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論專業教學中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

發布時間:2019-05-28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內容摘要: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助推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至重要。當前社會特別注重創新驅動、科研精神的培養,這正契合高校雙一流的建設要求。新時期高等教育需要轉變應試教育的傳統觀念為素質教育

  內容摘要: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助推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至重要。當前社會特別注重創新驅動、科研精神的培養,這正契合高校“雙一流”的建設要求。新時期高等教育需要轉變應試教育的傳統觀念為素質教育新思想,重視培育高校學生的科研精神,努力探求一條適合我國高等教育的科研創新新路子,促進我國高校對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專業教學,高校,科研能力,創新能力

成人高教學刊

  高等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其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出能滿足社會需求的各式各類人才。人才培養質量效果如何,能否實現學校培養目標,否能夠滿足社會需求和人的發展需要,這是檢驗高等學校教育成敗的重要考量標準。在人才培養中應該注重全面發展,提升教學質量、管理質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才剛起步,并未全面開展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從當前的教育現狀來看,很多教育教學仍然停留在單一課本內容的教學模式上,而沒有切實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發揮科研精神乃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務,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引領力,推動高校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形成。

  一.教師教學加強對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1.1教師授課的過程實質上是科研的過程

  教師既是教學的主要參與者,又是科研的主要力量,要正確處理好教學和科研的關系。教師教學與科研并不是對立的兩個方面,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所謂傳道授業是教師的第一任務和職責,因此教師必須在這一基礎上,正確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1]。

  教師的第一責任是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既要傳授知識、技能,更要傳授思想、思維方式。教師通過不斷地對科研的關注,可以及時有效地將最前沿的學術成果、學術動態融入到課堂當中,彌補傳統課程知識與最新研究之間的“斷層”,這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接受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嚴謹的科研態度,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2]。

  1.2教師授課與科研相結合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積極作用

  教師需要不斷適應教育改革發展,及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教師要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改變傳統的學生灌輸知識教學模式,不斷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引導他們做學習的主人。要對學生進行點撥、指導、引導。鼓勵開展探究式學習,并注重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策。要給學生更多地創造思考時間、空間和活動的余地,讓學生地親自發現和獨立探索,親身感受成功的過程和愉快。

  因此,教師授課應當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講述知識的時候,主動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要充分調動學習積極參與,良性互動,要特別注重規范示范、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實操演練,幫助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僅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獨立思考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以此可以更好地提高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3]。

  1.3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教師要不斷加強對教育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革創新,強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觀念。針對一個共同問題展開研究和實戰。教師和學生在討論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一系列新問題的啟發,積極開展討論,這實際上就是科研創新的過程,同時也可以使得師生之間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實現教學相長[4]。這樣,教師能夠充分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并充分結合學生的特點加以正確的學習引導,進而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優勢,對于學生科研創作能力和實踐創新水平提高,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二.培養高校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有效對策分析

  2.1積極更新教學計劃,將教學、學習、實訓、科研訓練相結合

  培養高校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對高校的學生實行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套分層次、有步驟的學習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特定的科研目標和方法的課程,開展相適應的實踐實訓課,給學生布置具有科研性質的作業或者是論文等,實現專業理論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根據不同學科學生的學習情況、自身特點、知識結構以及掌握能力的狀況,制定不同階段的科研素質的培養計劃,從而有層次地不斷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

  強化項目教學化改造,以項目教學驅動科研,引導學生開展科研創新研究。高等院校要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平臺建設力度,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開展廣泛深度的校企合作或共建研究機構、實驗室、研究智庫等平臺和載體,使科研創新成果更多更快更好地實現轉化,實現無縫對接。要強化研發創新、團隊建設,有目的地成立科研興趣小組、科研攻關小組,教師進行指導、方向把關。

