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次
《四川文物》簡介:
《四川文物》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四川文物》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四川文物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四川文物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四川文物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四川文物》主管單位:四川省文化廳主辦單位:四川省文物局出刊周期:雙月刊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4年郵發代號:62-143國際標準刊號:1003-6962國內統一刊號:51-1040/K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240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126萬方影響因子:0.189萬方總被引頻次:317
《四川文物》(雙月刊)創刊于1984年,是由四川省文物局主辦的西南唯一的文物考古大型專業雜志,自創刊以來,堅持學術性、知識性、資料性兼顧的辦刊宗旨,積極宣傳黨的文物法和文物相關政策,交流信息和研究成果,傳播文物知識,提高讀者對文物的鑒賞水平,熱忱為廣大讀者服務。
2015 年《四川文物》第2期投稿論文目錄:
貴州天柱縣溪口遺址商周時期遺存發掘簡報……………………………………李飛 吳小華 韓文華 熊俊 韓繼澤
重慶市石柱縣陶家壩東漢六朝墓發掘簡報………………………………方剛 于桂蘭 艾濤 張慶久 董小陳 師孝明
四川資中縣爛泥灣宋墓發掘簡報………………………………陳衛東 鄭萬泉 丁西峰 趙建 何存禮 陳省安 李輝 朱江 田亞勇 李彬 鄧亞中 李向東 周小楠 江聰 何存利 代兵
河南淅川縣單崗遺址宋元時期遺存發掘簡報………………………………靳松安 孫凱 張建 鄭龍龍 杜偉 韓佳佳 趙江運 孫廣賀 李世偉
青藏高原東緣的史前人類活動——論多元文化“交匯點”的四川涼山地區………………………………安可·海因 張正為
從陶寺遺址看“唐伐西夏”………………………………劉錚
三峽地區漢墓出土九眼陶灶初探………………………………陳杰
漢晉時期“十二辰配禽”說的方術化——基于出土文獻為背景的探討………………………………姜守誠
南宋北方移民墓葬初探——以墓葬形制為中心………………………………金連玉
四川文物論文范例參考:貴州天柱縣溪口遺址商周時期遺存發掘簡報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貴州天柱縣江東鄉一前言江東村溪口遺址進行了發掘。此次發掘將南、北溪口遺址位于貴州天柱縣江東鄉鄉政府駐地兩岸分為I、II兩區。其中I區因受現代磚瓦窯江東村東北約200米處,一條小溪自東北向西南取土破壞嚴重,發掘時只能選取文化層保存相對穿過江東鄉匯入清水江,遺址就分布在清水江東較好的區域布方,受地形限制,該區所布的探方岸,江東小溪南、北兩岸的一、二級臺地上,距均未能按正南北方向布方。II區發掘前為菜地,天柱縣城約30公里(圖一)。2004年,為配合清未受到大的破壞,發掘時按正南北方向布方。I水江托口水電站(位于湖南境內)建設調查時發區共布探方5個,編號2010TJXIT1~2010TJX-現該遺址。IT5(以下簡稱IT1~IT5),其中IT1、IT2為2010年11月,為配合清水江托口水電站建5×5米,IT3為5×7.5米,IT4為5×3.5米,IT5為3×6米;II區布方5個,編號2010TJXI-IT1~2010TJXIIT5(以下簡稱IIT1~IIT5),其中IIT3為3×5米,其余探方均為5×5米,總發掘面積約240平方米(圖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