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醫學期刊瀏覽:次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簡介: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月刊)創刊于1995年,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和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級學術期刊,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是“萬方數據資源系統”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藥監局批準的處方藥廣告專業媒體。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主要報道康復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面向從事康復科研、臨床、教學的工作者,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臨床各科醫師和大專院校師生等。辦刊方針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積極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宣傳全面康復為宗旨,反映康復醫學等方面的重大進展,促進學術交流。同時,不斷增加社區康復內容。每期設立專題,對國家級科研課題、省部級科研課題類論文及符合專題內容的稿件,本刊采用快速通道盡快發表。同時,還會兼顧臨床和基層稿件等。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主管單位: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辦單位: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出刊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95年郵發代號:82-35國際標準刊號:1006-9771國內統一刊號:11-3759/R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643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478萬方影響因子:0.805萬方總被引頻次:3621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2014年11期《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論文目錄:
整合素連接激酶對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向神經干細胞樣細胞分化的作用………………………………周劍云;孫煒;張新;王建軍;曹澤1022-1027
遠志皂苷元對新生大鼠海馬神經干細胞分化的影響………………………………陳玉靜;黃小波;陳文強;王寧群1028-1030
tau蛋白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進展………………………………胡江平;耿瑞;李凱軍1031-1034
腦性癱瘓高危兒的早期物理治療………………………………張琦1035-1040
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中的應用進展………………………………何霏;張雯;陳文華1041-1046
肌內效貼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康復中的應用進展………………………………姜文君;史佩佩;王盛1047-1049
Hoffa病與P物質陽性神經纖維關系的研究進展………………………………賴海芳;劉克敏1050-1052
腦性癱瘓兒童輔助技術產品的進展:功能特征與典型產品………………………………鄭儉1053-1056
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管性癡呆的磁共振成像和腦電圖特征比較………………………………柏華;譚曉坤;李清勇1057-1059
腦外傷康復患者WHO-DAS2.0評定研究………………………………施紅梅;王桂圓;張靜;陳迪1060-1062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臨床意義………………………………賈淑芬;李洪利1063-1067
醫學論文范文參考:論正確認識手足口病的治療過程
論文摘要:由于手足口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廣,主要通過飛沫由呼吸道直接傳播,也可通過食物、衣服、用具等由消化道直接傳播. 因此,抓住入院、住院、出院三個環節,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提高患兒及家屬手足口病知識的知曉率,認清手足口病的危害,樹立起手足口病“可防可治” 的思想,消除了患者及家屬的緊張情緒和恐懼焦慮感,增強了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
關鍵詞: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護理關懷
手足口病(HFMD) 主要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為腸道病毒(EV71). 本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廣,嬰幼兒普遍易感,多發生于5 歲以下小兒. 大多數病例癥狀輕微,少數病例可發生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和肺炎等致命性并發癥[1]. 對筆者所在醫院兒科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兒 232 例(含重癥9 例),在進行規范治療和護理同時進行健康教育,取得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探討手足口病治療中使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將住院患兒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觀察組患兒進行健康教育后,對兩組臨床相關指標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兒及家屬普遍提高了對手足口病的認知,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治療與護理的過程中;結論: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兒及家屬對手足口病知識的知曉率,改變了遵醫和日常行為,從而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無一例死亡. 同時縮短了住院日,降低了住院費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將筆者所在醫院2011 年1~6 月156 例兒科住院患兒作為開展健康教育前的對照組,2011 年7 月~2012年6 月232 例兒科住院患兒作為健康教育后的觀察組,將兩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