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藝術論文發表簡析當下高校舞蹈改革管理模式  

發布時間:2014-07-31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論文摘要:高校舞蹈教學中,不但要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教學與觀摩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活動,還要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以提高、豐富他們的舞臺表演經驗,為他們畢業后有用武之地創造條件。 一、提高舞蹈專業教師隊伍素質 十八大對新時期的教育在深層次、各

  論文摘要:高校舞蹈教學中,不但要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教學與觀摩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活動,還要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以提高、豐富他們的舞臺表演經驗,為他們畢業后有用武之地創造條件。

  一、提高舞蹈專業教師隊伍素質

  十八大對新時期的教育在深層次、各領域的改革與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提高舞蹈專業教師隊伍素質,要深刻領會十八大精神,理解和把握十八大關于教育發展的新思路、重新定位對高校舞蹈教師素質的新要求,這是高校舞蹈教育創新發展的新目標,也是舞蹈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新課題。提高舞蹈專業教師隊伍素質要與時俱進,科學發展。加強高校舞蹈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首先要加強師德建設。要增強舞蹈專業教師的責任感與自身的道德修養,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把立德樹人作為舞蹈教育的出發點和基本任務,要以學生為本,處處關心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學生與社會尊敬的舞蹈教師。加強高校舞蹈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還要注重提高教師的現代信息技術水平,以確保高質量、高水平的舞蹈教育教學的有效實施和創新發展。促進舞蹈創作多元化、多邊化、多形式化,要主動與舞蹈相關專業相結合,幫助學生提高舞蹈專業能力和實際表演能力。另外,學院可要求舞蹈專業教師定期以舞蹈表演的形式公開為學生進行匯演。這種要求應形成制度,構成對舞蹈教師的一種約束機制,以此促進舞蹈專業教師不斷探索與提高自己的舞蹈表演水平,而且教師在排練與匯演中可將豐富的實踐運用于舞蹈教學,對于在課堂上的示范與表演都有著優化與促進作用。

  二、提高舞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

  提高舞蹈專業學生綜合素養的基本方法是讓大學生進行舞蹈欣賞,學生在欣賞經典舞蹈作品時,大腦會自然地產生一種思維活動,這種活動是大學生欣賞舞蹈作品時所產生的審美活動的過程。優秀的舞蹈作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通過多媒體畫面惟妙惟肖地體現了舞蹈作品豐富多彩的形式與深刻的內涵。這些優秀的舞蹈作品在大學生的感官中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后,使大學生對于高水平的舞蹈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為他們今后的舞蹈創作和表演輸入了正能量。這種正能量可以使大學生今后的舞蹈學習事半功倍,并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猶如蓋樓要先打好基礎,上面的建筑才能牢固一樣,舞蹈欣賞對于學生今后學習舞蹈與表達舞蹈的豐富內涵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課程。高校舞蹈專業的學生要加強對舞蹈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舞蹈是多種藝術的綜合體,優秀的舞蹈作品是舞蹈與音樂的完美結合與科學運用,可以給觀眾以全身心的享受,觸動觀眾的心靈,真正地感染觀眾。所以舞蹈專業的大學生應該加強音樂知識的學習與理解,舞蹈只有與科學結合,才能更具內涵與影響力,才能膾炙人口、經久不衰。其次,燈、舞、美、服等元素對于舞蹈作品的表現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舞蹈作品與美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舞美對于舞蹈作品的主題表達、人物性格與劇情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渲染作用。高校舞蹈專業的學生應了解《色彩構成》中有關色彩對于人的心理效應、色彩的象征作用以及對比色的配色比例等知識,這樣舞美才能和諧,服裝色彩才能襯托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張藝謀的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個很好的實例。[1]

  三、加強舞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合理設置實踐性教學環節

  從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案著手,進行舞蹈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思考。從長時間的教學和學習中獲取的經驗來看,社會舞蹈培訓和群眾文藝是我國近兩年專業人才需求較大的兩個重要方向,這兩類人才對學歷、自身條件及專業高精尖的要求較之專業演員來說較低,整體專業素質更偏綜合性,對專業實踐能力的要求較高。前者符合舞蹈專業學生目前整體的專業水平,后者是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需要加強的一個環節,因此,高等院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中,應該加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基礎,進行符合高等院校舞蹈專業學生水平的培養模式改革。

