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3-07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1990次
摘 要: 【摘要】文章對人們常常違反的邏輯錯誤進行了分類闡釋,提出如何避免邏輯錯誤:留心觀察,掌握一些基本的邏輯常識;學校要加強邏輯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要認真學習邏輯知識,主動提高自己的邏輯素養;從思維習慣上來說,要形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避
【摘要】文章對人們常常違反的邏輯錯誤進行了分類闡釋,提出如何避免邏輯錯誤:留心觀察,掌握一些基本的邏輯常識;學校要加強邏輯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要認真學習邏輯知識,主動提高自己的邏輯素養;從思維習慣上來說,要形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避免邏輯錯誤,要注意勤奮的實踐。
【關鍵詞】邏輯,邏輯錯誤,避免
“邏輯”指的是思想、規律性、理性等。思維是一種人腦活動,思維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大到國家間的合作競爭、小到生活中的日常就餐的選擇,都離不開思維的作用。邏輯思維是人們運用概念、推理、命題等思維形式反映事物規律和事物本質的認識過程。邏輯思維能使人更加理性地去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相反,如果思維缺乏邏輯,就會出現各種邏輯錯誤,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甚至生活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
一、常見邏輯錯誤的分類
1、違反同一律的邏輯錯誤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個思維過程中,每一個思想都必須始終與自身保持同一,不能隨意變換,概念要保持同一,論題也要保持同一。[1]
(1)偷換概念。
偷換概念是在論證過程中,故意把原來需要論證的話題偷換成別的論題,使原來提出的論題不能得到邏輯證明。例如:中國人是勤勞勇敢的,某啃老族是中國人,所以某啃老族是勤勞勇敢的。這一推理的錯誤在于大小前提的“中國人”不是一個概念。大前提中的“中國人”是一個集合概念,指的是整個中華民族;而小前提中的“中國人”是非集合概念,它的外延由形形色色的中國人所構成。
(2)混淆概念。
混淆概念是在論證過程中,對兩個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一種邏輯錯誤。例如:在一篇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黨的政策的有效落實,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廣大群眾的勞動積極性空前高漲,工業戰線陸續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農民朋友努力進行生產勞動,教育工作者努力提高工作質量,醫務人員熱情地為病人治病,各行各業都為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而努力勞動著。就拿這個學校來說,也絲毫沒有放松勞動,全校師生每人都參加了一次秋季勞動。”這段文字,“勞動”一詞共用了六次,前四次的“勞動”指的是人的本職工作,包括人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后兩次出現的“勞動”專指人的體力勞動。雖然都是“勞動”,但是表達的概念并不一樣。[2]
(3)轉移論題。
轉移論題是在運用命題進行推理的時候,或者在論證某一問題時,人們所使用命題,未與其保持統一而是用另外的命題代替。例如: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把一位上了年紀的路人險些撞傷,兩人開始爭吵起來,騎自行車的人說責任在走路的人,因為他走路不小心;走路的人指責說責任在司機,因為司機開車不小心.司機反駁道:“責任不在我,因為我已經騎了十幾年車.”走路的人立刻很憤怒地說:“你騎了十幾年車就證明騎車小心了,我還走了四十多年的路了呢!”這兩個人起初爭執的是“這次事故是誰的問題”,兩個人均想把責任推出去,然而后來爭論的主題變成了騎車和走路時間長短的問題,因為兩個人均犯了轉移論題的邏輯錯誤。
2、違反矛盾律的邏輯錯誤
矛盾律指的是同一思維過程里,相互否定的思想不可以同時都為真。自相矛盾是違反矛盾律的一種邏輯錯誤。指的是在同一個思維過程中對一個概念即給予肯定,又給予否定。例如:古代有“學無益”的說法,這個說法就存在著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學無益”就是反對人們學習,認為教沒有益處,學也沒有益處。然而這些人一方面反對教和學,另一方面又用這樣的道理來教別人。所以既然他們也在教別人,就證明他們還是認為學有益的。
