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次
《福建藝術》簡介:
《福建藝術》1991年7月,由專業性戲劇刊物《福建戲劇》更名,內容屬綜合性藝術刊物。主辦單位是福建省藝術研究所,主編袁榮生,副主編齊建華、譚華孚(常務)。雙月刊,版面設劇苑縱橫、劇作新葩、影視與電子文化、美術空間、音舞廣場、藝海博覽等欄目。發表一批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全國優秀劇本獎”、“曹禺戲劇文學獎”、“田漢劇作獎”、“福建百花文藝獎”和在福建省戲劇會演中獲獎的福建編演劇目及其評價文章。1995年,被列為省一級刊物。
本刊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立足本省,突出地域特點與臺灣一水之隔的地理優勢,關注藝術流變,及時報道藝壇動態、發表藝術新作、藝術評論,滿足讀者欣賞需求,提高讀者審美水平,把刊物辦成學術性強、深入淺出、圖文并茂、雅俗共賞的綜合性藝術類期刊。
《福建藝術》主辦: 福建省藝術研究所,周期: 雙月,出版地:福建省福州市,語種: 中文;,開本: 大16開,國際刊號:ISSN1004-2075,國內刊號:CN35-1139/J,郵發代號: 34-11,復合影響因子: 0.059,綜合影響因子: 0.045,創刊時間:1960
2014 年第5期《福建藝術》優秀論文選:
10 從人物出發——看閩劇《蘭花賦》……………………… 劉彥君; 18
11 變形之下更傳神——看高甲戲《阿搭嫂》 ………………………崔偉; 19
12 梨園戲《皂隸與女賊》評論選 ………………………22
13 悲情 戲蘊 偶趣 人文——評泉州木偶戲《趙氏孤兒》的現代思辨兼評王景賢的偶戲情結……………………… 齊致翔; 23-25
14 為傳統開新篇——評木偶戲《趙氏孤兒》……………………… 傅謹; 26-27
15 城鎮化進程與文化科技融合創新 ………………………于平; 37-40
16 論書五題 ………………………朱以撒; 44-47
17 絕地反擊:背負著苦難去攀登——滬劇《挑山女人》傳遞精神力量 ………………………萬素; 54-56
18 盈利,是演藝市場永遠的法則——參加“中美文化貿易和產業交流培訓班”的幾點感想……………………… 黃國慶; 57-58
19 丹青賀歲——從“歲朝清供圖”看文人畫的審美選擇 ………………………梁丹雯; 59-60
藝術類論文刊發:下載藝術論文范文簡析喜劇作品與狂歡化理論的聯系
論文摘要:喜劇電影與汪歡節確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對于有些喜劇影片,如卓別林的諧劇、王朔的侃劇、陳佩斯的鬧劇,影視研究者的定位顯得有些勉強。這些作品難以用傳統的文藝學、美學理論來加以鑒定,而引進大眾狂歡化理論、從大眾文化角度來進行探尋,恐怕有助于對此類影視作品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巴赫金,狂歡化,超越
本文借鑒巴赫金的“狂歡化”理論,兵體分析喜別電影的生成過程,觀眾的觀彩心態,提出真正優秀的喜別屯影應該超越狂歡化理論規范。
喜劇影片是一種頗難界定的電影類型,在電影評論界也是眾說紛壇,莫衷一是。最近,前蘇聯文藝理論家巴赫金的“狂歡化”理論就像剛剛發掘出來的古董,被理論家所珍愛與賞析。使用“狂歡化”理論來分析喜劇影片,也許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啟迪。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