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捕影捉線形意新——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紹培

發布時間:2020-01-03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顧紹培是當今紫砂界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之一。他1945年出生于江蘇宜興制陶世家,1958年投身紫砂事業,在眾多先輩的教澤下,練就了一手扎實的基本功。60年來,他在紫砂藝術道路上積累而成的精湛技藝,使他在紫砂茶具、花盆、花瓶的藝術創作上都不同凡響。 入學

  顧紹培是當今紫砂界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之一。他1945年出生于江蘇宜興制陶世家,1958年投身紫砂事業,在眾多先輩的教澤下,練就了一手扎實的基本功。60年來,他在紫砂藝術道路上積累而成的精湛技藝,使他在紫砂茶具、花盆、花瓶的藝術創作上都不同凡響。

捕影捉線形意新——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紹培

  入學宜興紫砂陶瓷中學后,顧紹培得到了潘春芳老師的指導。到了1962年師從陳福淵老藝人,專習花盆的制作技藝。后來,得益于顧景舟大師和前輩藝人的指導,顧紹培參加了為日本定制的多批大型紫砂花盆的打樣工作。時至今日,他很感恩這些紫砂前輩的栽培與幫助。

  顧大師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創作理念。他認為紫砂創作講究兩點:一要有好的創作思維,在生活中體會美的精神所能表達的狀態;二要有好的紫砂制作技能來達到創作的效果。同時對作品造型的氣度把握也很重要——制作上要求一氣呵成。這里說到的氣度是氣質與法度。簡單地說,紫砂創作不可顯雕琢之氣,而須一步到位,使得線條流暢、造型周正。陶藝是相通的,比如從彩陶造型上,我們可以從它的雙曲線、拋物線、弧線中領悟出線條的生命力。他認為對線條的領悟必須先實踐創作再結合線的性格,強調線的張力,掌握線的語言,才能運用線條表現出作品的個性。作品既可以在傳統文化的元素里增添現代生活的情趣,也可以在具有時代新風貌的創新作品中賦予古韻。歸根到底,在線的把握上要能掌控好作品的氣韻,他主張以線條來體現造型的美感。

  在紫砂歷史上,有過一些高檔的紫砂花瓶。但隨著歲月流逝,高檔的紫砂花瓶存世相當稀有。1975年開始,顧紹培察覺到,隨著人們生活的逐漸富裕,紫砂花瓶這種藝術品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于是他開始主攻紫砂花瓶。他創作的紫砂花瓶,因為善于捕影捉線,各有特點,有的像粗獷豪放的漢子,有的像體態輕盈的少女,有的落落大方,有的古樸雅致……1979年,他創作出特大紫砂“百壽瓶”。此瓶曾在1984年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后來又被北京中南海紫光閣作為珍品永久收藏。

  相關論文推薦:正確認識古陶瓷的文化意義及對當下的影響

  摘要: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代,古陶瓷乃是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英國著名美術評論家赫伯特?里德說:“陶器既是一切藝術中最簡單的,也是最困難的……,這種藝術是如此地與本土文化上之各種需要密切不可分離,以致每一種民族的本土文化精神都必然會在這種媒介中尋求它的表現”。探究我國古陶瓷的文化內涵,無疑能夠揭開蒙在古代文化上的神秘面紗。

  創新是紫砂藝人永恒的主題,而富有時代特色的創新則更具生命力。藝苑摶砂多年,顧紹培強烈地意識到,人們的飲茶習慣將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大壺泡茶改為小壺品茶。于是,他精心設計、創作出了適合于現代人使用的“顧氏八式小品圓壺”。這套壺有八種顏色,既是人們喝功夫茶的上乘茶器,又是易于把玩的藝術品,尤其是這套壺的造型富有童之靈秀,擺在案頭顯得神氣活現。2001年,“顧氏八式小品圓壺”在西湖博覽會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了金獎。

  顧紹培立足于本土文化,認為紫砂文化、紫砂藝術應該不斷吸取多種營養成分,融匯中外古今文化之精華,才能不斷發展。他探索研究中國古代銅器文化和玉雕藝術,研究中國書法、繪畫及古典詩詞的精神氣韻,學而化之,化而用之,創作了許多紫砂陶藝的杰作。

  縱觀顧紹培先生的紫砂陶藝作品,無論是陳設類的花瓶,還是“賞”、“用”皆宜的茶具、花盆,都具有強烈的民族文化特征。眾多的創作新品以雅俗共賞的高格調品位,構成了顧紹培的個性化藝術風格,形成了紫砂陶藝領域新的流派。

  作為一名紫砂手藝人,顧紹培既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么多年來,他在自身陶藝修養日益精湛的同時,從38歲起開始帶徒弟,為行業培養未來的人才。他在帶徒過程中總結出了七條經驗,如應知要領與基礎相結合、操作示范與自習訓練相結合、全過程操作示范與分解操作示范相結合等。“在藝術上應前有古人,后有來者”也是他經常說的一句話。他帶徒很認真,言傳身教、毫無保留,經由他帶的徒弟,多數已獲得高級工藝美術師及以上職稱。

  藝途漫漫,顧紹培大師曾先后擔任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研究所副所長、廠副總工藝師、宜興錦達陶藝有限公司總工藝師等職務,為紫砂行業的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1985年,他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多次赴日本、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香港、臺灣地區作紫砂文化學術交流。創作的新品中,曾先后獲得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金杯獎、首屆中國工藝美術華藝杯金獎等二十多個省與國家級工藝美術評比大獎。2006年11月,由國家發改委授予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如今,顧紹培紫砂藝術館內陳列著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他在各個時期創作的紫砂作品,他希望以此進一步弘揚紫砂藝術,希望有更多的后來者在紫砂藝術上有所成就。

  顧紹培大師也對年輕的學藝人提出了如下建議:(1)紫砂的發展首先是傳承,沒有傳承便沒有發展。有章法的培訓是傳承的基礎,學藝要掌握正確的方向;(2)技藝手法要快而準確,強調創作必須達到一氣呵成;(3)現在紫砂藝人都各自成立工作室,如果只跟一位師傅學習是不夠的,有條件要博采眾長;(4)現在年輕人綜合素質較高,只要把心態擺正,多看多學多做,只要真正熱愛這門藝術,創作時同時考慮作品的觀賞性、藝術性、功能性,就一定能做出精彩的作品來。

  如今,顧紹培大師依然在紫砂藝苑里孜孜不倦地耕耘著。在此,衷心祝愿顧紹培大師藝術之樹常青。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