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3-17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的新發現有哪些呢,如何來加強對水利工程新設計應用呢?本文是一篇水利工程論文。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旅游業已逐漸成為大型水利水電區工程綜合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園林化和景觀設計規劃是大型工程水利水電區
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的新發現有哪些呢,如何來加強對水利工程新設計應用呢?本文是一篇水利工程論文。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旅游業已逐漸成為大型水利水電區工程綜合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園林化和景觀設計規劃是大型工程水利水電區旅游環境良性發展的保證,也對水利工程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和內容,除滿足防洪安全的要求外,還要提出改善和美化環境的要求。
摘要:水利水電工程景觀設計包含了水利工程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個方面,工程設計需要掌握水利工程專業知識,景觀設計需要掌握人類社會學、環境科學、景觀規劃、建筑學、藝術學、心理學、地理學、林學、生態學等多學科知識。此外景觀設計牽扯到環境、生態、經濟,是涉及多方利益和價值觀的工作,因此在其規劃設計時,需要和城建、水利、環保、園林等不同專業和部門協調溝通。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工程設計,工程論文
一 水利工程建設與園林風景建設相結合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隨著中央對基礎產業的投入不斷重視和加大,景觀對于改善水域環境的要求不斷高漲。以改善水域環境和再造生態系統為主要目標的“親水”建設,就成為當代水利建設的重要內容。按平原水庫來設計,通過疏挖,擴大庫容;通過修建閘壩、堤防,增大運河的調劑水量,從而達到為河漕運用水。
人們之所以提出的這些要求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因此,水利建設者應當適應這種趨勢,滿足社會的要求。這就要求水利行業盡快改變觀念,在工作內容、規劃、設計、施工的理論和技術方面進行調整和完善,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方法和理論。傳統的水利建設理論只注重于對水的資源功能的開發,而現代水利建設理論則同時注重對水的資源功能、環境功能、生態功能的開發和保護。水也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對精神文明建設也同樣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自然界的水,以它的千姿百態與各種景觀協調配置,創造出優美的自然環境,對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悅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更啟發人們去創造優美的自然風貌來美化和改善景觀環境。
二 利用水體的多樣化與美化環境相結合
水做為一種資源,可以用來養殖和種植各種水生物,供人們食用,又兼有觀賞價值。它的最主要特點就是依靠良好水質和浩渺水面,形成以水生動植物生態群體為主的天然景觀。既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又有優美的觀賞效益。這里水體的布局是:深的水域養魚,淺的水域種植蓮、藕、菱、芡等,洼地則廣種蘆葦。因為環境優美,水面多鳥禽翔集,不少達官顯宦在周圍造建寺、剎、亭、墅,與水體風光交相輝映,適成天趣。北京城內有這樣的好去處,是當時的水利、建筑、園林、藝術等各行各業的人們共同勞動的結晶,然而近代以來卻無大的突破。借古比今,我們應該創造出比古人更加優美的水環境,要出現符合時代精神的新昆明湖、新積水潭、新長河、新玉淵。
水利論文:《水利規劃與設計》,《水利規劃與設計》本刊以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水利方針政策,探討水利發展戰略,開發水利現代科學技術研究,推動水利規劃設計行業發展為宗旨,面向全國水利行業以及與水密切相關行業的政府機關、科研教育、設計、施工、管理等部門,為水利工作者以及關注、支持水利發展的各界同仁提供信息平臺。
有很多學識不是水利工程師所熟悉的,有些邊緣科學亦非一朝一夕所能學會,目前,更需要水利工作者從觀念上加以更新,要允許新的符合時代精神的工程作品出現,自己不會做的應該請高明的人來做,例如擬建中的奧運村中的新湖設計就不妨采用國際招標的辦法。
三 水利水電工程中景觀設計新理念的實踐探索
首先由于景觀中房屋、道路、廣場等建設的不斷擴大,迫使河道泄洪能力的不斷加大,不得不硬化河底及河坡,影響了河中動植物的生長,影響了生物鏈的形成。由于硬化,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換不暢;影響了自然界原有的水循環系統。只考慮河道的整治、疏挖、通暢; 未考慮河道與湖泊、濕地、低地、綠地等連通起來,以增加其調蓄能力以及生物的生存能力和多樣性;使生態系統處于分割、孤立的狀態。為了獲得更好的水環境,必要時應打破“兩堤一河”的傳統模式,讓雨洪從過去的直接入河,變為在土地上分散儲存。要尊重河道的自然形態,在規劃設計中要運用河彎、曲折、淺灘、瀑布、深潭、沼澤等手段。要重視非工程建設,例如視覺效果的考慮——如倒影、夜景、透視等,總之景觀河流景觀建設理論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是水利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因此我們要用一種新的立場、新的態度、新的視野、新的方法去進行研究。
四 水利水電工程景觀設計的要點
水利旅游作為大旅游業的一支新生力量,以其秀美的山水、壯觀的水利工程、濃郁的水文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旅游業的一朵“奇葩”。然而己建許多水利水電工程風景旅游區,都是在水利水電工程完工后,進行二次或多次設計,自然地形地貌、水體、植被、建構筑物多次被推翻重來,極大地破壞了自然景觀資源,破壞了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且旅游資源開發率低,旅游產品單一,有歷史意義的人文景觀少等。面對目前水利水電工程景觀設計的彷徨與無助,積極思索,努力探究出可行的辦法或措施是我們水利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結合眾多國家水利風景區的實例,分析水利水電工程的特點,水利水電工程景觀設計范疇和水利水電工程景觀資源特點,要考慮景觀設計現狀和深層原因,對景觀發展趨勢要做出預測展望,對景觀設計的整體性原則、地方性原則、生態可持續原則、獨特性原則和單體優化原則以及水體景觀、水工建筑物景觀和綠化景觀的設計要有準確的把握。
使水利水電區工程環境得到保護、保持生態平衡、景觀更趨舒適。城市水利工程建設應該主動適應這種需求,逐步實現從傳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生態水利的轉變,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觀和美學要求,要用新理念進行規劃設計。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