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28所屬分類:電工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現如今,我國的經濟在迅猛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從全壽命周期角度對增量配電網每個階段成本、收入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歸納出電網企業以外的社會主體投資運營增量配電網需要關注的風險。一方面,這些風險因素通過影響園區用電需求量
摘要:現如今,我國的經濟在迅猛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從全壽命周期角度對增量配電網每個階段成本、收入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歸納出電網企業以外的社會主體投資運營增量配電網需要關注的風險。一方面,這些風險因素通過影響園區用電需求量,從而間接對增量配電網收益造成影響,另一方面,這些風險因素直接作用于增量配電網相關成本費用和收入,給增量配電網造成損失。
關鍵詞:增量配電網;建設運營;風險分析
引言
隨著十四五巴黎氣候協定、碳中和、可再生能源消納管理辦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概念的陸續提出,增量配電項目也成為社會資本關注熱點。自2016年11月27日至今,增量配電項目第五批試點申報通知的發布,歷經4年的時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分五批次明確了459個試點。改革試點初見成效,但困難與阻力仍存,如何規避增量配電網在建設運營期間的風險,是現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
1建設期風險分析
1.1負荷預測可能導致的風險
增量配電網建設規模的確定主要是以負荷預測為基礎依據,增量配電網大多在工業園區,存在以下負荷預測的風險。
a.增量負荷在建設期為零,沒有歷史的數據。因此無法依靠傳統的負荷預測方法進行預測,負荷預測存在局限性。
b.區域內各企業的用電申報需求根據市場需求、外部環境變化等反復進行調整,增量配電網建設初期,無法實時進行監管,會導致負荷數據的不準確性。
負荷預測偏差可能會導致前期配套建設的電網不滿足負荷需求。建設規模偏大時,會造成電力設施利用率較低,建設規模偏小時,會導致后期增加改擴建費用。
1.2系統接入的風險
增量配電網需接入上級電網,因增量配電網的性質,與上級電網企業存在競爭性關系。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存在用戶報裝接入等協調工作的風險。
1.3需保障供電質量、承擔保底供電和社會普遍服務的義務
增量配電網也是公用電網,需要保障供電質量、承擔保底供電和社會普遍服務的義務。承擔以上義務,就會可能存在部分投資額度較大,收益較小的工程投資建設情況出現。
1.4降低建設期風險的建議
a.建議在初步設計階段對負荷預測進行詳細核實,通過多種負荷預測方式,結合園區入駐企業用電需求對近期負荷預測進行校驗,提高負荷預測的準確性。降低投資建設的風險。建議在項目實施階段,在滿足企業用電需求的同時,加強與大客戶的溝通。保證配電網建設的規模與用電負荷相匹配,增量配電網的建設時許與用戶用電時間一致。降低不必要的投資風險,有效降低配電價格因盲目投資引起的配電價格浮動風險。
相關期刊推薦:《電網技術》(月刊)創刊于1957年,專業范圍涉及發電并網、輸電、配電及用電等領域,刊出論文包括綜述性論文和原創研究性論文2種,近期欄目包括:專家論壇;特約專稿;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低碳電力技術;能源互聯網;直流輸電與直流電網;直流電網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可再生能源發電與綜合消納技術;大規模交直流混聯電網運行特性、風險及控制技術;智能用電技術;配用電大數據技術;電力市場;能源與電力供給側改革關鍵技術;電動汽車與能源互聯網;自動化;高電壓技術等等。
