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21所屬分類:護理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 對減輕危重病人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的護理干預方法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選擇的對象均為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間我院進行治療的84例危重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性分成了對照組(n=42)和觀察組(n=42),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
摘要:目的 對減輕危重病人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的護理干預方法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選擇的對象均為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間我院進行治療的84例危重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性分成了對照組(n=42)和觀察組(n=42),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針對性護理措施,對比兩組當中患者并發癥出現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對比具備意義(P<0.05)。結論 在護理危重患者期間,對其采取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針對性護理可大大降低患者并發癥出現率,值得推廣。
關鍵字:危重病人 腸內營養支持 并發癥 護理 效果
前言
營養支持是目前危重疾病患者救治期間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患者實施腸內營養能夠為患者提供營養屏障,但患者在應用期間其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也必須加以重視[1]。本文正是基于此,選擇了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間我院進行治療的84例患者為對象,對減輕危重病人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的護理干預方法及效果進行研究,詳細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所選擇的對象均為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間我院進行治療的84例危重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性分成了對照組(n=42)和觀察組(n=42)。對照組男患者24例,女患者18例,年齡范圍在21歲至75歲,平均年齡為(54.38±4.38)歲。觀察組男患者23例,女患者19例,年齡范圍在20歲至74歲,平均年齡為(55.79±3.64)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數據對比無意義(P>0.05),可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手段,在日常觀察患者疾病情況變化,依據醫囑對患者進行護理。觀察組采取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針對性護理措施,護理內容為:1、呼吸道護理:在腸內營養供給期間,醫護人員需要密切患者胃部以及食道反應,協助患者進行胃管管理,當胃管達到一定深度位置之后,抬高患肢頭部。腸內營養期間必須讓患者保持提為,不翻身和扣背,醫護人員需要幫助患者進行自主呼吸,對患者嘔吐物進行及時清理,避免患者出現反流。
2、胃腸道護理:因為套管的刺激,患者極易出現惡心、腹瀉、便秘以及嘔吐的情況,醫護人員必須對其實施全面護理干預措施,嚴格控制患者鼻飼量,對患者顱內壓情況進行觀察,一旦患者發生不良反應需要依據注意及時停止操作。患者治療期間胃腸功能將會減退,為了防止患者便秘,避免患者便秘,需要對患者定期進行胃殘余處理,幫助患者將殘余排除,避免其出現消化道出血和胃潴留問題[2]。
相關知識推薦:收錄護理方面論文的期刊
3、預防感染:科室內需要嚴格實施消毒管理制度,確保專職保護能夠專人專用,每次使用完畢特殊用品有需要完成好消毒、備用、滅菌等步驟,確保不出現交叉感染情況。在結束相關操作之后必須多關注患者情況,一旦發現患者存在不良反應必須依據醫囑處理,在條件許可情況之下需要對患者實施細菌培養,確定病原微生物情況,正確采取抗生素進行治療。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中患者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出現率進行對比。
1.4統計學處理 本項研究當中數據分析使用軟件為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使用%表達,x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x±s表達,t檢驗,P<0.05說明數據對比具備意義。
2結果
2.1兩組中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對比具備意義(P<0.05),詳情如表1。
3討論
眾所周知,危重患者疾病極為復雜,患者體內營養供給差,將會使得患者身體功能出現嚴重衰退情況,不單單會嚴重影響患者疾病恢復,還會對患者身體恢復造成一定影響,大大增加了患者診療難度[3]。腸內營養支持室患者體內營養補充的重要方式,還能夠對患者機體符合進行改善[4]。對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針對性護理能夠對患者并發癥出現率進行降低,充分發揮預防作用,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屬于一種極為可行和安全的護理服務措施[5]。本次研究中所選擇的對象均為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間我院進行治療的84例危重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性分成了對照組(n=42)和觀察組(n=42),對比兩組當中患者并發癥出現情況后發現,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對比具備意義(P<0.05)。
總而言之,在護理危重患者期間,對其采取腸內營養支持并發癥針對性護理可大大降低患者并發癥出現率,值得推廣。——論文作者:楊蓓蓓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