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次
綜合性刊物。旨在挖掘整理、研究嶺南地區二千多年的歷史文化遺產,探討有關嶺南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的問題,保存鄉土文史資料,激發讀者的愛國主義精神,把文史研究工作更好地用于為祖國統一、振興中華,為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嶺南文史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收錄情況:中國知網、維普資訊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嶺南文史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嶺南文史雜志社發表論文要求: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嶺南文史》范例
亞運深度:體育與文化的融合
一片冰心在玉壺——在冼玉清先生畫卷《瑯玕館修史圖》首發式暨紀念冼玉清先生誕辰115周年書畫展開幕式上的講話
民族的文化精神需要更多這樣的守護者——在紀念冼玉清先生誕辰115周年活動開幕式上的講話
安息香港的嶺南辛亥志士
世界視野中的嶺海
鴉片戰爭時期清朝海防炮臺的技術研究
千里江山現海底 五百年后作都城——論汕頭開埠及其人文優勢必須大力彰顯
六朝到唐宋連州靜福山的道教發展——以唐蔣防《連州靜福山廖先生碑銘》為中心
詩心長到高寒地 寫出巢居閣上花——略論黃丹書其人其詩
豐富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典籍的力作——《萬縷金絲—廣州刺繡》讀后
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黃安仁
梁啟超“善變”與新儒學的發端
清初廣東鹽場社會研究——道光《新寧縣志》“趙升傳”釋讀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