  具體的改革措施可包括:

  1.藝術實踐:包括藝術采風、各類演出活動、觀摩、社會調查、參加學術講座等,安排在第1—6學期進行。

  2.實踐教學小學期:安排在第6學期進行,為期4周,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舞蹈作品進行分析、評論,撰寫一篇舞蹈分析評論報告;二是完成一個舞蹈作品腳本的撰寫。

  3.畢業匯演:學院有組織地進行學生畢業匯演,安排在第6學期進行,從匯演籌備到正式演出不少于10周。

  4.畢業實習:安排在第7—8學期進行,不少于20周。

  5.畢業論文:安排在第7—8學期進行,從論文選題到論文答辯不少于16周。

  (二)有的放矢地舉辦舞蹈實踐教學活動

  高校舞蹈教學中,不但要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教學與觀摩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活動,還要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以提高、豐富他們的舞臺表演經驗,為他們畢業后有用武之地創造條件。

  1.教學與觀摩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活動

  高校的舞蹈教學應將舞蹈演出觀摩作為課外的教育實踐活動,并以此作為提高舞蹈教學質量的手段。學院可聘請知名舞蹈專家來校進行指導與排練,并舉辦有特色的舞蹈匯演,使學生可以面對面地感受舞蹈家的風采與詮釋。學院還可以聘請知名的舞蹈專業團體、知名舞蹈家來校進行舞蹈表演,并讓學生免費觀賞。學生在演出觀摩中可以不斷積累舞臺實踐經驗,這些都是課堂上無法實現的絕佳補充。

  2.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

  高校的舞蹈教育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與制度,以保證大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得到訓練并有所提高,高校舞蹈實踐教學活動是舞蹈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當前高校舞蹈教育的一大趨勢。舞蹈專業教師應組織學生每年進行2-3次舞蹈作品匯演。主課教師平時要注重訓練學生的舞蹈表演技巧,并要求他們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舞蹈表演活動,通過表演不同時期的舞蹈作品,促進舞蹈專業學生表演水平與團隊合作能力的不斷提高。通過這些舞蹈教育活動,可以使大學生的舞蹈專業訓練不再單調,并使其綜合藝術水平在各種舞蹈環境中不斷得到科學的發展。實踐證明,舞蹈課堂教學與課外舞蹈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可以促進高校舞蹈教學水平與學生學習效果的不斷提高。這些豐富多彩的舞蹈活動可以豐富大學生的學習與演出經歷,開闊大學生的藝術視野,為其今后的社會工作提供豐富的實踐經驗。

