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電子類核心期刊投稿論文(兩篇)

發布時間:2017-06-09所屬分類:電工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下面是兩篇電子類核心期刊投稿的論文,電力電子技術是新時期電力實業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論文介紹了電力電子技術在只能電網構建中的作用,那么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如何才能激發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呢?以下兩篇論文分別進行了探討。

  下面是兩篇電子類核心期刊投稿的論文,電力電子技術是新時期電力實業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論文介紹了電力電子技術在只能電網構建中的作用,那么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如何才能激發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呢?以下兩篇論文分別進行了探討。

現代電子技術

  《電力電子技術對智能電網構建的應用》

  摘要:智能電網構建是新時期電力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強調電力電子技術的有效應用。本文分析了電力電子技術在智能電網構建中的作用,并從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智能開關技術、高壓變頻技術等方面,闡述了新時期智能電網構建中電力電子技術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智能電網;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優化措施

  電網系統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是新時期電力事業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更是電力電子技術快速發展下,電網構建的重要支撐;陔娏﹄娮蛹夹g的應用,優化并保障電網安全,促進電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充分體現出電力電子技術巨大的應用價值。因此,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及發展,其在智能電網構建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智能電網的構建需求,具體闡述了電力電子技術在智能電網構建中的具體應用。

  1電力電子技術在智能電網構建中的作用

  1.1依托電力電子技術,優化并保障電網安全

  構建現代化智能電網,是新時期國家電力事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依托電力電子技術,是優化并保障電網安全的重要技術支撐。智能電網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基于系統的復雜變化、用戶環境的不同,電網運行的穩定安全,更加強調電網應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和反應能力。電力電子技術是電網智能化構建的重要技術保障,對于提升電網架構能力、優化電網自動化程度,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技術應用及發展的過程中,電網智能化的構建能力將得到較大提升。

  1.2基于電力電子技術,優化電網資源及發展

  資源問題是電力事業發展的焦點,也是環境保護的重要領域。一方面,電力事業的發展,應基于電力電子技術,不斷優化電網資源發展,對資源的調度、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建立起高效、清潔的電網系統,是新時期電力發展的重要方向;陔娏﹄娮蛹夹g健全電網結構,進而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經濟效益的前提之下,大力推進電網資源建設,特別是可再生資源的發展,實現節能減排。

  2智能電網構建中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

  2.1高壓直流輸電技術

  如圖1所示,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的結構圖。從圖可以知道,在發電及用電系統中,所運用的是交流電,而在輸電環節中,運用的直流輸電系統。在換流變壓器的輸送之下,將輸電線中的交流電輸送至整流設備,進而實現交流電向高壓直流電的轉變。從實際而言,遠距離的輸電狀態,在輸電技術的選擇上,更適合采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1)可以在線路故障之時,能夠降低故障對電網造成的影響,“在大功率、點對點”的遠距離輸電中,確保了電網運行的安全;(2)遠距離的大容量輸電,要求智能電網的穩定性。

  2.2智能開關技術

  在保護電力系統的設備技術中,智能開關技術非常重要,是在電壓(電流)制定相位斷開電路的設備。從智能開關的結構來看,電源總開關、分開關是主體,對于斷開或閉合電路起到重要作用。如圖2所示,智能開關的技術結構圖,從中可以知道,智能開關中總電源開關,能夠對電路“過壓”狀態的保護。并且,在A、B、C分開關,能夠對漏電、過流等問題,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分開關的整體式結構,也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用戶端的用電安全。因此,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開關的應用及發展得到提高,特別是高性能開關設備的發展,推進了電網智能化建設。

  2.3高壓變頻技術

  基于節點的需求,在智能電網的構建中,高壓變頻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節電,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企業。但是,高壓變頻技術存在“高次諧波”污染。高壓變頻器在節能性能的實現,主要是基于功率單元串聯多電平技術。該結構系統,不僅具有結構緊湊、工藝密度高等特點,而且能夠實現靈活的操控,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2.4需求側技術

  在現代電網構建中,基于用戶的電力需求,應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性與質量。首先,電力企業應提高配電自動化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的有機結合,進而為用戶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其次,電力企業要基于能源節約的目標,在需求側進行技術優化,在需求側技術的應用中,實現清潔能源與新能源的并網;再次,在故障限流的保障中,應基于需求側技術的運用,為用戶提供所需的電力要求,并智能網絡的構建下,確保電力供應的效率及質量。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智能電網的構建中,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及發展價值日益突顯,在很大程度上支撐力智能電網的發展。依托電力電子技術中的“高壓變頻技術”、“智能開關技術”和“需求側技術”,優化智能電網結構,確保智能電網的運行穩定及安全。

  參考文獻

  [1]馬紅歌.電力電子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02).

  [2]馮建力.淺談電力電子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5(17).

