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12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沙坪鄉是湘繡的主要發源地,目前,開在沙坪的湘繡企業共有三十二家。作為湘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沙坪的湘繡企業接過了湘繡文化傳承的重任。本文通過湘繡藝術大師劉愛云的訪談記錄,整理出對沙坪湘繡的發展情況及藝術風格介紹,并簡述沙坪湘繡
摘要:沙坪鄉是湘繡的主要發源地,目前,開在沙坪的湘繡企業共有三十二家。作為湘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沙坪的湘繡企業接過了湘繡文化傳承的重任。本文通過湘繡藝術大師劉愛云的訪談記錄,整理出對沙坪湘繡的發展情況及藝術風格介紹,并簡述沙坪湘繡的發展歷程,由此提出對沙坪湘繡發展的展望。
關鍵詞:沙坪湘繡;藝術風格;發展歷程
沙坪鄉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有著“中國湘繡之鄉”的美稱,是湘繡重要的發源地之一,也是現代湘繡的發祥地,現在市面上的大多數湘繡產品都是從這里走出的,而這里的大多數繡女,也都是從小就開始接受湘繡的熏陶。沙坪湘繡的傳承發展離不開老一輩的湘繡代表性傳承人,如:李德全、李杏芳、曾醒橋、吳季林等,更重要的是沙坪湘繡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后的幾次轉型成功,推動了湘繡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更好地將湘繡名片傳播到世界各地。
一、沙坪及沙坪湘繡的基本介紹
沙坪湘繡緣起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當時的長沙縣湘繡廠在沙坪設立了“收發站”并開辦“高級廠”,由羅海勛、陳淑純任廠長,開發一些高檔繡品。改革開放后由湘繡老藝人李德全和其女李杏芳共同創辦“中藝民間刺繡廠”。1986 年,在沙坪鄉和長沙縣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湖南長沙沙坪湘繡廠”并由艾玉奇任廠長。在沙坪,有很多農家婦女都是以湘繡為生,可以說的上是“家家有繡女,村村有能手”。
沙坪這個小鎮十分古老,擁有悠久的歷史,如今的沙坪以其響亮的湘繡文化名片影響沙坪享譽世界,成為了湖南省文化產業重點示范基地,是中國新農村建設的示范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基地。
沙坪鎮景色秀麗,古樸典雅。沙坪小鎮內有一個著名的湘繡文化廣場,廣場里包括許多著名景點,例如湘繡博物館、名人館,還有湘繡工藝體驗館,甚至還有湘繡主體的婚慶公司、繡鄉食府等,這些建筑都十分有特色,是明清仿古建筑,粉墻黛瓦,飛檐高翹。這條仿古老街上,人煙沒有那么擁擠,整條街都鋪著鋪著青色的磚,木制的小窗,挨家挨戶都在做著刺繡。街邊小店里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湘繡產品,走在這條古街上,好像自己也能穿越了一樣,來到了幾千年前的沙坪,感受著幾千年前的沙坪風光。
二、發展歷程
在古代,閨中女子會運用湘繡的技巧來制作荷包、縫繡被褥等,沙坪湘繡擁有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湖南的民間刺繡就發展的比較突出。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湘繡自成體系,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當時在湖南的沙坪有許多專門做湘繡的坊和店面,做出來的繡仿品都是十分頂級和名貴的。由于沙坪湘繡做工精美,所在當時就擁有了極高的聲譽。
隨著時間推移,沙坪的繡師們開始以國畫為藍本進行刺繡,為原本就已經栩栩如生的國畫進行二次創造,繡制上面的山水、鳥獸還有人物肖像,這種二次創造使國畫變得更加靈動,賦予了國畫二次生命。這是由于湘繡可以將繪畫的精髓與書法相結合,它融合兩種藝術形式的優點并精細地制作,使繡品變得更加逼真、生動。直到現在,沙坪湘繡成為一種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優美而精致,令人賞心悅目,所以大家都越來越關注沙坪湘繡,沙坪由此以“湘繡之鄉”的美譽名揚海內外。
相比過去在國畫的基礎上刺繡,中國解放后,沙坪湘繡也迎來了藝術革新,沙坪的老藝術人們將自己技藝提升了一大截,開始刺繡的題材涵蓋面也越來越廣泛。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湘繡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開拓新的繡藝領域。到二十一世紀初期,長沙沙坪湘繡廠改制為長沙沙坪湘繡有限公司并成立了湖南長沙沙坪湘繡研究所,F在,湘繡已經成為沙坪的經濟帶動者,是當地的支柱產業,沙坪湘繡的品種最為精美,規格也是最齊全的,產品質量優良。人物、花鳥、山水、走獸、座屏、掛屏、雙面繡、條屏、被面、圍巾、手帕等等一應俱全,湘繡還分為許多等級,高檔、低檔、中檔都可以在市面上看到,世界各地都能看到湘繡的身影。尤其是湖南長沙沙坪湘繡廠,對質量方面的管理更加精細,并且長期研制和創作更具新意的作品,致力于把湘繡的文化藝術打造得更加優質,并送上更大舞臺,使“中國湘繡之鄉”的盛名更加輝煌燦爛。
