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醫學期刊瀏覽:次
《河北中醫藥學報》簡介
《河北中醫藥學報》(季刊)曾用刊名:(河北中醫學院學報)1986年創刊,充分利用廣泛的專家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科學化組織和出版醫藥衛生知識和相關信息為醫藥衛生行業和醫藥衛生工作者提供交流與探索的園地成為具有現實性和實用性的知識平臺!逗颖敝嗅t藥學報》主管單位:河北省教育廳,主辦單位:河北醫科大學,國內統一刊號:13-1214/R,國際標準刊號:1007-5615
《河北中醫藥學報》主要刊登醫學教育科研臨床的中醫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公共醫學民族醫藥護理、檢驗醫技藥學管理等與醫學相關的學術論文。
《河北中醫藥學報》投稿須知
1.文稿來稿應能反映該學術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水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論著、綜述、講座一般不超過4000字,病例報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為宜。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和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以及E-mail角注在同頁左下方。
2.關鍵詞摘要論著請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論著類文章采用結構性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
3.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97年更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藥物名稱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中的名稱為準,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4.圖表如果能用文字簡潔說明的內容就不必列表。圖、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表格采用三線表,不得有豎線。計量單位參照1991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
5.參考文獻將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方括號標注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發表的作品,所引文獻務必與原著核實,內容、版本、卷期、頁碼、年份應準確無誤。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權相關事宜作者文責自負。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征求作者同意。來稿決定刊用其權歸本刊所有。除以紙載體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權以光盤、網絡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決定錄用的文稿。
《河北中醫藥學報》范例:后世三大學派對河間學派繼承與發展的探討
河間學派開山劉完素從運氣學說角度出發,在《黃帝內經》理論指導下,深入研究火熱病的病因病機,提出“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皆為熱甚”說,擅長應用寒涼藥物治療火熱病證,后人又稱寒涼派。后世三大學派攻邪學派、丹溪學派、溫病學派對其學術思想加以繼承和發展,形成了百家爭鳴、異彩紛呈的局面。1攻邪學派的繼承和發展宋金醫家張從正深受劉完素六氣火熱病機的影響,曾有“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1]之論!督鹗·本傳》載他“精于醫,貫穿《素》、《難》之學,其法宗劉守真,用藥多寒涼,然起疾救死多取效”。張從正力推河間之理法方藥,將劉完素的防風通圣散、雙解散、瓜蒂散、獨圣散、舟車丸、神芎丸等方劑應用的得心應手,并化裁為新方茶調散、三圣散、浚川散、通經散、禹功散等。他說:“醫者不達時變,猶用辛溫,茲不近于人情也。止可用劉河間辛涼之劑,三日以里之證,十痊八九。予用此藥四十余年,解利傷寒、溫熱、中暑、伏熱,莫知其數,非為炫也,將以證后人之誤用藥者也。”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