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11-22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關鍵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教育正處于由單一、封閉的傳統教育體系向多元、開放的現代教育體系轉變的過程,構建一個協調發展的教育網絡體系,營造適于學生發展成才的教育環境,成為當前學校、家庭和
論文關鍵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教育正處于由單一、封閉的傳統教育體系向多元、開放的現代教育體系轉變的過程,構建一個協調發展的教育網絡體系,營造適于學生發展成才的教育環境,成為當前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
教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結合”整體育人的系統工程,在這個系統工程中,學校、家庭、社會都擔負著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其中學校是主體,家庭是基礎,社會是依托。只有學校、家庭、社會各個方面共同努力,多管齊下,才能形成有利于青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環境。然而,在當前的教育實踐中,我們會經常發現一些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方相互脫離、互不配合的現象。
一、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學校教育,學校教育脫離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學生所受的兩種最為重要的外部教育,由于主客觀上存在的差異,這兩種教育力量能否配合與協調就顯得尤為重要。當然,這種配合與協調決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的。就家庭教育一方來說,它不只是簡單地配合學校教育,家長需要在家庭與學校教育的互補關系中力圖使兩種教育力量在學生身上協調與統一起來,強化學生在學校中所受的正面教育,彌補學校教育中的不足。但是,目前不少家長的教育隨意性非常大,缺乏科學性。
有的家長溺愛嬌慣,有的家長冷漠粗暴,崇尚“棍棒教育”,尤其是現在隨著獨生子女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家庭教育日趨表現出重智輕德、忽視全面培養子女的特點,甚至有些家長的教育與學校教育背道而馳,使學生在這種相互矛盾的教育中無所適從,削弱了學校教育的積極作用。
比如,現在學校都在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全面培養學生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但有些家長卻只注重課本知識的學習,忽視品德、才藝等方面的培養。甚至有些家長為了讓子女考取理想的學校,每天不斷給孩子施壓,讓他們完全沉沒在題海之中,其結果是學習成績上去了,但其他方面的才華卻埋沒了。
另外,就學校教育一方來說,學校在對學生施教過程中,應該重視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將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輔助。但是,目前有些學校在進行教育時卻忽視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只是單方面從學校的角度去想辦法解決,沒有及時與家長溝通,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轉化工作。
例如: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很多學校只是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去分析和輔導學生的心理問題,而忽視了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作用,F在青少年學生出現違法犯罪、自殘自殺等極端行為的現象逐漸增多,這些問題的出現和日趨嚴重化,從側面反映出當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存在的相互脫離、互不配合現象。
如果學校定期聯系家長,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并了解學生家庭教育情況,那么就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異常舉動并糾正學生存在的不良言行,避免學生出現人格扭曲、心理變態等異常心理問題;如果家長有定期向學校了解子女在校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校的異常表現并積極配合學校進行教育,引導學生的言行,那么這種違法犯罪、自殘自殺等極端行為的念頭就會杜絕在萌芽之中。因此,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配合,協調發展是教育好學生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
二、社會教育呈現疲軟狀態
社會教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途徑,具有與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擬的特殊作用。社會教育直接面向社會,又以社會政治經濟為背景,它比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廣闊的活動余地,影響面更為廣泛,更能有效地對整個社會發生積極作用;社會教育形式靈活多樣,沒有制度化教育的嚴格約束性,它較少受階級、地位、年齡資歷的限制,能較好體現教育的民主性等。但是,因為社會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還處于輔助和補償地位,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以致目前社會教育呈現出疲軟狀態。造成當前社會教育呈現疲軟狀態的原因有多種,就我個人認為,主要有如下二點:一是人們不夠重視社會教育。
由于社會教育的作用具有隱蔽性、長效性,不能立竿見影,所以很多人忽視社會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二是某些學校和教師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思想,重學校教育,而忽視家庭和社會教育,重知識傳授,忽視其他培養,學生負擔過重,沒有或很少有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例如,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家教育部門就針對我國在基礎教育中長期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現象提出了素質教育理論并要求學校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方針,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素質教育自提出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是有不少學校存在轟轟烈烈講“素質”,扎扎實實干“應試”的現象。有些學校為了追求高升學率,不顧教育部門有關取消學校補課和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等方面的文件精神,利用假期或周末的時間給學生補習功課,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還有些家長為了讓子女能以高分考取理想的學校,利用平時休息的時間請家教補習功課,占用了大量娛樂和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限制了學生其他能力的發展。
三、協調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和諧發展的若干途徑
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協調發展問題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教育部門、學校為了解決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協調發展問題提出了很多實用、有效的解決對策。如,建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直接參與學校教育工作,共同管理、教育好學生;開辦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素質,從而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水平,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建立家訪制度,定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生活等狀況……
學校教育功能的泛化及反思
摘要:學校教育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而分化出來的一種教育形態。對學校教育的“神化”導致了學校教育功能的泛化,加重了學校教育的負擔。加強社會教育建設、調整學校教育策略,是新時期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及有效發揮學校教育功能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學校教育...
中國學校教育制度的變革趨勢
摘要:當前,我國學校教育制度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學校教育與社會的聯系更為密切;兒童入學年齡提前,義務教育的年限不斷延長;學制的彈性化、開放性特征日趨明顯;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一體化趨勢日益增強;現代學制逐漸朝著終身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學...
淺議當前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探析
論文關鍵詞:青少年生命教育緊迫性 論文摘要: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點。長期以來,在我們的青少年教育中,生命教育是缺位的。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走上社會的青少年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不知所措,最終導致心理防線崩潰,為輕生埋下禍患。所以...
也談班級常規管理的藝術
班級是學校開展教育活動,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基本單位。班主任通過組織和領導班集體,通過協調任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來實現對全班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班級日常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這項工作做好了,對全班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影響極大。班主任班...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