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30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本文對城市道路中深基坑施工過程中支護技術進行了分析,主要探討了深基坑采用自然放坡、土釘墻和錨索,鉆孔灌注樁排樁防護的支護形式。城市道路紅線空間有限,通過這種深基坑支護工藝,有效的減少了道路占地面積,確;优R近建筑物或地下管道正常使
摘要:本文對城市道路中深基坑施工過程中支護技術進行了分析,主要探討了深基坑采用自然放坡、土釘墻和錨索,鉆孔灌注樁排樁防護的支護形式。城市道路紅線空間有限,通過這種深基坑支護工藝,有效的減少了道路占地面積,確保基坑臨近建筑物或地下管道正常使用。通過此文闡述,總結歸納出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成熟的深基坑防護工藝。
關鍵詞:深基坑;自然放坡;土釘墻;錨索;鉆孔灌注樁;道路占地面積
一.工程概述
本項目位于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中西部,全線總長度3.8公里。其中K1+250~K1+570為下穿通道段,共計320米。該段通道為左右分離式(平行路線),單幅長約320米,兩幅通道水平凈跨6.2米,兩幅通道總寬度為27.8m,通道埋深9.99~13.88m,擬采用明挖施工方案。按照基坑開挖深度、周邊建筑物距離基坑側壁的相對距離比、基坑周邊環境條件等,劃分基坑側壁的安全等級;酉鄬嚯x比大于1.0,開挖深度9.99~13.88m,結合基坑周邊環境條件,擬建通道基坑側壁安全等級為一級,本基坑支護為臨時支護,基坑使用期限為12個月。
1.基坑左側支護方案設計
(1) MLK1+254.2~+380段及MLK1+510~+570.7段(深10.30~13.88m):采用自然放坡,共分兩級,中間留2m寬馬道,坡率均為1:1,下部第一級邊坡高度7.7m,第二級一坡到頂。
(2) MLK1+380~+510段(深12.39~13.70m):采用土釘墻和錨索排樁防護。樁頂以上、地面以下范圍(高約6m)內采用土釘墻,坡比1:0.5,土釘長度6.0m,設間距為1.5m,噴射100mm厚的C20早強砼。排樁樁徑0.8m,樁距1.6m,樁長12.0m。樁頂采用冠梁連接,截面尺寸為1.0×0.7m。樁身設置2道錨索,入射角15°,采用3束1860級Фs/15.2鋼絞線,錨索長15~16m,自由段長5~6m,錨固段長10m,錨孔孔徑150mm。錨索拉力設計值260kN,鎖定值180kN。樁間掛網片后噴射50mm厚的C20早強砼。
(3)自然放坡段與支護樁段由于坡率差異,開挖時需結合現場情況平緩過渡,保證坡面連續順暢,原則上支護樁以外10m范圍內過渡段,過渡段坡面應采用土釘墻防護,土釘墻尺寸與上段所述一致。
2.基坑右側支護方案設計
(1) MLK1+254.2~+290段及MLK1+510~+570.7段(深9.99~11.79m):采用自然放坡,共分兩級,中間留2m寬馬道,坡率均為1:1.0,下部第一級邊坡高度7.7m,第二級一坡到頂。
(2) MLK1+290~+510段(深10.81~13.10m):采用土釘墻和錨索排樁防護。樁頂以上、地面以下范圍(高約6m)內采用土釘墻,坡比1:0.5,土釘長度6.0m,設間距為1.5m,噴射100mm厚的C20早強砼。排樁樁徑0.8m,樁距1.6m, MLK1+344~+371段基坑外緣為一五層建筑物,該段支護樁樁長為14m,其余段落樁長12.0m。樁頂采用冠梁連接,截面尺寸為1.0×0.7m。樁身設置2道錨索,入射角15°,采用3束1860級Фs/15.2鋼絞線,錨索長15~16m,自由段長5~6m,錨固段長10m,錨孔孔徑150mm。軸向受拉承載力設計值260kN,鎖定值180kN。樁間掛網片后噴射50mm厚的C20早強砼。
(3)自然放坡段與支護樁段由于坡率差異,開挖時需結合現場情況平緩過渡,保證坡面連續順暢,原則上支護樁以外10m范圍內過渡段,過渡段坡面應采用土釘墻防護,土釘墻尺寸與上段所述一致。
二.分項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施工時采用流水交叉作業,總原則如下:
平整場地→測量放線→截水墻及護欄施工→土方開挖→土釘墻施工→鉆孔支護樁及冠梁施工→冠梁達設計強度80%后,基坑分層分塊開挖至第一層錨索設計標高,完成相關范圍內樁間網噴,施工圍檁及錨索→錨索施加預應力后,基坑分層分塊開挖至第二層錨索施工高度,完成相關范圍內樁間網噴,施工第二層圍檁及錨索,待第二層圍檁及錨索施加預應力后→基坑分層分塊開挖到底→邊溝及集水坑施工→通道主體施工→基坑回填。詳細施工流程見附件“基坑總體施工計劃”。
基坑開挖與回筑應分層分段進行;臃謱娱_挖必須待前級工序工程強度滿足要求時方可進行;基坑分段開挖時,兩側臨時坡率不小于1:1.5,;施工便道設置于通道毛里求斯段右側,便道寬度3.5m,縱坡不大于10%。在基坑分層、分段施工期間,做好基坑內臨時排水工程,配備足夠的抽水設備,防止基坑內部積水。
1.土方開挖及自然放坡施工
基坑開挖施工前,基坑四周應設置護欄,挖土應嚴格根據支護施工工況自上而下豎向分層、水平向分段進行,先挖基坑中間的土,再挖基坑周邊的土,不得超挖。按錨索位置深度+0.5m進行控制。灌注樁支護段應在灌注樁強度到達設計要求后,方可按工序進行開挖。進行下一層開挖時應等到上層錨鎖(桿)的注漿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方可進行,且每層錨索張拉鎖定后;娱_挖應防止對地基土或對基坑側壁支護結構的擾動。
2.土釘墻施工
采用鉆機成孔,嚴格按設計要求將孔內殘土清盡。用1φ18鋼筋作為拉筋進行安裝,然后φ8鋼筋按200×200加工成整片網片,網片間搭接長度200mm。網片與土釘端頭電焊連接牢固,檢查完畢后噴射混凝土。
3.鉆孔灌注樁施工
1)測量放線后,旋挖轉進場施工,達到設計深度后,清孔。待沉渣清理完成后,安放成型的鋼筋籠,澆筑混混凝土。砼澆灌時應澆注到設計冠梁底以上0.5m。待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破除樁頂浮漿,進行冠梁施工。
4.噴混施工
1)掛上鋼筋網片為Ф8.0網格200×200后,噴射C20混凝土。
5.錨索和腰梁施工
測量放線定位后,采用潛孔鉆機成孔,安裝預應力鋼絞線,采用M30水泥砂漿一次注漿,用鑄鐵塊或混凝土塊作墊塊。詳見設計圖。施工2周后按設計要求施加預應力。
6.降排水施工
采用坑外截水溝截水、坑內積水及時抽排的方式處理可能的地下水。
7.監控量測
1.按一級基坑要求開展變形監測,應開展的觀測項目有:圍護結構頂部水平位移、基坑周邊建(構)筑物、地下管線、道路沉降、坑邊地面沉降、支護樁體水平位移、錨桿拉力等。——論文作者:張衡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西部科技》雜志是中國科學院主管的國家級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及時報道國內外最新科技信息、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發明、新專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探尋解決科技運用以及研發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宣傳勇于開拓、創新的科研人員和企業。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咨詢期刊天空在線編輯。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