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醫學期刊瀏覽:次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主辦單位: 中華醫學會。影響因子:復合影響因子:0.381 綜合影響因子:0.325。期刊周期: 雙月。國際期刊:ISSN1007-6638。出版地點:北京市。國內期刊:CN11-3859/R。郵發代號: 82-883 。期刊級別:科技統計源核心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于1997年創刊,F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本刊報道心律失常學臨床與心血管病領域中領先的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經驗,反映我國心律失常學臨床與基礎理論研究的重大進展,促進學術交流,并進行本專業的繼續教育。以從事心律失常學和心血管病專業的醫生和研究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本刊由陳新教授任總編輯,王方正、胡大一、郭繼鴻、黃從新、黃定九教授為副總編輯。本刊是論述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臨床表現、心電圖和其衍生的無創技術、心電生理檢查、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國內國際動態、流行病學研究等的國家級雜志。2007年中華醫學會與萬方數據攜手推動醫藥信息服務,該刊電子版已獨家授權萬方數據來實現其數字化服務推廣。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主要欄目設置有:臨床研究、基礎研究、論著摘要、病例報告、學術爭鳴、繼續教育園地、新視野·新技術、信息高速公路、綜述、講座等。
投稿須知
(一)摘要:須客觀地反映文章的重要內容,篇幅一般不超過200字。
(二)關鍵詞: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術語詞,每篇文章選3~8組為宜。
(三)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格式為**省**市(縣))、工作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作者的詳細地址、郵編、電話及電子信箱只需在采編系統中預留即可。
(四)文章題目、作者單位、摘要及關鍵詞均應譯出英文,著者姓名標出漢語拼音。
(五)注釋:對文章中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在行文的右上角用圓圈序碼標出,并在腳注時寫明出處。
(六)參考文獻:指著者引文(正式出版物)所注的出處,文中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出,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文獻說明一律放在文末,即采用順序編碼制。外文參考文獻按照國際通行的著錄格式標注。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