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28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內容摘要:國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是數代先人遺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但目前農村小學的國學教育因師資力量、家校重視程度等諸多因素,跟不上當代教育的步伐。在構建農村小學的國學教育體系中,課題組通過教育實踐,從
內容摘要:國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是數代先人遺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但目前農村小學的國學教育因師資力量、家校重視程度等諸多因素,跟不上當代教育的步伐。在構建農村小學的國學教育體系中,課題組通過教育實踐,從師資培訓、興趣培養、氛圍營造、校本研發四方面著力,挖掘出了以學校為陣地的國學教育策略,從而推動、普及農村小學的國學教育。
關鍵詞:干擾因素,國學經典,國學教育,應對策略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學經典越來越受國人的重視,全國各地的國學經典教育方興未艾。但對于農村中小學來說,國學教育或局限于課本,或流于表面。我們課題組以通過一系列調查及教育實踐活動,對農村小學教育及普及現狀進行了調研分析,從中找出了干擾因素,并在深化、實施過程中積極尋找應對策略。
一.研究依據
2014年3月,國家教育部制定并發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綱要》強調,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同年4月,教育部以教基-[2014]4號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指出,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要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引導學生增強民族文化和價值觀自信。
二.研究對象
我校處于江西省最北端——九江市柴桑區,是一所區級小學,但是隨著城鄉一體化的建設,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子弟大量涌入我校,現占我?側藬当壤秊52%(其中留守兒童占5.3%),因此具有農村小學的屬性。以我校為觀察樣本,對于研究農村小學國學教育現狀具有典型意義。
三.案例分析
課題組以九江市的重點學校雙峰小學為對比樣本,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別對教師、學生、家長的國學教育現狀、技能掌握情況、情感態度三個維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
(一)教育教學管理農村小學國學教育缺乏自發性,主要依靠行政推進的手段與方式進入校園,日常的國學教育教學主要是通過學科滲透的方式開展。在實施過程中,呈現出無目標、無固定教學內容、無專職教師并且無效果檢測等現象。因此,農村的國學教育缺乏組織性、系統性以及針對性,處于一種無序發展的狀態。
(二)師資力量農村小學大多沒有國學專職教師,對于國學教育的認知也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教師的個人能力與國學教育的責任尚不能有效匹配。
(三)學生的國學狀況
1.國學基礎從接觸國學頻率來看,我校絕大多數學生偶爾才能接觸國學,呈較大程度的偶發性;而雙峰小學的學生則能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國學,城鄉學生在接觸國學的頻率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學生獲取的資源來看,我校學生閱讀的國學經典局限于《三字經》《弟子規》《唐詩宋詞》《論語》等典籍;而雙峰小學的學生學習的國學資源涵蓋的范圍更廣,學習的程度更加深入。城鄉學生接觸國學的深度與廣度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就兩校能背誦的國學經典篇數情況來看,雙峰小學會背5篇以上的學生占比80%,而我校占比不足40%?磥恚Y果的差異與途徑的獲取呈密切的關聯性。
2.對國學的認知農村學生的監護人對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國學的積極性并不高,這是由監護人的文化程度和認知特點所決定的。他們認為小學階段學好語數英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國學知識,因為不是教材必教,也不是測試所考。因此,要求學生主動學習國學的實際意愿較低,更不會因此而主動犧牲自己的時間,主動給學生學習各種國學知識創造各種條件。
但是,家長們還是能充分意識到國學教育對學生品格的塑造,習慣的養成等方面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在調查影響國學教育的原因時,絕大部分家長選擇“國學深奧難懂”“家長無力輔導”。因此,學校教育在培養農村小學學生的國學知識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
3.學習方式的構建基于國學教育對學生道德、智力、習慣及各種能力提升等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絕大多數家長在開展國學教育的方式已達成共識——國學教育應該納入學校教育的占比86.5%,對學校教育在國學教育中所發揮的主體作用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四.得出結論
通過統計得出,影響農村小學國學教育的推廣及普有以下因素:1.國學內容博大精深,客觀上增加了學生理解的難度。2.學校師資力量薄弱,不能為學生學習國學提供有力的支持。3.監護人文化水平有限,無法為學生的國學學習提供必要的輔助。4.社區環境單一,缺乏有利于學生學習國學的氛圍。
五.應對策略
課題組認為,農村小學的國學教育要因地制宜,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師資力量的培養“教育能否為21世紀培養出理想的新人,教師起著關鍵作用。”所以,教師國學知識的提高成為首先考慮的問題。在培訓的具體形式上,應采用個人學習與聽講座相結合的方式。
1.個人學習。有效的教師培訓策略強調“自主研究和自學”。老師們要充分利用圖書室及“互聯網+”的新形態,研讀大量的國學經典,為提升自已的國學內涵打下堅實的基礎。
