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護理干預產科應用技術

發布時間:2016-04-08所屬分類:護理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正確認識現在護理干預中產科中的新護理方式有哪些呢,應該怎么來促使現在護理建設呢?本文是一篇護理論文。護理干預是一種將主動的護理方式取代被動的護理方式,通過對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干預,并有機的結合患者的護理需求來制定護理措施,以達到減少瑕疵和提高

  正確認識現在護理干預中產科中的新護理方式有哪些呢,應該怎么來促使現在護理建設呢?本文是一篇護理論文。護理干預是一種將主動的護理方式取代被動的護理方式,通過對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干預,并有機的結合患者的護理需求來制定護理措施,以達到減少瑕疵和提高護理效果的護理方法[5]。通過加強產婦的健康宣教、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以及對整個產時進行預防產后出血的護理干預,有針對性的消除誘發出血的各個因素,可以有效的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護理干預措施在防止產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448例產婦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2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采用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對照組產后出血發生率為2.68%,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為0.89%(P<0.05)。對照組產后2h出血量為(135.2±22.6)ml,觀察組患者產后2h出血量為(112.4±16.8)ml(P<0.05)。對照組患者產后1d出血量為(253.2±27.1)ml,觀察組患者產后1d出血量為(187.6±32.2)ml(P<0.05)。結論在防止產后出血的護理過程中采用護理干預措施大大降低了產后出血的發生率,顯著的降低產后的出血量,對患者的早期康復具有明顯的作用,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產科護理,護理論文

  產后出血是導致我國產婦死亡的主要因素,宮縮乏力、軟產道損傷、胎盤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礙是引起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1]。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對產婦應用護理干預措施防止產后出血的發生,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產婦448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2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3~37歲、平均年齡(28.3±6.5)歲,孕齡38~41周、平均孕齡(38.9±2.1)周,初產婦156例、經產婦68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8.1±6.2)歲,孕齡37~40周、平均孕齡(38.9±2.3)周,初產婦144例、經產婦8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孕齡和產婦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護理論文:《護理管理雜志》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批準公開發行的我國歷史上第一本?谱o理學術性期刊,面向廣大護理人員,該雜志開辟有院長看護理、論壇、護理管理研究、?谱o理管理、護理科研管理、護理教育、護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醫院感染管理、社區護理管理、護理工作改革、護理工作與法、安全管理、護理經濟管理、國外護理考察、護理管理綜述等欄目,歡迎各位護理同仁賜稿,要求文稿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

護理干預產科應用技術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采用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2.1健康宣教通過對產婦進行健康指導、觀看收聽音視頻材料以及健康指導材料等各種有效方法進行健康宣教,提高產婦的孕期自我保健意識、培養進行自我監護能力、避免和消除各種產生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

  1.2.2心理護理恐懼、不安和焦慮是孕產婦最常見的不良心理因素。護理人員應當主動熱情的與孕產婦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其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指導其正確對待分娩過程。創造舒適安靜的待產環境、對產婦不良情緒的消除、降低情緒因素導致產程延長和子宮收縮乏力產生的產后出血[2]。

  1.2.3產前護理詳細了解孕產婦的自然條件,掌握患者存在的合并癥,掌握產婦存在的導致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妊高癥等,及時進行評估并進行有效的護理和采取預防出血的應急方案。

  1.2.4產時護理引起產后出血的最常見因素是胎兒娩出時間延長、胎盤早剝以及子宮收縮乏力[3]。護理人員應當詳細的了解產婦的子宮收縮情況,繪制詳細的產程圖,了解產程的發展;指導患者正確的用力和放松,減少損傷軟產道;消除引起產程延長和停滯的因素,做好剖宮產的相關準備;加強第二產程中對會陰部的保護措施,掌握會陰側切的時機和適應癥;指導產婦正確利用腹壓協助胎兒順利分娩;正確的使用促進宮縮藥物,研究發現最佳應用宮縮藥物的時機是胎肩娩出時,對預防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的產后出血最為有效[4]。胎兒娩出后應及時的進行臍帶的結扎和切斷,通過協調牽拉臍帶和反方向壓迫子宮來促進胎盤的早期完整娩出,認真檢查軟產道,發現撕裂傷應及時縫合。

  1.2.5產后護理產后出血多于產后2h發生。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嚴密觀察各項生命指標,指導患者進行膀胱的排空、按壓宮底排出血凝塊以及及早進行母乳喂養均有利于促進子宮的收縮,從而防止產后出血的發生。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產后出血發生率、產后2h出血量以及產后1d出血量。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對照組6例患者出現產后出血,發生率為2.68%,觀察組2例出現產后出血,發生率為0.89%,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產后2h出血量(135.2±22.6)ml,觀察組產后2h出血量(112.4±16.8)ml,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產后1d出血量(253.2±27.1)ml,觀察組產后1d出血量(187.6±32.2)ml,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小結

  與余銀英等[6]獲得一致的研究結論,本組臨床研究中,應用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產后出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產后2h出血量和產后1d出血量均顯著的少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的證實護理干預在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率和減少產后出血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功效。

  綜上所述,在防止產后出血的護理過程中采用護理干預措施大大的降低了產后出血的發生率,顯著的降低產后的出血量,對患者的早期康復具有明顯的作用,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