  3.開發多元化的舞蹈教學模式

  多元化的舞蹈教學,可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培養其多方面的舞蹈素養。以當前熱門的拉丁舞為例,隨著拉丁舞在我國的普及與發展,它不斷激發著大學生的舞蹈情趣、提升著大學生對異國舞蹈藝術的欣賞品位。因此,高校舞蹈教師應該對此引起重視,可有計劃地對大學生進行拉丁舞的訓練與培養。這樣,不但可以把高校舞蹈課堂從一定程度上轉化為了解拉美文化的一種途徑,而且可以讓大學生在拉美文化的濃郁氛圍中感受舞蹈的豐富多彩,進而將單調的高校舞蹈教育轉化為多元化的舞蹈教學模式。[2]拉丁舞是國際標準舞中的一個舞系,它包括倫巴、恰恰恰、桑巴、牛仔舞、斗牛舞五個舞種。拉丁舞熱情奔放,充滿激情,風格各異,動感十足。音樂中不斷跳躍的音符與舞蹈者美輪美奐的舞姿令觀者心潮起伏、如癡如醉。拉丁舞既是一項健身運動,也是一項娛樂活動。腿腳的運動、腰胯的扭動、手臂的擺動,都可以讓大學生全身得到很好的鍛煉。優美的音樂能讓大學生忘卻煩惱和憂愁,陶醉在拉丁舞的藝術天地里放松身心,F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喜歡上了拉丁舞,拉丁舞也正在高等舞蹈教育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散發著特有的藝術魅力。大學生在欣賞拉丁舞表演或競賽時會產生一種積極的審美活動,這種審美活動是大學生對拉丁舞作品認識、理解和把握的全過程,大學生可在這一過程中欣賞拉丁舞作品所詮釋的特殊的藝術形象,客觀理解拉丁舞所反映的社會價值、人物的感情色彩和拉丁舞者對拉丁舞內涵的審美意義。這種審美活動可使大學生與拉丁舞表演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激發起大學生對于美的向往與追求,同時產生一系列聯想與審美活動,使觀賞者體會到人類生活和舞蹈藝術的豐富多彩。盡管如此,大學生在進行拉丁舞欣賞和學習活動時,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拉丁舞知識、拉丁舞欣賞水平和理解能力。拉丁舞欣賞能力是發現、評價拉丁舞中美的能力,只有具備較強的拉丁舞欣賞能力,其主體才能敏銳地發現美、欣賞美,拉丁舞欣賞活動才能得以順利進行。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如果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3]因此,大學生要有良好的審美心境。心境是指人的一切活動和體驗都感染上情緒色彩的、比較持久的情緒狀態。當人處于某種心境時,往往就會以同樣的情緒狀態看待一切事物。馬克思說:“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最美麗的景色都無動于衷。”[4]為什么整日為窮困生活而憂愁的窮人面對最美的景色也不能產生美感呢?其中,“憂心忡忡”的心境是最重要的主觀原因。在拉丁舞欣賞活動中,不同心境的人也會得到不同的感受。如果一個人處在憂慮、悲傷的心境下,就容易對拉丁舞作品產生否定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反之亦然。因此,心境是舞蹈的靈魂。

  四、精心打造舞蹈專業課程建設

  (一)主要課程建設與選修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舞蹈專業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在舞蹈專業課程建設中,要根據時刊發展和社會對舞蹈專業人才的需求,刪改落后的課程,開發一些時代特征鮮明的新課程。

  1.主要課程可包括:基本功訓練、中國舞身韻、中國民間舞、舞蹈作品排練、舞蹈編導、中外舞蹈史、舞蹈技巧、舞蹈解剖學、國際標準舞、舞蹈教學法、舞蹈作品賞析等。

  2.選修方向或板塊,可按三大模塊進行設置:(1)公共課。(2)舞蹈學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3)實踐課程。根據目標要求,適應社會需要,針對師資資源優勢,可增加教育實踐、表演實踐的份量,構建以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為主線,素質教育選修課、專業選修課、實踐課等多類課程為補充的交叉銜接、綜合連貫的課程體系。即以公共課為底座進行通識教育,開拓學生視野,為提高教育活動能力打下基礎;以專業基礎課為根本,訓練學生掌握從事舞蹈學科活動能力的方法與手段;通過教育實踐與舞臺表演,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與動手能力,升華舞蹈表演激情和綜合素質。

  (二)推進高校舞蹈精品課程建設

  以精品課程建設為抓手,開展高校舞蹈教學建設是切實可行的方法之一。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可以促進高校舞蹈課程體系與高校舞蹈教學內容的優化改革。在高校舞蹈精品課程中,應注重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還要融合高校舞蹈的學科前沿的研究動態與知識發展;要科學發展,還要豐富多彩;要擁有具有舞蹈專業特色的自編教材,還要擁有融合了現代信息技術的高校舞蹈教學課件;要依托高水平的名師做高校舞蹈精品課程的負責人,還要培養年輕的舞蹈教師成為今后的高校舞蹈教學名師。高校舞蹈精品課程建設的完善與共享,有利于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與提高,也有利于廣大學生享受高水平的優質舞蹈教學資源,從而在大范圍內提高大學生的舞蹈學習水平與質量。

  五、結語

  新時期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建設與發展,是舞蹈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并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和討論,積極開展舞蹈人才培養的內涵建設,進一步明確舞蹈教育的發展方向,以培養舞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為抓手,積極探索科學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使高校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更加規范化、科學化,使高校舞蹈教育人才培養“更上一層樓”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