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1-08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體驗社會語境下,茶葉展示空間需要以體驗為導向。本文主要從設計的角度來研究這種空間體驗。首先厘清了茶葉展示空間的所指,其次通過對馬斯洛等相關理論的回顧,明確了體驗的概念和對象,然后從主題、動線、展品、互動四個具體要素深入討論了茶葉展示
摘 要:體驗社會語境下,茶葉展示空間需要以體驗為導向。本文主要從設計的角度來研究這種空間體驗。首先厘清了茶葉展示空間的所指,其次通過對馬斯洛等相關理論的回顧,明確了體驗的概念和對象,然后從主題、動線、展品、互動四個具體要素深入討論了茶葉展示空間的體驗現象和策略。期望能獲得基于體驗的茶葉展示空間創新策略和開放性思路。
關鍵詞:體驗;展示空間;設計
我國是一個生產茶葉的大國,具有非常悠久的產業文化和歷史。展示空間對于各種茶葉機構而言是宣揚和傳播其理念、文化、品牌的絕佳媒介和窗口。各茶葉機構也逐漸認識到展示空間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并建造了不同類型和主題的茶葉展示空間和場所。從設計的視角來分析這種茶葉展示空間的體驗,依據的是基于用戶為中心的設計觀念,期望能給茶葉展示空間的設計和創意提供一種不同的思路和建議,從而能對茶產業的健康發展有所助力。
1 茶葉展示空間的體驗
“展示”,一詞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事物清楚地擺放出來,明顯地表現出來。從設計的角度而言展示就是在設定的空間環境里,利用各種手段,將一定的信息與意義創造性傳遞于受眾,并以此來滿足人們生理與心理的體驗需求[1]。茶葉展示空間是強調展示為主導空間特征,如一個茶葉機構的展示廳,博物館,展會上的展位,賣場里的品牌店,以展示為主的專賣店、茶室等。
體驗簡單可以概括為“以身體驗之”,英文中體驗和經驗都是“Expe- rience”,體驗比經驗具有更深的反思意味,涵蓋了感覺、情感、知覺和思想等,本質是內省的。不同的體驗對象和題材有不同的內涵和特性,茶葉展示空間的體驗首先需要明確二點。一是這種體驗的空間題材是茶葉,茶葉、茶具、茶文化是形成題材的主要要素。二是體驗的對象是空間性的,這種體驗方式是通過觀眾在空間里進行移動來實現。
目前的茶業展示空間的設計與體驗可以粗略概括為以下二個突出的特色:一是強烈的設計符號,縱觀各種茶葉展示空間設計在形式上都有一定的標示性符號應用,如中式的燈具、家具、屏風、干枝、景觀石等,這些符號往往作為道具來演繹和彰顯空間的意趣,力求呈現一種文化特色;二是,注重體驗的儀式感,這種儀式感主要表現在品茶上,把品茶的流程看作是一種具有儀式感的文化現象,如燒茶、沏茶、泡茶、沖茶、倒茶等,還有圍繞著這個流程的用品如茶具、茶桌、用水等。
2 體驗的理論研究
無論任何品牌和類型的茶葉展示空間體驗,人的需求是依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可以說是研究一切體驗的主要理論依據,依次為生理、安全、歸屬與愛、自尊、知情、審美、自我實現需求。他在理論中認為這些需求是遞升的,往往是低一層需求得到滿足后開始更高一層的需求。在茶葉的展示空間,生理和安全需求不是重點,重點是需要關注如歸屬、審美、自我實現等這些需求上。如從歸屬感的角度而言,文化強調意味著某種特定的歸類,使擁有這類文化類型的觀眾得到了認可,這種強調是否會導致其他觀眾的排斥也是需要反思。
體驗經濟理論的推廣者派恩把體驗歸納為教育性體驗、循世性體驗、娛樂性體驗、審美性體驗。這幾類體驗其實都能從茶葉的展示空間中找到。如教育性體驗,任何茶葉展示必然帶有某種意圖和目的,這種意圖期望通過空間來影響觀眾,廣義上是一種教育的方式。展示空間具有一定的沉浸性,而茶葉展示空間往往喜歡追求一種意境,這種空間意境容易產生一定的代入感,代入感就是一種循世體驗,其內涵是把觀眾帶入到設定的情境中。而審美和娛樂性體驗則使教育不再那么枯燥乏味。
具有心理學背景的諾曼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提出了任何一個設計都需要考慮三個不同的水平:本能的外形、行為的操作、反思的形象和印象[2]。在本能和行為水平上茶葉展示空間和其他空間沒有多大的差別,主要關注的是外形,包括材料、顏色、功能、性能和可用性等,而反思水平的體驗差別很大,這個層次和馬斯洛需求論高層次有一種對應關系,派恩的四個體驗分類也是在這個廣義的范疇內。茶葉的展示空間體驗,通過理論溯源和比較,可以發現主要是聚焦在反思層面上的體驗。
3 茶葉展示空間體驗對象
“當其有,有器之用”,空間是實體構成的虛空關系,茶葉的展示空間是一個人能走進去和活動的容器,這種空間體驗的特點是,人一開始體驗就涉入到對象中,主體不能和體驗對象保持客觀的距離,而是一種沉浸的共生和融合關系。結合行業特點和理論依據把茶葉的展示空間體驗對象分為:主題、動線、展品、互動幾個要素。
3.1 主題體驗