3、違反排中律的邏輯錯誤
排中律指的是同一個思維過程里,相互否定的兩個思想務必有一個是真的。模棱兩可是違反排中律的一種邏輯錯誤。指的是同一關系、同一時間、同一對象里,對兩個相互否定的思想,沒有明確其中一個是真的,而是閃爍其辭、左右搖擺。例如:在討論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鬼的問題上,有人發表這樣的看法:關于世界上有鬼和沒有鬼的兩種說法,我都不贊同,這個問題要因人而異,對于不迷信的人來說,世界上沒鬼;對于迷信的人來說,世界上有鬼。“鬼存在”和“鬼不存在”是一對矛盾的論題,不能全都否定,此人即否定了前者又否定了后者,所以在邏輯上犯了模棱兩可的錯誤。
4、違反充分理由律的邏輯錯誤
充分理由律是在論證過程中,一個論題的提出要有充足的理由,同時理由必須真實。推不出是違反充足理由律犯的一種邏輯錯誤,指的是在論題真,論據真的前提下,不能合乎邏輯地從論據中推出論題。例如:一個陌生人參觀一位長者的書房時大發感慨:“您的知識一定很淵博,因為您藏書太豐富了。”這句話就犯了明顯的推不出的邏輯錯誤,因為如果只藏不讀,淵博的知識從哪里獲得呢?此外邏輯錯誤還有以偏概全、因果倒置等。
二、如何避免邏輯錯誤
留心觀察,我們會發現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邏輯,掌握一些基本的邏輯常識,有效運用邏輯知識,避免自己在生活中出現邏輯錯誤,以及對他人出現的邏輯錯誤有簡單的識別,能夠減少我們生活中的摩擦,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們邏輯清晰地去工作、學習和生活;讓社會更加和諧;讓法治更加健全。
下面從學校和個人兩個方面來闡述如何避免邏輯錯誤。避免邏輯錯誤,關鍵在個人,要主動學習邏輯學相關方面的知識,并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加以運用。目前,很多學校都未開設邏輯課堂,對學生邏輯素養培養的認識不夠,因此學校要加強邏輯教育,讓邏輯走進課堂,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到邏輯知識,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盡量避免生活中的邏輯錯誤。讓學生了解到邏輯并不是一些高大上的東西,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而且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避免邏輯錯誤,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邏輯知識,主動提高自己的邏輯素養。善于合理準確地應用各種邏輯規則和邏輯基本規律,這是防止我們出現邏輯錯誤并判明他人邏輯錯誤的基本途徑。從邏輯規則上說,避免邏輯錯誤,首先要保證思想的確定性。思想必須具有確定性才能準確地反映世界,才能進行合理的思想交流。其次,要保證思維的首尾一貫,保持自身內容的協調一致。
最后,要保證思維的明確性,不能思維上含糊不清。另外還要注意認識的復雜性。當一個問題未被深入調查了解,對這件事的對與錯還不能看清楚時,更要進行深入調查分析研究后才能作出判斷。從思維習慣上來說,避免邏輯錯誤,要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形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批判性思維是面對問題作出合理判斷的一種思維能力,能夠幫助我們養成清晰性、相關性和一致性等良好的思維品質,確保思維的嚴謹性。[3]最后,避免邏輯錯誤,要注意勤奮的實踐。尼采說:“世界本沒有教育者,作為一個思考者,只能說成自我教育。”我們應該自覺地進行邏輯思維的學習和訓練,并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1]邏輯錯誤[DB/OL].豆丁網.http://www.docin.com/p-630159949.html,2013-4-6.
[2]普通邏輯編寫組.《普通邏輯》第三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247.264.
[3]谷振詣,劉壯虎.批判性思維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
邏輯學論文范文:邏輯學論文從現象學的角度看相對主義
這篇邏輯學論文發表了從現象學教學看相對主義,相對主義是一種認為觀點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因立場不同、條件差異而相互對立的哲學學說。該學說主要應用在涉及道德準則的場合,因為在相對的思維模式下,價值觀和倫理學只能發揮有限的作用。
關鍵詞:邏輯學論文,相對主義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学术顾问予以删除.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