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運城鹽湖區水資源供需分析及對策

發布時間:2019-04-24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文中以運城市水資源較為短缺的鹽湖區為例,選取2013年為基準年,根據鹽湖區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并結合當地水資源利用現狀,運用指標定額法對鹽湖區規劃水平年2020年和2030年的水資源供需平衡狀況進行了分析預測,預測結果為2020年基本不缺水,2030年缺

  [摘要]文中以運城市水資源較為短缺的鹽湖區為例,選取2013年為基準年,根據鹽湖區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并結合當地水資源利用現狀,運用指標——定額法對鹽湖區規劃水平年2020年和2030年的水資源供需平衡狀況進行了分析預測,預測結果為2020年基本不缺水,2030年缺水,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鹽湖區未來城市需水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鹽湖區,需水量預測,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自然資源學報

  1概述

  中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m3,占全球水資源的6%,排名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有2300m3,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卻是世界上用水最多的國家[1]。而且,近幾年我國經常發生較為嚴重的澇災和旱災,水資源不能合理而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水資源要想得到充分的利用,正確處理好供需之間的平衡問題是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必要條件,這在城市供水系統中更是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因此,有必要對水資源的供需平衡做基本的分析和預測,從而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城市水資源供需平衡已多有研究。2002年湯奇成根據兩次水資源供需平衡關系,系統分析了我國西部水資源供需變化差異及其原因[2]。2006年范英英構建了北京市水資源動態預測模型,該模型考慮社會經濟條件并通過仿真模擬進行供需水預測[3]。2009年,趙軍凱借助灰色系統原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開封市水資源進行預測[4]。

  2011年,孫增峰利用人均綜合用水量指標法、分類用水指標法和年增長率法對需水量進行預測[5]。運城市鹽湖區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處黃河中游晉、秦、豫三省交接地帶,是運城市政府所在地,全區總面積1237km2,約占運城市總面積的8.7%,但是人均水資源量為264m3,僅為全國的1/9,遠遠低于國際認可的人均1000m3的緊缺線。因此,科學合理進行水量供需平衡的處理,已成為運城市鹽湖區社會經濟發展的保障。

  2水資源利用狀況與社會經濟指標預測

  2.1水資源利用狀況

  鹽湖區2013年總用水量18227萬m3,其中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77%,工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10%。

  2.2社會經濟指標預測

  2.2.1人口及城鎮化率

  這次預測以2013年為基準年,設計水平年2020年,遠景規劃2030年。人口預測模型計算公式為:Pt=Pt-1(1+qt)式中:Pt為預測當年t年的人口總數;Pt-1為預測前一年的人口總數;qt為預測當年的總人口增長率(設計水平年取4‰、遠景規劃取3‰)。

  3需水預測

  這次預測在現狀用水水平2013年的基礎上,采用指標—定額法分別預測城鎮生活、農村生活、工業、建筑業和第三產業、農業及城市生態環境需水量。

  3.1工業需水預測

  工業需水采用萬元增加值用水量法進行預測,2013年全區現狀工業項目用水凈定額為43m3/萬元,采取強制節水措施并提高循環用水率后,預計到2020年現狀工業的用水凈定額降為30m3/萬元、2030年降為20m3/萬元。

  3.2建筑業及第三產業需水預測

  建筑業需水,采用單位建筑施工面積用水定額法進行預測,以建筑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法進行復核。第三產業需水,采用單位從業人員人均用水量法進行預測,以萬元增加值用水量法進行復核。用水定額指標值根據現狀定額,參照《山西省用水定額》確定。

  3.3農業需水預測

  農業需水量包括農田灌溉需水和林牧漁畜需水兩部分,其中農田灌溉需水由水田、水澆地、菜田組成;林牧漁畜需水由林果地灌溉、牲畜用水和魚塘補水三部分組成。隨著鹽湖區節水灌溉工程面積的擴大以及對各灌區一系列的節水改造,灌溉水利用系數到2020年、2030年提高到0.63。p=50%農業灌溉需水預測。

  3.4城鎮生態需水

  生態需水主要為城鎮綠化、河湖補水和環境衛生三方面,2013年生態用水量為180萬m3,采用生態徑流量法預測,計算2020年、2030年城鎮生態環境需水量分別為218萬m3、253萬m3。

