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次
《藝術界》(雙月刊)1988年創刊,前身為《戲劇界》,于1958年11月1日創刊,由省文化局主辦,主編余耘,后于1961年?。1979年2月恢復出版《安徽戲劇》,主編那沙。復刊后的《安徽戲劇》積極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結合藝術實踐,進一步肅清"四人幫"在戲劇界的流毒,撥亂反正,曾與《安徽文學》聯合編輯出版了為安徽省文聯甄別平反的《專刊》,并就小戲《犟隊長》遭到縣公安局長責難和攻擊一事,以"維護藝術民主,繁榮戲劇創作"為題,編輯出版了《增刊》,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安徽戲劇》大力活躍戲劇評論,開展學術研究,繁榮戲劇創作,受到全國戲劇界人士的廣泛好評與關注。
為了更好地立足安徽,面向全國,《安徽戲劇》從1980年1月起又更名為《戲劇界》,以充實的內容,多彩的版面,有意義的爭鳴與大膽的探索,給廣大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戲劇界》還與省劇協聯合召開了4次青年劇作者創作會議,與省電視臺聯合召開了電視劇創作會議,并出版戲劇劇本專輯和電視劇劇本專輯,努力培養創作隊伍,豐富上演劇目。為了適應文藝事業不斷繁榮的新形勢和不斷崛起的影視熱,《戲劇界》雜志又于1985年起改版,將視角從原先單一的戲劇擴展到影視劇文化,成為戲劇、電影、電視藝術的文學性刊物。改版后的《戲劇界》發表了一系列有新意的作品,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反響。
藝術界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藝術界雜志榮譽:
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安徽省優秀期刊
藝術界欄目設置
封面人故事、畫壇焦點、美苑人物、油畫長廊、水墨特稿、版畫沙龍、水彩精英、雕塑空間。
藝術界雜志社介紹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藝術界》范例
關于水墨人體寫生田黎明訪談 魏根生
就水彩畫創作的問題答《藝術界》記者問 黃增炎
林菁菁的"身體意象" 米莊
自述 林菁菁
與李艾東談藝術 魏根生,黃萬勝
象征的形象戴順智的水墨肖像畫 張曉凌
心象與語言閱讀蔡小華 陳孝信,李超音
作畫隨想 周一清
淺談水印木刻 楊春華
也說版畫由版畫"困境"想到的 張放
劉波絲網作品
趙卿:疼痛,并且歌唱 島子
為勤勉喝彩王風華印象 水聿
山重水復柳暗花明王繼平花鳥畫評 賈方舟
馬得實驗攝影時間和速度 馬得
安徽小幅油畫作品展
自說 梁群
一點感想 鄭鋼
白劍波的實驗水墨 高陽
相關論文范文閱讀:解讀藝術界之慣例機制發表論文期刊網
【論文摘要】文章借鑒社會學視域下的藝術界“慣例”概念,反思了我們一般習以慣之的藝術觀念的性質。作為一種特殊的慣例,藝術觀念的確立不是藝術家或批評家個人的成果,而是藝術界各行動者彼此協商而又相互妥協的產物。而藝術觀念一旦確立,它又會加入到藝術界的文化再生產過程中,作為慣例機制起著規范和篩選的作用。對于“存在著藝術與非藝術之分”等這類傳統藝術觀念而言,其作用甚至是以一種集體無意識的形式實現的。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