  作者:朱文軍 蘭芳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

  摘要:文章介紹了Moodle平臺和Proteus軟件的特點,并通過實例探討了Moodle平臺和Proteus軟件在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的應用,實現了信息化技術對教學環境、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的優化設計。

  關鍵詞:Moodle;Proteus;信息化;微課;任務驅動;電子技術;仿真;教學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是中等職業學校電子技術應用、電器安裝與維修、制冷與空調、物聯網等電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它涉及到較多的概念、知識點、元器件,理論性、實踐性和實用性都很強。該課程的教學對象為中等職業學校電類專業二年級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喜歡電腦操作,但基礎參差不齊;對于單純的理論學習感覺枯燥、不感興趣,因為不明白具體用在何處、怎么應用。教學中若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Moodle網絡學習平臺結合Proteus軟件仿真將知識點轉化為具體任務,可以將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與具體應用結合起來,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1Moodle平臺和Proteus軟件簡介

  1.1Moodle平臺簡介

  Moodle(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LearningEnvironment)即模塊化面向對象的動態學習環境,也被稱為魔燈。它是一個基于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而設計開發的開源課程管理系統,也被稱為學習管理系統和虛擬學習環境。它需要被安裝在Web服務器上才能正常運行,是一種網絡教學平臺。對使用者而言,只要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且會上網就可以方便地使用。教師可以利用Moodle網絡教學平臺創建課程。從使用者的角色上看,除了課程創建者,還有無編輯權的教師、學生以及訪客。課程創建者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整課程界面;增加或刪減內容;添加各種課程活動,如測驗、反饋、互相評價、SCORM課件、Wiki協作、投票、聊天、討論區、作業、問卷調查等;添加各種資源,如網頁、文件、文件夾、標簽、URL、IMS內容包等。

  其中作業模塊支持指定作業的截止日期和最高分,教師的反饋也會顯示在學生的作業頁面。測驗模塊可以為測驗指定開放時間;設置答題次數、評分方法,如最高分、平均分、最后一次答題等,并能顯示反饋和正確答案;限制訪問,如要求學生完成(未完成)其他活動、要求學生達到指定的分數;題目和答案可以亂序(隨機)顯示,減少作弊。題目既可以在線創建,也可以從外部文件導入。在Moodle中創建的題目可以導出,導入到任何支持國際標準的學習管理系統。Moodle加強了學習者的歷程紀錄,教師通過它可以更深入地分析學生的學習歷程。學生可以通過個人電腦或者手機客戶端登陸Moodle網絡平臺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

  1.2Proteus軟件簡介

  Proteus軟件是英國Labcenterelectronics公司研發的一種EDA工具軟件。它包含ISIS(智能原理圖輸入系統,系統設計與仿真的基本平臺)和ARES(高級PCB布線編輯)。它能對模擬電路、數字電路、模數混合電路、單片機及外圍元器件進行仿真,真正實現了在計算機上完成從原理圖、電路分析與仿真、單片機代碼調試與仿真、系統測試與功能驗證到PCB板生成的完整的電子產品研發過程。是目前同類軟件中最先進最完善的電路設計與仿真平臺之一。Proteus軟件的用戶界面友好。它的操作界面就像一個電子實驗工作臺,使用者可以通過元件拾取功能選定好所需的元器件,然后單擊鼠標左鍵,在工作區合適位置連續單擊鼠標兩次或者雙擊鼠標左鍵即可完成放置,通過單擊鼠標即可完成連線。需要注意的是Proteus里面有不少器件沒有仿真模型。如果需要仿真,必須選用含仿真模型的器件。拾取具有仿真模型的器件時預覽窗會顯示“SchematicModel”或“SPICEModel”,否則預覽窗會顯示“NoSimulatorModel”。

  2Moodle平臺和Proteus軟件在教學中的應用

  Moodle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將課堂擴大化,極大地優化了教學環境。課前,教師精心創建Moodle平臺課程,發布學習指導書,針對教學難點錄制微課視頻,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學生用手機端登錄Moodle網絡學習平臺,預習學習指導書,完成預習測驗,明確學習要求。Proteus軟件具有強大的仿真功能,通過其顏色、圖表、聲音等多種形式,學生可以直觀了解電路的運行情況,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有助于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學習困難、積極性不高等問題。運用Moodle網絡教學平臺結合Proteus軟件仿真開展自主學習,較好地解決了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的問題,有助于學習效果的改善。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Moodle平臺反復學習。學有余力的同學還可以進一步進行進階學習。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索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主動構建知識。教師通過測評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仿真結果及課堂表現評分,結合Moodle平臺的成績反饋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下面以《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中數電部分的“集成十進制計數器的應用”內容為例進行說明。“集成計數器的應用”是在2進制計數器內容之后編排的。該部分內容既是對計數器知識的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同時又是實訓——“制作數碼顯示計數器”的理論基礎。它的重點有2個:1.集成十進制計數器的功能;