劉愛云在談到湘繡藝術接班人培養這一重要話題時,表示她早年在沙坪參與湘繡創作時提出:搞好湘繡工作首先在于培養人才,不是按十年的規劃發展,而應該早些發現人才空缺,萬一將來接班人不夠,不要等到退休的時候還沒有接班人,如果那個從事湘繡行業的人五十歲退休,那在他四十歲就要考慮他將來的接班人。沙坪湘繡一代代新老繡娘的更迭也體現了沙坪湘繡。
2006 年,湘繡被納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在這一年,天利湘繡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勇臻先生首倡創建湖南省沙坪湘繡博物館。本館由省文物局授予“湖南省首批民辦博物館”,這是湖南省第一家家民辦湘繡產業的配套型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從 2006 年開始籌建, 2010 年建成,之前叫做“五一路天利湘繡藝術館”和“太平文化古街湘繡藝術 館”。2009 年 3 月上文中提到的湘繡文化廣場在沙坪鎮上開始籌建,此后也被評委了 3A 級景區。
三、沙坪湘繡藝術的展望
新時代新的快節奏生活方式,使得機械制造逐漸代替手工制作的趨勢愈發明顯,在這個市場經濟體制的時代,人們往往更喜歡即時性強、成本低的商品,所以機械流水線制作的商品在市場中占據了主要位置。湘繡是以“慢工出細活”的技巧著稱,在制作過程也會比較枯燥且麻煩。市場為了適應人們快速的生活模式,開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容易忽略湘繡的精神內涵與傳統精髓。在 2000 年間,沙坪湘繡廠首次將電腦設計和噴繪技術應用于湘繡領域,解決了傳統湘繡千百年來依靠手工繪畫的不足,大大提高了生產力。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重視文化展業發展,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沙坪湘繡作為傳統刺繡的一種,我們應該將湘繡傳承發展下去。
相關知識推薦閱讀:服裝方面的論文發什么雜志
創新永遠是事物發展的源源動力,傳承傳統沙坪湘繡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必須進行創新,因為。一是要觀念創新。人們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來對湘繡進行創新,F在的沙坪湘繡能夠養活沙坪水土的一方人,大家都是靠制作湘繡為生。但是這已經不是舊時代的湘繡了,不能只追求湘繡為當地人帶來經濟效益,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科技和經濟都在快速發展,湘繡必須要走出國門。二是內容創新。人們從思想上有了創新意識后,必須要創新湘繡的繡制內容,拓寬更大的繡制范圍,不僅如此,湘繡的材質上也要進行革新。過去的湘繡傾向于使用傳統的絲絨和緞面,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對湘繡的材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發新材料進行湘繡繡制也是時代的發展趨勢,為了將湘繡題材詮釋的更加全面,讓湘繡能夠更加的靈動、逼真,要著手利用科技創新出的新材質。三是形式創新。就是要從品種款式創新入手,建立獨立的設計團隊。湘繡產品要想在當今社會擁有競爭力,就必須順應時代的潮流,符合人們的審美和消費習慣,否則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那些可供觀賞的湘繡已經不能滿足別人的需要,美輪美奐的工藝美術品如果只能停留在觀賞的層面,消費的市場就比較狹窄。為了能拓展更廣闊的消費市場,湘繡要涉獵到人們吃穿用度常常能使用到的領域,走進人們的生活。四是技術創新。就是要從技術創新入手,科研創作能賦予湘繡經久不衰的創作靈魂。在針法創新上不拘泥于傳統,調動一切手段去表現原作,將針法與技法、與色彩等進行調整、改變、重組,尋找刺繡與現代藝術、現代科技的最佳結合點,真正收到以針代筆、和色無跡、絲縷分明、攝人心魄的理想效果。同時,將部分刺繡工序機械化,為實現湘繡產業規;峁┯行緩。
四、結語
湘繡是沙坪的一張名片,也是一種符號。沙坪湘繡千年的發展歷程,改變了沙坪許多人的生活,沙坪湘繡被譽為“一口銀針十支玉指百束錦絲,弘揚湘繡千年傳統;三湘夸頌四海稱榮五洲贊譽,織就人間萬物風華”。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