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基于日語成語和諺語來源視角下研究日語文化

發布時間:2020-10-19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在語言學發展的過程當中,諺語和成語是一個重要的現象,它是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的產物,蘊含了人們的智慧。無論是哪一種語言形式,諺語都具有大眾性的特點,它在群眾當中廣泛流行,具有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特點。通常來說,諺語和成語比較簡短,但是它

  摘要:在語言學發展的過程當中,諺語和成語是一個重要的現象,它是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的產物,蘊含了人們的智慧。無論是哪一種語言形式,諺語都具有大眾性的特點,它在群眾當中廣泛流行,具有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特點。通常來說,諺語和成語比較簡短,但是它能夠起到發人深省的效果,其中蘊含著深刻的事實真理和處世哲學。無論是在平常的口語表達還是書面描述過程當中,使用諺語和成語都可以提高表達效果,同時也可以展現出背后所特有的地域文化。

基于日語成語和諺語來源視角下研究日語文化

  關鍵詞:日語;諺語和成語;語言來源;日本文化;多文化因素

  一、基于本土諺語的日語文化

  語言的形成與地區文化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相互交流與表達方式也不同,所鑄就的文化也是獨一無二的。而在很多日語諺語和成語當中都能夠體現日本獨特的本土文化。

  (一)自然文化

  作為一個島國,日本的海洋資源是十分豐富的,這也使得日本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將魚作為主要的食材。無論是日常飲食,是大型聚會,還是重要祭祀活動,魚都是日本人飯桌上一道的重要菜品。這一自然文化習慣在日語諺語和成語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日語當中很多隱喻都是以“魚”為中心展開的。比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一諺語在日語里為“魚の目に水見えず”,直譯的意思是“魚的眼睛無法看到水”,通過水里的魚魚來比喻處在局勢當中的人無法認清局勢。再比如“腐っても鯛”的意思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也體現了日本人對鯛魚的喜愛,即使鯛魚腐爛了仍然是最矜貴的鯛魚,是日本最高級的魚類。

  相關期刊推薦:《文化產業》雜志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山西出版集團主管、主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文化產業研究所作為學術支持單位的全國性期刊。設有:新視角、黨建文化、文化傳媒與教育、科技信息文化、文化產業與法、區域文化縱覽、企業經營與管理、工程建設、金融與財經、綜合論壇等欄目。

  與此同時,日本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生活在這片環境當中的人們對自然懷有特殊的敬畏和崇拜。與此同時,日本人對自然萬物都懷有一顆珍愛之心,日語成語和諺語當中也有很多與自然界的動植物、自然現象相關。比如“木から落ちた猿”這一諺語的意思是“如魚得水”,直譯的意思為“從樹上落下來的猴子”。

  (二)人文文化

  日本對農耕比較重視,作為一個勤勞的民族,他們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形成了獨特的農耕文化,這些文化也被融入到了日語成語和諺語當中來。比如日本人用“一日作さざれば一日食らわず”來勉勵自己要積極進取、堅持不懈。與此同時,日本人的性格細膩,他們做事穩重踏實、具有計劃性,這在很多日語成語和諺語當中也得到了體現。比如日本人用“淺い川も深く渡れ”來鼓勵自己要謹言慎行,即使面對淺水河流也要仔細渡過,不能掉以輕心。最后,日語具有曖昧、含蓄的特點,這與日本人含蓄的性格也有直接的關系。“言わずして明らかである”這一諺語可以最大程度地體現出了日本人和日語的人文文化,這是一種不說自明的文化。

  二、基于漢語成語和諺語的日語文化

  眾所周知,日語的形成與漢語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漢語當中的成語在日語主要是以以下幾種形式呈現出來的。第一種是原封不動地引進。比如“滄海桑田”、“千軍萬馬”等成語無論是在表達方式還是意思方面與漢語對應詞語都是一致的。第二種是在引進的過程中加以改造。比如“中途半端”、“奇想天外”、“日進月步”、“異口同音”、“三面六臂”這些詞語雖然有了日本的特色,但是與漢語成語之間仍然是大同小異的。第三種是日語運用漢語模式所創造的成語。比如“傍目八目”、“有象無象”、“津々浦々”等。除了成語之外,日本的很多諺語也來源于漢語諺語,比如“虎穴に入らずんぼ虎子を得ず”就是來源于我國的諺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該諺語的典故處置《后漢書》。這些來源于漢語的成語和諺語體現了日語文化當中濃厚的中國古典色彩,同時也體現了日本文化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深厚影響。除此之外,日語成語和諺語當中還有很多體現了我國的儒家文化,很多儒家經典名言都能夠在日語當中體現出來,比如“己が欲せざる事を人にするなかれ”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日語直譯。除此之外,日本的很多成語和諺語直接引用了我國儒家創始人的名字孔子,比如“孔子に論語”的意思是“班門弄斧”,日本人認為在孔子面前提及論語就是一種不自量力的體現。

  三、基于西方諺語的日語文化

  日本本土文化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吸收了很多西方的文化,這些西方文化元素在日語成語和諺語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比如“時は金なり”就是源自“Time is money.”這句諺語,“天は自ら助くるものを助く”來源于西方諺語“Heaven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這其中很多諺語在從西方引進之前,在日本國內就已經有意思相近的諺語,比如“金はすべての扉をまける鍵である”這句諺語的意思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它來自西方諺語“Money is the key that opens all doors”,而實際上該諺語在日本早已存在,它原本的說法為“地獄の沙汰も金次第”。通過對這些諺語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日語雖然吸收了大量來自西方的諺語,但是人們并沒有將這些諺語直接翻譯成為日語,而是選擇了那些與人們生活有關的內容進行了引進。由此可見,日本善于接納外來文化、喜歡學習先進的文化。這與日本的地理位置有直接的關系,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題本的地理狀況相對封閉,這使他們對外界文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體現了他們想要與外界相接觸的愿望。

  結語

  總的來說,當前日語當中所使用的成語和諺語具有不同的來源,以此為視角可以看出善于吸收和接納外來事物的日語文化,同時也展現出了日本獨特的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通過分析基于中國的日語成語和諺語可以看出日本文化受到了我國古典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響;通過分析來自于西方諺語的日語成語和諺語可以看出虛日本心學習、不甘落后的文化。——論文作者:鄭雨薇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