  4可供水量分析

  4.1地表水

  4.1.1已建工程

  2013年鹽湖區已建地表水源工程總可供水量5530萬m3。同時,體系內已開始進行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引提水工程更新改造和續建配套供水設施建設,以提高已建工程的供水量和供水保證率,因此,規劃水平年時現狀工程不考慮其供水能力的衰減。

  4.1.2在建工程

  鹽湖區在建供水工程設計總供水量6283萬m3。其中北趙二期工程為鹽湖區新增灌溉面積7.24萬畝、供水1862萬m3;小浪底引黃工程為鹽湖區新增供水工程,總供水量4421萬m3,其中城市生活供水1822萬m3,工業供水2599萬m3。

  4.2地下水

  根據《運城市第二次水資源調查評價報告》,鹽湖區地下水可開采量為7079萬m3,這次地下水可供水量按地下水可開采量計算。

  4.3其它供水工程

  污水處理回用量根據規劃水平年城鎮生活和工業的污水排放量、污水回收率及處理率進行分析,城鎮生活和工業污水排放率分別按60%、10%考慮;污水回收率及處理率均按70%考慮。經預測,2020年、2030年污水處理回用量將分別達到755萬m3、935萬m3。

  5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據鹽湖區“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的需水預測、供水水源及供水能力分析的成果,對2020年、2030年水資源供需平衡進行分析。鹽湖區2020年50%保證率下總需水量為1.96億m3,與同水平年的現狀工程供水能力相比,2020水平年50%保證率下基本不缺水,當地水源外加新建小浪底引黃工程可以滿足需水要求。

  2030年50%保證率下總需水量為2.19億m3,與同水平年的現狀工程供水能力相比,2030水平年50%保證率下供需缺口為0.211億m3,在現狀水資源開發利用模式下,充分考慮區域內節水和治污挖潛可解決這一缺口。

  6結論

  基于上述分析,2020年以后鹽湖區將出現水資源供需緊張的狀況,以引黃水和地下水為主的供水方式將導致城市生活用水水質性缺水問題凸顯。分析造成供水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工業快速增長和城鎮化,但區域內節水存在較大潛力。

  另外,農業節水也有潛力,郊區采用節水灌溉會大大節約水資源消耗。因此,為了延緩水資源供需緊張的狀況,實現供需平衡,可采取如下措施:首選方案是節水,調整工業結構,增加科技研發投資,引進先進的工藝技術,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降低水資源消耗;其次是開源,建設新的供水工程,提高供水能力的同時,建議調用區域內板澗河、允西河、西陽河流域水源為鹽湖區提供城鎮生活用水,以緩解鹽湖區當地水源水質差的問題;另外,充分利用引黃水灌溉工程,減少對地下水的開采,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保障城市水資源的有效供給和可持續利用。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中國水資源”詞條[EB/OL].https://baike.so.com/doc/4958951-5180921.html.2018,6,13.

  [2]湯奇成,張捷斌,程維明.中國西部地區水資源供需平衡預測[J].自然資源學報,2002,17(3):327-332.

  [3]范英英,劉永,郭懷成.北京水資源供需平衡趨勢預測及分析[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6(1):116-120.

  [4]趙軍凱,趙秉棟,李九發.城市水資源供需平衡及預測分析-以開封市為例[J].水文,2009,29(6):50-57.

  [5]孫增峰,孔彥鴻,姜立暉.城市需水量預測方法及應用研究-以哈爾濱需水量預測為例[J].水利科學與經濟,2011,17(9):60-62.

  相關刊物推薦:《自然資源學報》主要反映中國自然資源的數量與質量的評價、資源開發、利用、管理與保護等領域研究的成果。本刊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1992年,被北京市新聞出版局評為全優期刊,榮獲中國科協第一屆優秀學術期刊三等獎、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三等獎;1997年,榮獲中國科協第二屆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1999年獲中國地理學會第二屆全國優秀地理期刊獎;2002年獲中國科協第三屆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2003、2004、2005年連續榮獲第二、四、五屆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稱號。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