b.建議在增量配電網項目實施階段,考慮給電網企業一定比例的股份。以便后期在項目建設期,提高供電區域劃分、項目可研報告審批、項目接入報告等與電網企業相關的工作效率,降低配電網項目建設周期,從而降低風險,積極為電力用戶做好服務,提升市場競爭力。c.建議在增量配電網項目區域劃分階段,仔細研究城市規劃,盡量選取在工業負荷集中的用電區域,以分攤因承擔農業用電、居民用電及其他補貼類較多用電工程造成對增量配電網的收益的影響。
2運營風險分析
2.1電量需求的不確定風險
隨著近年疫情原因導致的人工成本上升、原料價格上漲、外部需求減少或重大災害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導致園區企業減產,造成企業的實際用電量減少,增量配電網的總體用電量降低,就會導致增量配電網的配售電收入減少。同時也會使增量配電網區域投資建設的電力設施利用率降低,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投資回報收益率。
2.2政策風險
環保政策以及產業政策可能對增量配電網區域園區企業用電帶來抑制作用。隨著環保整治力度加大,建材、化工這類可能被迫限產或停產的高載能企業所占比例較大的園區用電需求量受環保政策的影響較大,其配售電收入減少幅度也將較大。政府減少或取消對園區內相關企業的“特惠”或扶持,將影響有關企業生產、運營的積極性,使園區用電量減少,增量配電網運營者配售電收益相應減少。
2.3市場競爭風險
社會主體投資增量配電網需要面臨來自傳統電網企業在客戶資源上的競爭,影響增量配電網的整體收益。增量配電網前期工作時,不可避免需要接入傳統電網企業的電網,初期發展時可能需要從大電網下電。此時不利于增量配電網發展客戶資源。傳統的電網企業在歷年的電網升級過程中,可以給用戶提供十分可靠的電能工業。增量配電網的供電能力是增量配電網在電力市場交易過程中的一個重大風險點。增量配電網建設初期,如果考慮高可靠的配電網網架建設時,就會導致配電網建設成本的增加。反之,在考慮降低配電網建設成本時,就不可避免的對用戶的供電可靠性、電能電壓質量造成影響。相比傳統電網企業,在經過理念的發展時,已具備堅強的電網結構,在用戶需求時,僅延申相應電網即可實施高質量的供電,同比增量配電網的市場競爭力在初期發展階段處于略勢。
2.4配電價格具有不確定性。目前國內各省對于增量配電網配電價格存在部分差異,如河南省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對增量配電網與省級電網的結算問題做出明確:配電網與省級電網基本電費結算比例暫按60%確定:在配電網選擇綜合結算價結算時,暫按應計收基本電費的60%上繳省電力公司;選擇分類結算電價結算時,則暫按增量配電網區域內收取基本電費的60%上繳省電力公司。其他省市是根據目前國家現行的政策。各省份的輸配電價在不同電壓等級的配電價格不同,地方物價部門在合并電價時,出現電壓等級高電價越高,低電壓等級的電價反而更低的情況。但實際投資中,低電壓等級的配電投資更多,導致增量配電網配電利潤空間很小,有的甚至不足以彌補成本,難以收回投資。
2.4降低運營期風險的建議
a.建議整個增量配網覆蓋的區域內按照產業招商布局配套預留“企業級儲能站”建設空間,并出臺鼓勵政策,提升運營期收益。
b.建議整個增量配電網覆蓋區域規劃預留“園區級集中式綜合能源公共服務站”,變電站、匯集站等公共設施工程設計預留升級為“綜合能源站”的技改物理空間,提升運營期綜合能源服務的收益。
c.建議增量配網建設優化區域電網設計,與傳統電網差異化設計,以用戶為中心充分滿足客戶用電需求,變電站與大客戶變電站一體化設計,減輕客戶投資和電網域運維成本,送電直接到戶;基本消除傳統電網專線、專變等情況。
結語
增量配電網建設及運營,涉及到國家電力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承擔社會電力普遍服務的義務,對于電力專業的技術能力、項目投融資能力、以及項目建設能力要求非常高。十四五期間,隨著碳中和的逐步推進,清潔能源消納責任權重的逐步提高,配電網也會接入更多的分布式能源,相應的也會提高對配電網的要求。因此社會資本進入配電領域后,需要積極探索通過大數據、能源互聯網、綜合額能源服務等新技術以及創新新產品,提高建設運營技術水平,降低增量配電網的建設運營風險。——論文作者:馬玉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