學的成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興趣為先導,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起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針對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在閱讀教學中我引入故事、游戲、多媒體等,增強了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特點,使學生對文本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如在學習情景交融的文章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視聽結合的特點,形象、直觀地將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優美情境中,學生如同身臨其境,感受山光水色。這比起枯燥的講解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學生的關注,使學生對文本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進而在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動下主動而積極地展開閱讀活動,從而為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多鼓勵小學生閱讀,并及時肯定小學生在閱讀中的點滴進步,讓學生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逐步養成閱讀習慣,讓孩子快樂地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二、授予學生閱讀方法
古人“授之以漁”的道理我們都知道。學生已激發的閱讀興趣并養成的良好讀書習慣需要保持、持久、穩定,因此需要教學生閱讀的方法。我要求大家從文體、文題、層次、中心、寫法及現實社會意義諸多角度去考查閱讀文章。
相關期刊推薦:《教育觀察》鼓勵學術探討和學術爭鳴。注重學術性、理論性,讓教育有識之士在這里研究教育問題、交流教育思想、進行教育反思和討論教育熱點。欄目有探索與爭鳴、理論經緯、課程與教學、德育縱橫、心理學研究、高等教育、職教論壇、國際視域、管理與評價、教育廣角。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咨詢期刊天空在經編輯。
首先是文題。要讀懂一篇文章要先審文題。文章題目在讀懂文章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它往往是文章中心的集中表現,或者是一條線索等等。明白文題在文章中的作用,才能順藤摸瓜讀懂文章。如《濟南的冬天》題目就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境的冬天,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一看題目便明白文章的中心,一目了然。
其次,理清文章的層次可幫助我們掌握文章的脈絡。閱讀一篇文章,先明白文章敘述、描寫或說明的對象,再看圍繞這一對象分幾個方面來寫,即文章層次。如《看云識天氣》一文,作者主要圍繞“云和天氣”的關系來說。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就出現了晴天和雨天的兩種情況,“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帶著這個問題再去閱讀,學生就容易把握作者思路。沿著思路讀下去,既能加快閱讀速度,又能提高閱讀質量。
第三,中心是閱讀文章時對內容方面的要求。讀一篇文章總要明白文章說了些什么,哪些是對文章內容的精練概括即文章中心。抓主筆閱讀,能產生認識上的飛躍。主筆一般是主旨的體現,抓住主筆,可牽一發而動全身。又如《濟南的冬天》一文中“冬天的濟南那溫晴的天氣”。“溫晴”二字總領全文,使文章脈絡清楚,雜而不亂,多而不繁。
第四,閱讀時要注重閱讀速度。閱讀分瀏覽式的快速閱讀和字斟句酌的研究式閱讀。在語文課堂的自我學習中,往往可采取先快速閱讀的方式,一目十行,把握文章大意,然后是字斟句酌的研究性閱讀,深入到關鍵詞、關鍵句子的理解,這樣可以詳細掌握課文內容。
三、加強課堂閱讀指導
教師必須在徹底閱讀教科書的基礎上看全局,要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便學生能夠理解他們想要在本課程中學到什么,并且可以指導他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閱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指導和點撥,教師講的東西少了,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來組織學生的閱讀和語言練習。閱讀只單純去讀是不夠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我在指導閱讀時要求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作好讀書筆記,增強讀書的效果。同時教給學生寫讀書筆記的方法:①摘抄原文。閱讀中遇到好詞佳句進行摘抄,以加強語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②提綱式摘錄。要求學生寫出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③寫讀后感。閱讀時引導學生抒發讀書感受,評價文中的人物、事件、語言等,并記錄下來。久而久之,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不僅培養他們的寫作技巧,還提高他們的閱讀和分析能力。
總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去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