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商周青銅器裝飾紋樣藝術特征分析

發布時間:2019-09-30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青銅工藝在我國商周時期發展成熟,是這一時期造型藝術的主要載體。商周青銅器造型古樸、典雅,裝飾紋樣豐富多樣,注重紋樣與器物造型結合,兼具實用與美化的功能,反映出商周時期社會的審美追求。該文從商周青銅器常見裝飾紋樣、裝飾手法、文化成因等

  摘要:青銅工藝在我國商周時期發展成熟,是這一時期造型藝術的主要載體。商周青銅器造型古樸、典雅,裝飾紋樣豐富多樣,注重紋樣與器物造型結合,兼具實用與美化的功能,反映出商周時期社會的審美追求。該文從商周青銅器常見裝飾紋樣、裝飾手法、文化成因等方面分析商周青銅器裝飾紋樣藝術特征。

商周青銅器裝飾紋樣藝術特征分析

  關鍵詞:商周青銅器裝飾紋樣

  商周時期是我國青銅工藝的成熟期,反映出這一時期社會的科技水平、社會審美追求及宗教信仰,是當時物質文明與精神生活的共同載體。對青銅器藝術成就的解析主要集中在青銅器的造型與裝飾紋樣。商周青銅器造型古樸、典雅,依照實用功能可分為多種類型,在實用功能上多數與炊煮、宴飲有密切關系,在社會功能上則反映出當時豐富的祭祀活動與早期宗教信仰。

  商周兩朝青銅器在裝飾紋樣上各具特點,商朝多用動物紋樣,周朝推崇幾何形紋樣。裝飾手法多樣,注重“圖地”關系、虛實關系、主次關系,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的裝飾樣式較為普遍,在裝飾紋樣設計上重視紋樣與器形、工藝的結合,寫實紋樣與意象化創造紋樣日趨完善,呈現出程式化的發展方向。在追求形式美的同時,折射出商周時期人們崇信鬼神的社會風尚,以及對獰厲美、規律美追求的文化成因,構成了中國美術史的重要環節。

  一、商周青銅器常見裝飾紋樣

  裝飾紋樣是人類審美追求的重要體現。商周時期,由于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普遍崇信鬼神。在青銅器裝飾紋樣上體現出這一特點,以動物紋樣、幾何紋樣、自然紋樣為主,善于營造神秘、凌厲、古樸、規律的視覺效果,也是這一時期,審美觀念與統治思想的體現。具有代表性的裝飾紋樣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動物紋樣

  一方面,寫實型動物紋樣多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常見的有鳥紋、鹿紋、蛙紋、象紋、蟬紋等。其中,象紋側重刻畫體型粗壯、長鼻下垂的形象特征;鳥紋多描繪長尾鳥型,或頭戴花冠的鳥型,這種類型后來發展成為鳳紋,流行于西周;鹿紋在塑造時多選擇側面,西周一些青銅器上鹿回首的經典形象十分傳神、生動。這一時期的寫實性動物紋樣反映出人們在經過彩陶文明后,美術造型能力更強,能通過觀察生活準確、生動地描繪動物的特征和典型造型。同時,這些動物形象的選擇既是對真實生活的再現,又具有族徽、圖騰、生殖崇拜等豐富社會意義與文化成因,也為周代幾何紋樣的盛行奠定了素材基礎。

  另一方面,在商周時期,人們創造出很多存在于幻想、神話中的動物紋飾,如饕餮紋、龍紋、鳳紋、蟠螭紋、蟠虺紋等。這些紋樣的創造運用了仿生、想象、變形、夸張、組合等藝術手法,體現了人們在生產力低下時對超自然力的想象。人們普遍將這些形象視為等級、力量、權力的象征符號,通過對這些符號、元素的崇拜,以祈求對本族的庇護、對外族的震懾、對早期等級社會秩序的維護等。其中,饕餮紋最具特色,對后世影響也較為深遠!秴问洗呵铩酚涊d:“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后世不少學者將饕餮紋稱為“獸面紋”,這種紋樣是青銅器上最具代表性的紋樣。字面上,饕餮與吃有密切的聯系,后人普遍認為饕餮是貪婪、好吃的代表;形象上,饕餮紋采用了仿生、組合的方法,與這一時期祭祀使用的牛、羊、豬等形象有密切聯系;造型上,饕餮紋基本以鼻梁為中線,采用對稱的造型方式,重點刻畫鼻、目、嘴,獸身簡化,多數僅見兩只獸爪,在器物上多配以素底或簡單幾何紋底,虛實對比強烈,給人以神秘、獰厲的美感,成為商周時代審美形象的重要代表。

  2.幾何紋樣

  幾何紋樣是商周青銅器中重要的裝飾紋樣,周朝是幾何裝飾紋樣使用的鼎盛時期。幾何紋樣的出現,說明商周時期人們已能夠欣賞抽象造型,具備對幾何造型的審美能力,顯現出對規律美的追求。青銅器的幾何紋飾形制較多,常見的有竊曲紋、乳釘紋、環帶紋、弦紋等。

  竊曲紋是簡化、變形、高度抽象鳥紋、龍紋等動物紋樣的結果,以竊曲紋為代表的幾何紋樣打破了商代以來直線為主的造型特點,圖形方圓相濟,多為S形,圖形之間首尾相接、重復出現,表現出強烈的規律感;環帶紋是一種比較寬大而又十分流暢的曲線紋飾,以連續的S形為主,變化樣式也很多;乳釘紋的紋形猶如凸起的乳突,常以單行或方陣排列,這種紋樣多作為簋等小型青銅器的主要裝飾紋樣或饕餮紋的配飾紋樣出現。