2.聽專家講座。充分利用本地文化陣地,聆聽專家講解中華優秀文化、書法、國畫等相關知識。選派老師去全國各地觀摩學習國學經典教育,關注全國各地的國學教育動態及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適時調整方案,打造出一節節國學精品課堂。
(二)初步培養學生的國學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基礎淺,而大部分國學經典內容精深,年代久遠,理解起來難度大,學習起來枯燥乏味。因此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興趣顯得特別重要。
1.因人制宜,培養興趣。
內容編排上要符合學生們的心理發展特點。小學生的思維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以抽象思維為主過渡,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與感性經驗有聯系的,具有很大成份的具體形象性。所以在實施國學經典教育的過程中,低、中、高年級應該因人施教。低年級以養成教育為主題,適合朗朗上口的詩韻之類的作品,如《弟子規》《笠翁對韻》等。中年級以培養文學素養為主,選取地方詩歌文化,以培養孩子們對家鄉文化的自豪感。高年級則培養孩子們的人文精神,以誦讀本地名人的詩賦散文為主。這些內容的編排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學習起來也就興趣盎然。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小學階段,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情境創設能讓激情和真情在師生間產生一種互相感染的效應,從而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實施國學教育過程中,老師根據不同的內容創設不同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借助多媒體畫面再現情境,讓國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利用表演體會情境,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動腦,達到知識與能力的協同發展;通過語言,繪聲繪色的描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生活實踐體驗情景,拉近了國學和生活的距離,更能讓學生產生學習需要,從而主動參與學習;運用實物演示情境,直觀地再現書本知識,有利于學生感性認知的形成,促進理性認知的發展。
(三)因地制宜,研發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兼顧地區性或校際間的個別差異,更富機動性、多樣性與彈性。利用校本課程,把時代的特點和農村小學生的需求充分結合起來,以彌補國學課程開發的不足。
(四)渲染氣氛,營造濃郁的國學氛圍。兒童是通過與社會的相互作用生成的程度,來促進他們認知的發展。學校要積極營造良好的國學氛圍:每天早晚,電子大屏幕上滾動播放唐詩宋詞;走廊的牌匾上鐫寫經典語錄,國學展櫥里國學知識浩瀚如海。寬敞的教室里,每天清晨的誦讀聲聲入耳;幽雅的廊亭下,諄諄論語與曲徑花園交相輝映;古色古香的擂臺上,經典誦讀比賽你方唱罷我登場……學校以國學校本課程建設為突破,以誦讀經典為載體,以課堂教育為陣地,全面推進國學經典教育活動,力求達到“浸潤國學之經典,營造育人之氛圍”的效果。
(五)知行合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國學經典教育中,如何找準知行合一的契合點呢?
1.讀演結合。結合國學的語意美、韻律美的特點,在課堂上教學生們大聲朗誦,繪聲繪色講故事,手舞足蹈地表演,讓國學教育成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2.家;。每周一節的國學課后,授課教師可以因材施教,布置一項國學實踐作業,讓學生們學以致用,然后由家長評價反饋給學校。教師根據反饋信息,不斷調整教學方式,以便做到“教學合一”。
3.實景體驗。在校內開設了國學館,貼上孔子畫像和古人名言,桌椅古色古香,孩子們穿上古代書童服,老師穿上先生服,讓教學環境穿越到古代的氛圍當中去。其次,將國學教育課堂生活化,如學了《弟子規》,就踐行如何做人;學了岳飛詩詞,就親臨賢母園金戈鐵馬館體驗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了廬山詩詞,就親身游歷廬山,體會廬山景色的雄奇;進行了禮儀培訓,讓文明禮儀落實到行動中去。
參考文獻
1.文章.北大國學課.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7月.
2.譚正璧.國學概論新編.北京出版社.2014年7月.
3.顧泠沅.變革的見證---顧泠沅與青浦教學實驗3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4.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陶行知文集.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8年6月.
5.陳桂生.到中小學去做研究---教師行動研究的探求(第三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6.劉良華.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2017年5月.
7.李維.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8.李吉林.李吉林與情景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教育類刊物知識閱讀:現代中小學教育是正規期刊嗎?
現代中小學教育是教育類的正規期刊,現代中小學教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東北師范大學;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主辦的教育期刊,ISSN:1002-1477,CN:22-1096/G4,現代中小學教育期刊榮譽: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北方優秀期刊,已連續四屆被評為吉林省一級期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