主題是空間的靈魂,茶葉展示空間的主題體驗可以分為主題品牌的體驗和主題意義體驗。品牌是一個組織或產品在顧客眼中與競爭對手相區別的名稱、術語、設計、符號或其他特征,是展示空間最需要關注的要素之一。我國以現代企業為經營模式的茶葉企業整體起步較晚,受傳統經營觀念影響較深,品牌意識尚顯薄弱[3]。主題體驗則在茶葉的展示空間讓觀眾感覺和認知到品牌的戰略和訴求,這些戰略和訴求可以通過空間展示具體為觀眾感知的價值觀、承諾、文化、組織、包裝、工藝、服務等。主題意義體驗就是整體性的空間訴求,以及它是如何與現實生活相關聯的,設計就是通過主題把展示的內容和意義連接到觀眾,這樣空間作為觀眾理解展示信息的載體和橋梁。
3.2 動線體驗
茶葉展示空間的觀眾是基于空間游動的在場體驗去進行體驗實現,這種空間游動的軌跡就是參觀動線。參觀動線要注意的要素有順序、最大參觀人數、順時鐘的原則等[4]。而基于體驗的參觀動線作用,不僅僅是依據上述要素在展示空間中編排展品、場景和內容等,還要通過動線的設置來調控空間的體驗的節奏。如屏風和轉折來營造一種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的節奏體驗,既可以提高展示空間的利用率也可以營造一種空間趣味。而直線和開闊的動線,可以營造一種通透的空間氣氛,在節奏上更可能帶來一種快速,直接的空間體驗。通過參觀動線規劃來控制空間的體驗,意味著動線的設置需要把空間的情節線和觀眾的情緒線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動線的規劃來實現對空間節奏的強調和弱化,并使觀眾能體驗到這種變化。
3.3 展品體驗
基于人的體驗為核心觀點茶葉展品,可以被看作是整體展示空間要素的一部分。在這種觀念下,茶葉展品的選擇和展出,必須以滿足觀眾的體驗需求為導向。這樣的茶葉展品需要重新考慮新的角色定位,如展品應該具備趣味性、互動性、和主題的相關性,文化表征等。前邊提到的品茶就是一種具有廣泛認可茶展品體驗方式,但如果從展示的角度而言,這種品茶已經不是一種茶葉本體的展示,儀式感的流程才是體驗主角。這樣圍繞著茶葉本身可以展開更多的故事開發,如茶葉的歷史、產地水土、氣候、生產流程、采摘工藝等,豐富茶葉展品的體驗維度,增加空間體驗的趣味性、教育性和生動性。
3.4 互動體驗
從空間信息體驗的角度,這種互動更強調系統和關系而不是元素,互動體驗意味著不能靜止地看待空間,而是把茶葉展示空間看作是一個提供信息交往的動態媒介和窗口,機構通過這扇窗口來獲取和觀眾進行近距離溝通的機會。這樣觀眾的空間體驗就不是單向的信息接受,還意味著具有信息的反饋機會,這種互動體驗可以滿足觀眾的存在感和參與感。新的信息展示技術和手段是一種有效改善茶葉展示空間互動體驗的策略,讓觀眾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互動,使觀眾從信息傳播的對象轉變為信息傳播的參與者和構建者,強化觀眾的存在感和參與感體驗。
推薦閱讀:禪茶一味在珠寶設計與攝影中的研究
摘要:在當代社會進程發展中,禪茶一味在珠寶設計與攝影等文化藝術中發揮的價值作用越來越大。禪茶一味文化傳承悠久,其所蘊含的獨特韻味與歷史文化氣息具有較大的空間應用價值,因此很多珠寶設計與攝影等文化藝術愛好者及創作者都對這一文化進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對禪茶一味文化進行相關介紹,并對其如何應用于珠寶設計與攝影進行探索。
4 結論
體驗經濟被學者稱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階段之后的第四個人類經濟生活發展階段,或稱為服務經濟的延伸,其特征是明確的強調把用戶的情感作為關注點,倡導營造體驗來引領消費,創造消費 [5]。當今社會“消費”不是一種附屬于生產的消極行為,而是成為“生產力的一種有組織的延伸”,是一種積極的社會發展驅動力。這種社會語境下探究茶葉展示空間的體驗具有現實的必要性。茶葉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一詞既豐富又難以捉摸,本文目的不在于給茶葉展示空間的體驗下一個具體的界定,而是嘗試基于設計的角度來進行一種開放的討論,意在引發更多的思考和討論。
參考文獻
[1]史習平,馬賽,董宇.展示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2.
[2]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M].付秋芳,程進三,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xxi.
[3]張瑞霞,郝慶祿,胡靜燕.中國茶葉品牌建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 福建茶葉,2016,5:72-73.
[4]韓斌.展示設計學[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6:152. [5]B. 約瑟夫·派恩,James H. Gilmore.體驗經濟[M].畢崇毅,譯.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13.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