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16所屬分類:護理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教師定期召開班級項目經理和技術總監參加的項目匯報會,指導、督促項目的進度。班級團隊的項目經理和技術總監、項目小組的組長各司其職,鍛煉了各層次項目人員的開發管理能力。其次是不同項目小組間協調配合。 引言 改革課程模式學課程的任務驅動
論文摘要:教師定期召開班級項目經理和技術總監參加的項目匯報會,指導、督促項目的進度。班級團隊的項目經理和技術總監、項目小組的組長各司其職,鍛煉了各層次項目人員的開發管理能力。其次是不同項目小組間協調配合。
引言
改革課程模式學課程的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主要由課程設計、醫院調研、醫院信息系統的模擬操作和需求分析、文獻綜述和課堂教學等環節組成,改變了過去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模式,實踐教學也從校園走向社會,大大改變以前主要以期末考試定及格與否的課程評價模式。加大應用實踐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即總評成績由期末考試占50%、課程設計和答辯占30%、平時表現(如課堂表現、醫院調研報告等)占20%來形成,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任務驅動的“醫學信息學”課程教學方法實踐
課程設計的任務貫穿于該課程教學的始終,課程設計的教學目標是模擬軟件開發全過程,團隊合作完成設計。通過課程設計,解決從醫學信息學的抽象理論到具體實踐的過渡,使所學的IT技術具體應用到醫學信息學的開發實踐中。在具體實行過程中,關鍵是抓好以下幾方面。首先是模擬實際項目開發,分層管理。項目開發團隊是課程設計能否順利開展的基礎,人人都要參與項目開發,并且要用軟件工程的方法來進行規范。建立班級為單位的項目開發團隊,以項目經理負責項目開發進度,技術總監負責技術指導和協調,每個班級下設若干個以3~4人組成的項目小組,具體完成系統相應子模塊的開發。教師定期召開班級項目經理和技術總監參加的項目匯報會,指導、督促項目的進度。班級團隊的項目經理和技術總監、項目小組的組長各司其職,鍛煉了各層次項目人員的開發管理能力。其次是不同項目小組間協調配合。雖然項目驗收過程中,部分項目組模塊與班級的子系統融合失敗,但開發過程提高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軟件工程化開發的實踐經驗。學生對軟件工程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第三是嚴格按照軟件工程規范,完整地實踐了軟件開發全過程,書寫和整理了軟件開發的完整文檔。學生通過醫院調研、查閱資料,從需求分析、系統設計、詳細設計、軟件測試等環節,分工合作完成課程設計,驗收時除了軟件演示,還要以項目組為單位介紹開發過程和難點,并要上交以上4個軟件開發文檔。第四是把好課程設計考核驗收關。事先制定并公布答辯評分規則,特別設計了答辯時學生提問加分的機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答辯考核;要求以項目小組為單位,人人上臺答辯陳述自己所完成的任務;建立由教師和學生代表共同組成的答辯小組,具有不同的評分權重,對陳述和答辯情況作出客觀評價。
醫院調研醫院調研是該課程的一個重要實踐環節。醫院調研的目的是使學生對醫院信息系統運行有一個感性認識。要求每人完成一篇醫院信息化的調研報告。為了確保調研效果,事先將不同班級開發同類子系統模塊的項目小組安排在同一醫院,并收集共性的問題,準備好調研提綱發給醫院帶教老師和學生,讓老師有針對性地介紹,學生帶著與課程設計相關的側重點去參觀,并強調運用醫學信息學原理,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建議。調研時間雖然短暫,但是由于有明確的要求和具體的任務,學生普遍反映很有收獲。特別是通過調研,學校與醫院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方便學生了解醫學信息學的前沿應用。醫院信息系統的模擬操作和需求分析醫院調研使學生增加了對醫院信息系統的感性認識,但離完成軟件開發的需求分析還有很大距離。為了使學生對醫院信息系統有更深入的理解,我們利用信息系統室安裝的醫院信息系統環境,開設了醫院信息系統的模擬操作和需求分析實驗。利用模擬醫院信息系統操作平臺,在實際操作應用環境中進行需求分析,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統開發理解的深度,加快了對所承擔開發模塊的需求分析進度。文獻綜述通過介紹醫學信息學相關網站和文獻檢索技術,以及文獻綜述撰寫的方法、體例要求和格式等內容,要求每位學生完成一篇關于醫學信息學研究領域進展的綜述報告。通過文獻綜述,學會參考文獻的利用,同時使學生對醫學信息學的相關領域作進一步的了解。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仍然是該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占本課程總學時的70%。除了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外,還結合討論式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課程設計進行過程中期的項目小組討論。另外,針對醫學信息學的一些前沿技術和關鍵應用,例如醫院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與過程、醫院信息系統軟硬件配置與安全控制、臨床路徑設計、無線醫療技術、醫學圖像存檔與通信系統開發等專題,專門聘請了部分省內醫院信息科主任和醫藥衛生IT企業的技術專家來作講座。這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領域專家的授課,拉近了教學與實際的距離,同時為學生完成課程設計和醫院信息系統調研做好鋪墊?傊蝿镇寗拥“醫學信息學”課程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驅動力,通過參加一項設計,完成一份調研報告,撰寫一篇文獻綜述,進行一次答辯,原本抽象、枯燥的醫學信息學課程,變得形象、生動。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課程教學成效
基于任務驅動的“醫學信息學”課程教學方法開展已有4年,完成了05、06、07、08級專業本生的教學任務,共有490人到醫院見習調研,開發醫院信息系統的子模塊100個,其中包括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藥房管理系統等。對比傳統課堂教學方法,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形成了一套科學合理的成績評價體系,并使學生通過項目實施,熟悉了HIS的基本開發模型。每年我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中約有30%工作在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領域,正是醫學信息學課程的啟蒙,為日后從事醫院信息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