  3.自然氣象紋樣

  自然氣象紋樣主要用于表現自然景象,線條剛健,在裝飾上多用于主要紋樣的配飾或作為器物圈口裝飾,常見類型有云雷紋、水渦紋、環帶紋等。云雷紋以連續的回旋線條構成,當線條為圓形時為云紋,線條為方形時為雷紋;渦紋是一種近似水渦的幾何圖案。

  二、商周青銅器裝飾特點

  1.裝飾效果與器物結構、工藝結合

  商周青銅器為適應器物形體結構特點,在裝飾設計中將器物劃分為不同的裝飾面,采用不同的裝飾母題和組織形式,并將器物自身的扉棱、附件作為重要的裝飾物納入整體裝飾設計,使紋飾與器物緊密結合,形成統一的藝術效果。

  2.劃分裝飾塊面

  青銅器裝飾面的劃分,因器物造型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多采用軸線延伸的分界方法,將各種紋樣裝飾于器物的腹部、頸部、圈足、蓋等部位,形成黑白對比強烈的視覺效果;同時,這種裝飾效果既體現器物結構的特點,又符合當時拼范的工藝特點,以免因范塊拼合發生錯動而破壞紋樣的規整性。

  3.紋樣組織形式多樣

  商周青銅器具有厚重、古樸的視覺效果,這與裝飾紋樣的組織形式有著密切聯系。這一時期青銅器組織紋樣豐富,有單獨紋樣、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等多種形式。主要的裝飾面常使用大型動物紋樣或連續性幾何紋樣作為主紋,形成獰厲的視覺感;有時,主要裝飾面大面積空白,四周用幾何紋樣裝飾,呈現出古樸的藝術效果。這些手法有利于凸顯器物的造型特點,形成統一的裝飾效果。

  4.裝飾手法豐富

  這一時期的青銅器為突出裝飾效果,綜合運用了多種裝飾手法,其中基本形式是由類似平面繪畫線條的陰刻和立體浮雕形成的圖案花紋所構成的,在總體上呈現出“寓方于圓”和“方圓相濟”的視覺構成特點;同時,采用“三層重疊”的方式,主體紋飾高于器物平面,在主體紋飾上再以陰線刻畫其他紋樣,器物上裝飾其他幾何紋樣或自然紋樣為底,形成主要紋飾突出、主體紋飾與配飾互相呼應、多層次的裝飾效果。

  三、商周青銅器紋樣文化成因分析

  1.對自然的敬畏和對超自然力的想象

  商周時期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的生活、生產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自然,因此敬畏自然。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青銅器裝飾紋樣的精神價值超越了審美價值。一方面,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寫實性的裝飾紋樣,造型生動,圖案具有象征意義,顯示出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另一方面,很多裝飾造型奇異、極具特色,形成了神秘、威嚴的裝飾風格。人們通過這些紋樣造型表達農業豐收、人口增加、氏族壯大等愿望。裝飾紋樣對于這種氣氛的營造和儀式的構成具有重要意義,傳達出當時人們敬畏自然的思想。

  2.對社會等級制度的維護

  商周時期,原始氏族社會的生產關系解體,社會管理從“公天下”向“家天下”過渡,出現了森嚴的等級關系。社會成員被分成兩個大類——奴隸主和奴隸。奴隸主階層借用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宣揚權力以鞏固社會地位,為此在青銅器上刻畫具有時代特征的裝飾形象,以增強神秘感,通過圖飾傳播營造神秘、森嚴的氣氛,達到鞏固社會等級制度的目的。

  相關論文推薦:青銅器紋飾的發展

  摘 要:夏禹鑄九鼎,翻開了中國青銅器歷史的第一頁,由此開始中國歷史上歷經千年的輝煌的青銅時代。商、周是青銅器最為鼎盛的時期,研究饕餮紋、龍紋等青銅器動物紋飾,并了解當時的社會歷史、設計文化、生活方式,對現代的藝術設計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今天的藝術設計教育也是一種啟發。

  3.體現人們樸實的自然觀與審美追求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體現了當時人們樸實的自然觀。商周社會,受生產力發展水平限制,人與自然的關系密切,人們既懼怕自然、服從自然,又期望征服自然,對很多復雜的自然現象持“萬物有靈”的態度,希望得到自然庇佑;谝陨蠌碗s態度,當時人們將各種動物、自然氣象或寫實或抽象地鑄造在青銅器上,既有對自然的記錄功能,又有作為禮器裝飾紋樣的功能。在長期刻畫過程中,人們深入觀察自然,發揮自身想象力,強化各種動物、自然氣象的特征,不斷加以變形、演化,使其成為獨特的時代符號,反映出人們的自然觀。

  同時,商周青銅裝飾紋樣作為造型藝術也創造了時代審美。形式是內容的結構方式和表現形態,對于造型藝術而言,形式美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時期裝飾紋樣在形式上的表現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對稱的造型,尤其是在動物紋樣上普遍使用對稱的造型方式;其次,在紋樣組織上尤其重視對秩序感的營造,特別是幾何紋樣大量使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圖案,營造出規律的視覺效果;最后,畫面裝飾元素和諧、統一,主次關系突出,綜合運用對比、對稱、均衡等方式,恰當地選用、組合各種紋飾,從而襯托出沉雄的器形,更顯其威嚴。

  總之,裝飾紋樣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中具有獨特的裝飾作用和社會地位。青銅器裝飾紋樣在民族藝術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為以后中國造型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審美基礎。參考文獻:[1]彭吉象.中國藝術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陳望衡.獰厲之美——中國青銅藝術.湖南美術出版社,1991。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