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手術治療急性重癥膽管炎臨床護理論文發表

發布時間:2014-04-02所屬分類:護理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目的 探討手術治療急性重癥膽管炎的療效以及影響療效因素。方法 選擇適當手術方式治療46例急性重癥膽管炎,經隨訪3年所有病例,統計各種并發癥,治療效果。結果 在本組病例中,治愈42例、復發3例、死亡1例。結論 急性重癥膽管炎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時選擇治

  【摘要】目的 探討手術治療急性重癥膽管炎的療效以及影響療效因素。方法 選擇適當手術方式治療46例急性重癥膽管炎,經隨訪3年所有病例,統計各種并發癥,治療效果。結果 在本組病例中,治愈42例、復發3例、死亡1例。結論 急性重癥膽管炎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時選擇治療方案和手術方式,治療結果與手術方式,并發癥密切相關。

  【關鍵詞】急性重癥膽管炎,手術,并發癥, 護理論文發表

  目前隨著損傷性控制手術(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這一新的急救手術觀念出現,認識到在嚴重全身炎癥性反應狀態下可引起生理內環境紊亂,免疫功能抑制,而過早施行復雜的確定性手術,不但不能緩解病情,反而可能加重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在ACST治療中根據病人病情,早期有效控制膽道壓力,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使病人安全度過急性期是提高嚴重反應狀態下救治成功率的關鍵。護理論文發表《臨床心血管病雜志》于1985年創刊,國內刊號:CN:42-1130/R,國際刊號:ISSN: 1001-1439,郵發代號:38-123。該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主辦, 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有關心血管疾病科學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該刊一貫注重突出“臨床”特色,充分反映國內外學術領域的新進展和醫學新動態,深受廣大醫務人員的歡迎,成為同專業發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46例,女39例,男7例,年齡45-73歲(平均57.2歲),所有患者均有膽道病史,就診時間4-76小時。

  1.2 臨床表現與診斷

  有典型charcot 三聯征者30例,有神經精神癥狀者10例,出現血壓下降者(收縮壓<75mmHg)或脈搏>120次/分者21例,體溫>39℃者28例,白細胞>20×109/L者38例,上腹部腹膜炎體征34例,所有病例腹部B超提示不同程度膽囊腫大,膽總管擴張。診斷主要依據病史、體檢、實驗室、B超等進行確診;全部病例診斷均符合1983全國膽道疾病專題討論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4]。

  2 治療與結果

  2.1 治療方法:

  本組46例均行手術治療,其中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切開減壓+T管引流術34例,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10例,膽囊造瘺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2例。

  2.2 結果

  本組46例手術中,治愈42例,復發3例,死亡1例,為多器官功能衰(MOF)。

  3 討論

  3.1 ACST的診斷 重癥急性膽管炎的臨床表現與膽管梗

  阻部位、范圍及細菌毒力、患者的免疫力以及就診早晚、治療是否及時有效密切相關。多數病人出現典型charcot三聯征及Reynald’s五聯征即可明確診斷,如無“三聯征”者需要有全身炎性反應和膽管梗阻的證據和其他實驗室檢查[5]。要充分認識ACST的危害性,中華醫學會提出診斷標準,強調在臨床上出現休克或未出現休克但有①精神癥狀。②P>120次/分。③WBC>20×109/l。④體溫>39℃或低于36℃。⑤膽汁為膿性,經切開膽管時壓力明顯增高。⑥血培養陽性。具有6項中2項即可確定[6]。以避免遲診或漏診,造成不可挽回局面。

  3.2 根據患者個體情況早期手術 過去單純保守治療ACST病死亡率較高,現改行急診膽總管減壓引流后病死率一般已降至20%左右,因此早期引流膽管解除梗阻是各項治療措施中首要的和根本性措施[7]。我們認為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決定治療方案,尤其把握好術前、術中、術后幾個重要環節。術前包括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治療,由于休克易致組織器官灌流不足可發展為器官功能衰竭;因此術前應及時快速輸液、擴容抗休克改善重要器官的組織灌流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術中重點把握手術方式選擇,術后主要在繼續處理合并癥方面的防治。

  3.3 損傷控制性手術在ACST中的應用:ACST的基本病理變化是膽道的梗阻及感染,抗休克或抗感染在膽道壓力未解除的情況下治療難奏效,早期膽道減壓引流是降低ACST病死率的主要措施,不矢時機進行手術以后形成共識[8]。手術治療原則對已確ACST患者應在出現休克或精神癥狀之前采取積極手術,對已出現休克者,可不急于手術,先行抗休克治療,病情一旦穩定或好轉,即可施行膽道減壓引流術。

  3.4 手術方式 ACST手術治療目的是解除梗阻和引流膽道,主要視梗阻的位置,性質和病人的情況而定。力求簡單,安全有效,肝外型ACST常規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若膽囊壞疽或膽囊結石者,病人情況允許則行膽囊切除,否則寧可行膽囊造瘺術,對老年體弱者,情況良好,若膽總管直徑≥2.5cm,可行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這對預防結石復發有利[10]。對肝內型ACST,順將引流管放置于梗阻以上的肝內膽管方可達到有效引流,要重視術中仔細探查,尤其左右肝管的探查。

  3.5 并發癥的防治 ACST的基本病理變化是膽道梗阻及膽道感染,并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敗血癥、高膽紅素血癥,最終導致肝心肺腎等多器官功能損傷或衰竭,因此重要器官的保護顯得十分重要。使用強有力抗生素,抗休克同時,保持水鹽電解質平衡,吸氧等綜合治療。

  總之,對于ACST,要爭分奪秒進行搶救,掌握手術時機,早期膽道探查減壓,術中根據病情采用快速、簡捷、安全有效的手術方式,既能降低病死率,減少并發癥,更有利于病人早期康復。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