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臨床醫學刊發核心期刊

發布時間:2014-04-24所屬分類:護理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目的 探討踝關節骨折的手術治療并分析其臨床效果。方法 對83例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后臨床資料的回顧性分析。結果 對患者治療后進行回訪發現,使用手術治療的患者其功能恢復率較高。結論 正確的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可以重建踝穴的穩定性,并使踝關節的

  【摘要】目的 探討踝關節骨折的手術治療并分析其臨床效果。方法 對83例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后臨床資料的回顧性分析。結果 對患者治療后進行回訪發現,使用手術治療的患者其功能恢復率較高。結論 正確的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可以重建踝穴的穩定性,并使踝關節的形態恢復正常,同時使創傷性關節炎的現象得以減少。

  【關鍵詞】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分析,醫學刊發核心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踝關節骨折是最常見的關節骨折,在青壯年中最容易發生。作為下肢負重較大的踝關節,需要承受較大的負荷力,其骨折的治療一直以來都被受到重視,醫學刊發核心期刊《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于1981年創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教授擔任總編輯,陳維養教授為常務副總編輯,沈自尹院士及肖培根院士任副總編輯;李煥榮博士擔任編輯部主任。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及時反映海內外本學科領域的新知識、新進展,以促進海內外中西醫結合的學術交流和發展。郵發代號:2-52。

  1 臨床資料和治療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組的83例踝關節骨折患者中,有44例為男性,39例為女性,年齡分布在18~78歲間。造成踝關節骨折的原因有交通事故、重物砸傷、墜落傷、扭傷及運動傷等。從踝關節骨折后到進行手術的時間最好是在48小時之內,以做到及時治療。

  1.2 治療方法

  1.2.1 手術前的處理 入院后在進行手術以前,如果有軟組織水腫出現,則可用棉墊包扎患肢,并用石膏固定且將患肢抬高到一定高度以加快腫脹的消退,同時盡量做到在受傷后的8小時內即軟組織還沒有明顯出現腫脹之前進行手術。在早期,腫脹現象往往是由骨折周圍的血腫引起的,而不是有水腫引起的。

  1.2.2 手術中的處理 在手術進行過程中,由于固定外踝骨折后,才能穩定在踝穴內的距骨,以利于內踝骨折的復位,因此要優先處理外踝,而后固定內踝。此外,在處理內踝之前,一定要先處理后踝,因為內踝一旦被固定了,則后踝很難被顯現出來。順序從內踝→外踝→后踝是骨折所體現出來的,而內固定所體現出的順序為后踝→外踝→內踝。通常是按照骨折的形態和骨塊的大小來決定固定的方法。對于內踝骨折范圍較大者通常需使用加壓螺釘,而范圍較小者則使用克氏針鋼絲。對于外踝骨折一般是采用1/3管形鋼板的方法來固定的,但當骨折線比較低時,則可用松質的骨螺釘或克氏針張力帶來進行固定。而對于內踝和后踝,則通常使用4.0mm左右的松質骨螺釘,當內踝的骨塊較小時,還可使用克氏針進行固定。

  1.2.3 手術后的處理  在手術后將患肢用加壓棉墊包扎,并用石膏固定,同時抬高到適宜的高度。在對患者進行六天常規的靜滴抗生素外,還需對老年患者增加使用3~5天的七葉皂甙鈉。適時的對老年患者實行支持療法以提高其抗病和組織修復能力。在拆線后均換用小腿管型石膏固定,由于各年齡段的身體情況不一樣,所以青壯年患者的固定時間為2周,老年患者的固定時間為4周。石膏被拆后,應先鍛煉踝關節后下地,先前足后全足負重,直到骨折完全愈合為止。

  2 結果

  83例踝關節骨折患者在住院期間,有2例出現了切口延遲愈合現象,1例在手術后其內踝間隙變寬,早期就出現栓塞性靜脈炎的有2例,未完全解剖復位的內、外踝粉碎骨折的各有1例。治療出院后對30例患者進行了平均2年的隨訪,其中有17例為男性,13例為女性。以100分為總分,評分方法對其進行逐項評分,結果為:治療效果優21例,良8例,中1例,差0例,優良率為97%。

  3 討論

  踝關節是個鞍狀負重關節,一旦出現骨折,即為關節內骨折。治療踝關節骨折的原則是盡可能的做到解剖復位,并恢復踝關節的生物力學穩定性,以防止病廢。關節面解剖重建的精確度與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有著緊密地聯系。

  3.1 內、后踝骨折的處理 內踝骨折復位后為了能夠保證其良好的復位結果,則一定要在擰入螺釘時維持骨折端的穩定。對于后踝骨折的切開復位,主要是按照骨折塊的大小和移位的情況來定,在后踝骨塊復位后,將拉力螺釘由前向后擰入不僅方便而且帶來的創傷較小。

  3.2 內外踝骨折的固定 由研究表明,腓骨的正常長度以及在脛骨腓骨切跡中的精確位置決定著踝穴的完整性。踝關節的穩定性與內踝骨折之間的影響不大,而與外踝骨折之間的影響較大,所以,在踝關節骨折處理之時,要先注重外踝的固定。用骨圓針、螺釘固定的優點是:方法簡單易行、不占體積,且利于切口的縫閉,缺點是:固定不牢靠。對于骨折嚴重,骨缺損、距骨很難在踝穴中穩定維持的患者,如果可預計自己創面愈合較快的患者,可以進行石膏固定。

  3.3 圍手術期的輔助治療 由于踝部骨折容易產生皮膚張力性水泡,致使患者的治療被延誤以及切口的愈合受到影響。為了延緩水泡的產生以便于及時手術,則可用棉墊加壓包扎患肢并將其抬高,以減少組織液滲出,促進其回流。對伴有其它并發癥的骨折患者需進行妥善的處理,才能取得手術治療的預期效果。

  總之,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時應遵循踝關節的生理特點,使外踝及下脛腓關節的解剖關系和踝關節的力學穩定性得以恢復。良好的重建、合理有效的固定以及術后早期功能的鍛煉保證了踝關節骨折的治療會取得良好的結果。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