  2.2加強實踐教學實驗設施的建設

  2.2.1加大對實踐實訓設施的投入力度

  教師進行教學需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因此加大對實踐實訓設施的建設力度,優化資源配置,給學生提供相對資源充足的實踐實訓場所,有利于推動科研建設的實踐步伐。實踐實訓中心的建設不僅要配置好先進的實驗器材,更重要的是教師需要及時更新實踐實訓內容,不但要有成果展示的實踐實訓,更要增加相應的設計性、帶有課題性質的實踐內容,給予學生開放性的管理教學,在實踐學習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2.2建立與科研教學相匹配的教學機制

  高校要建立與科研教學相匹配的教學機制。首先需要在各個院校和教師的帶領下成立科研領導小組,制定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目標,充分結合教務處、科研處、學生處等各個部門的職能進行具體的落實,為學生和教師開展科研創新培養活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5]。

  二是根據高校的發展情況,建立科研創新培養責任機制,選擇科研能力強的教師作為領導小組的帶頭人,有效地保障科研活動的有序展開。三是建立與實際情況相符合的科研創新活動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建立完善的綜合性的考核評價體系,以此來保證學生科研創新活動能夠長久地繼續下去。

  2.3教師充分重視課程的設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都需要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才可以將系統的專業知識理論和實際的創造方法傳授給學生,在實踐當中深化知識,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實踐時間段、走馬觀花式的實訓教學,充分建立起“教學、專業、科研”相結合的教學體系。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實際的崗位當中,全面地掌握與自身專業相關的職業的技能知識,有助于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社會。

  2.4加大對高等院校師資隊伍的素質教育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參與者,師資隊伍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科研創新的好壞,是教學的靈魂所在。因此,高校應該首先把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放在首位[6]。“雙一流”的建設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很多教師還沒有經驗,因此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多向世界名牌大學和一流學科學習,向社會發展中的優秀人才和群體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科研水平。

  通過教學的各種活動鼓勵教師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學的改革措施;更要積極鼓勵教師及時地更新知識、學習、了解和吸收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并將其充分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上豐富教學課堂,進而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帶領學生做好科研創新能力的培育。

  2.5教師應當教給學生最基礎的科研和創新方法

  真正的教育是透過書本挖掘隱藏在知識背后的思想并展現給學生,而這一過程需要教師來完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要將自身的學識傳授給學生,更要教育學生“獲取知識”的具體方法、獨立思考的素養。耶魯大學前校長理查德.萊文曾說“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例如,如何進行選題、搜集和分析資料、如何整合提煉論點、如何解釋論證過程等。

  同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還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布置一些具有設計性質的作業,引導學生開展學習,讓學生在自我探究和思考的過程中初步掌握科研創新的方法和途徑,這樣才能夠不斷養成自我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三.總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只有不斷地通過實踐活動與科研創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才能夠更好地加深對本專業學科的理解和認識。高校在進行“雙一流”建設中,要切實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而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申報課題或者是參加社會調查等方面的實踐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獨立實施科研和專業知識應用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都宏霞.高職院校教師科研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J].廣東化工,2015,42(15):276-277.

  [2]王梓,馬志娜,李偉,等.淺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教師科研素質的相關性[J].中國培訓,2017(2):37-37.

  [3]冉春秋,崔玉波,董玉瑛.基于教師科研項目的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6(4):75-76.

  [4]劉宏達,路勇,張蘭勇,等.淺談科研團隊與科研成果融入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現狀[J].高教學刊,2016(2):26-27.

  [5]陳時見,周虹.高職教師教學發展的內涵特征與實踐路徑[J].高等教育研究,2016(8):35-39.

  [6]康翠萍.從“理念”到“行動”:高職教師教學發展的理性之路[J].江蘇高教,2016(2):5-11.

  教育類刊物推薦:《成人高教學刊》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正式期刊!冻扇烁呓虒W刊》面向全社會從事成人教育理論研究的專家和學者、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者、成人高校教師,以及修習人文社會科學學科高等教育的成人求學者。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