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中華神經科雜志神經科期刊征稿

所屬分類:醫學期刊瀏覽:

中華神經科雜志

中華神經科雜志

關注()
期刊周期:月刊
國內統一刊號:11-2338/R
國際標準刊號:0254-6450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
上一篇:核心期刊發表《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下一篇: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核心醫學期刊發表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中華神經科雜志》雜志級別:北大核心 科技統計源核心 CSCD,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周期:月刊,國內統一刊號:11-2338/R,國際標準刊號:0254-6450。復合影響因子:0.652,綜合影響因子:0.542。

  《中華神經科雜志》簡介:《中華神經科雜志》以廣大神經科(包括神經內、外科,康復醫學,神經心理學、遺傳學等相關學科)醫師為主要讀者,報道神經科及相關學科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經驗,以及對神經科及相關學科臨床有指導作用且與神經科臨床密切結合的基礎理論研究。

  《中華神經科雜志》欄目設置:設有論著、短篇論著、病例報告、研究快訊、急診經驗、綜合報道、經驗與教訓、技術交流、學術討論、研究生園地、講座、綜述、會議(座談)紀要、臨床病理(例)討論、疑難病例析評、國內外學術動態、醫學見聞、國際動態、述評、專論、人物述林、書刊評介等欄目。

  《中華神經科雜志》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雜志 CA 化學文摘(美)(2009)、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中文核心雜志(2008)

  最新目錄

  1 運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協助診斷肌營養不良……………………………………………… 陳琳; 793-795

  2 重癥肌無力伴Hashimoto病一例……………………………………………… 胡麗燕;王小同;鄒明;陳衛東;魏瑞理; 795

  3 散發性包涵體肌炎七例臨床及病理特點 …………………………………鄭日亮;焉傳祝;呂海東;呂鶴;畢鴻雁;袁云; 796-799

  4 第十屆全國肌電圖與臨床神經電生理學術會議暨規范化研討會更改舉辦時間及征文啟事 …………………799

  5 有氧前臂運動試驗在線粒體肌病及腦肌病篩選中的應用 …………………陳健華;崔麗英;陳琳;郭玉璞;高君;邱玲; 800-803

  6 中華神經科雜志“學術動態”欄目征稿啟事 ………………………………………………803

  7 中華神經科雜志“文獻速覽”欄目開辦暨征稿啟事……………………………………………… 803

  8 強直性肌營養不良患者肌肉組織中myostatin基因mRNA表達增加 ……………趙曉萍;蒲傳強;劉潔曉;毛燕玲;羅萍; 804-806

  9 dysferlinopathy患者八例臨床及分子病理學特點…………… 胡靜;袁軍輝;李娜;趙哲;沈宏銳;梅麗;劉彥; 807-811

  10 Behr綜合征一例……………………………………………… 張艷;周珊珊;張黎明; 811

  11 重癥肌無力合并肌電圖肌源性損害53例臨床和電生理特點 ……………………張興文;崔麗英;管宇宙;劉明生; 812-815

  12 中華醫學會雜志社關于論文二次發表的聲明 ………………………………………………815

  13 特發性半側面肌痙攣患者30例電生理及影像學表現…………… 魏易瓊;盧祖能;董紅娟;初紅;楊曉玲;李茂進;劉仁忠;陳謙學; 816-817

  14 腦膜黑色素瘤病五例臨床、腦脊液及影像學特征 ………………武力勇;王向波;賈建平;李存江;王鎖彬;趙利杰; 818-821

  15 第四期全國醫學論文寫作研修班會議通知……………………………………………… 821

  16 腦卒中后中樞性面癱閉目乏力的臨床觀察……………………………………… 林健雯;溫紅梅;楊智云;曾進勝; 822-826

  17 第六屆全國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疾病學術研討會征文通知……………………………………………… 826

  18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與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基因Gly82Ser多態的關聯 ………………………………………………王海萍;趙仁亮;宋曉瑾;張晨;滕繼軍;宋玉強; 827-831

  19 皰疹性腦炎后尿崩癥和Klüver-Busy綜合征一例……………………………………………… 張奇山;趙巧珍;楊期明; 831

  20 人類胚胎干細胞及其衍生的神經干細胞的免疫原性 ………………………………………………黎逢光;李朝武;唐洲平;柴競艷;湛彥強;張蘇明; 832-836

  《中華神經科雜志》雜志社投稿寫作要求

  1、論著類稿件一般不超過5000字(包括摘要及圖、表和參考文獻),并附 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題、工作單位和漢語拼音書寫的作者姓名)。講座、綜述、會議紀要、臨床病理(例)討論類文稿字數可視情況而定;短篇論著一般不超過2000字。

  2、本刊采用網上投稿的形式,作者登錄此網站注冊后即可在線投稿,此網站同時可供作者在線查詢稿件的處理情況。本刊不再接受紙質或Email形式的投稿。來稿需經作者單位審核,并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并加蓋公章。

  3、本刊實行以同行審稿為基礎的三審制(編輯初審、專家外審、編委會終審)。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則附基金證書復印件(在電子版的作者單位上方注明)。由廠商贊助的課題應在資金來源處注明。

  4、本刊對重大研究成果,將使用“快速通道”以最快時間發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發表的論文,作者應提供關于論文的創新性書面說明、查新報告和2位專家的推薦信,以說明該項成果的學術價值。經審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個月內出版。申請進入“快速通道”的稿件需交納審稿費400元。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