  2.集成十進制計數器的引腳功能。難點是應用74LS160實現不同進制計數功能。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采用信息化教學設計,教學環境選擇有網絡功能的Proteus仿真實驗室,之所以要求上網功能是方便學生登錄Moodle教學平臺。同時對教材進行了如下處理:⒈將教材中只給出框圖的應用實例——數字鐘,處理為分別給出時鐘、秒鐘的具體電路原理圖,讓學生明確集成計數器在電路中的具體作用,提高學習興趣。2.引入Proteus軟件的運用,利用其強大的仿真功能對電路進行仿真運行。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法,運用網絡教學平臺結合軟件仿真將集成計數器的應用與具體任務:實現數字鐘內不同進制計數功能結合起來。

  課前,教師通過Moodle平臺發布“集成十進制計數器的應用”任務指導書,錄制“應用74LS160實現不同進制計數方法”的微課視頻;學生可以用手機客戶端登錄Moodle網絡學習平臺,預習任務指導書,完成預習測驗,明確任務要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學生是學習者、體驗者、探索者。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明確集成計數器的應用。兩課時的教學安排需要完成創設情境、引導分析、自主學習和總結評價這幾個環節。在創設情境環節中,引導學生從紅綠燈計時器、籃球計時計分器、車位計數器以及數字時鐘等具體多樣的應用中整理概括其共同點,從而順利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對象——集成十進制計數器。并以其中一種典型器件74LS160作為教學應用。74LS160可以實現加法計數功能,教學中引導學生將器件與電路聯系起來,在電路中認識器件,初步了解器件的使用。進而引出今天的任務——應用74LS160實現數字鐘內不同進制的計數功能。

  這時教師提出如下幾個問題:

  1.數字鐘組成框圖中計數器部分時鐘、分鐘、秒鐘分別采用何種進制計數?2.如何利用74LS160實現對應進制的計數功能?針對這個問題設計了3個思考問題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思考:1.74LS160的引腳功能是什么?2.利用1片74LS160如何實現計數?3.如果要實現11-100范圍內任意一種進制計數,需要2片74LS160,它們之間應如何連接,進而實現24進制、60進制計數?帶著這些問題學生明確了學習思路,主動運用Moodle平臺和Proteus軟件進行自主學習。學生登錄Moodle平臺后,通過內容導讀(見圖1),大致了解本次課的內容。其中,任務1和任務2都是針對教學重點設計的。任務1是利用Proteus軟件對教師給定的集成計數器74LS160功能測試電路(見圖2)進行仿真運行并完成計數器邏輯功能測試表(見表1);任務2是利用Proteus軟件完成給定的24進制計數電路(見圖3)中紅色框所示部分的電路連接并仿真運行通過。學生通過完成任務1或者任務2掌握教學重點。測驗2是對其學習成果的檢驗;任務3是利用Proteus軟件完成給定的60進制計數電路(見圖4)中橢圓框所示部分的電路連接并仿真運行通過。

  它是針對教學難點設計的,測驗3是對其學習成果的檢驗。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提供2種任務完成方式供學生自主選擇。其中:方式1為:任務2→測驗1→任務3→測驗2;方式2為:任務1、2→測驗1→任務3→測驗2。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特點,自主選擇方式1或者方式2進行學習。方式1與方式2的不同在于方式1直接跳過了任務1。選擇方式1的同學可以通過自主選擇課件、教學視頻、微課、課本等掌握74LS160的功能。通過平臺資源介紹部分,學生可以了解平臺提供的資源及其用途。其中教學視頻介紹了集成十進制計數器的功能,微課視頻介紹了實現不同進制計數的方法。任務實施階段,學生通過完成任務1掌握74LS160的功能;在任務2中,學生只要正確完成了教師給定的24進制計數電路中集成電路74LS160的引腳連接部分,就可以正常實現24進制計數功能,從而進一步熟悉74LS160的引腳功能。

  通過任務1、任務2突出了重點,接著通過測驗2檢驗其學習成果。在任務3中,學生只要正確設置了簡易電子秒表中進位清零信號,就可以順利實現60進制計數功能。通過任務3,突破難點。接著利用測驗3檢驗其學習成果。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法結合Moodle平臺、Proteus軟件等信息化教學工具,將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與具體任務結合起來,通過完成任務掌握知識點,即做中學。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予以適時指導,即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教師通過Moodle平臺提供的“成績管理”中的“評分人報表”,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通過“成績管理”中的“用戶報表”了解班級的整體情況。隨著任務的逐步完成,課程也接近了尾聲。教師請同學上臺分享成功的經驗和不足之處,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點評并布置下節課的任務。

  3結束語

  教學中采用信息化教學設計,應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環境(如本文應用實例中教學環境選擇帶有網絡功能的Proteus仿真實驗室),支持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信息素養、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等,從而優化教學效果。

  作者:魏克慧 單位:集美工業學校

  推薦閱讀:《現代電子技術》是由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管,陜西電子雜志社、陜西省電子技術研究所主辦(其中陜西電子雜志社為主要主辦單位)的一本半月刊 科技類期刊,1977年創刊,初期刊名叫《陜西電子》。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