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高校檔案文化功能初探—以山東輕工職業學院為例

發布時間:2019-01-03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高校檔案是高校在職能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有價值的歷史記錄。高校檔案文化功能表現為:思想教育功能、文化傳播功能、導向功能、規范整合功能、文化傳承功能。 【關鍵詞】高校,高校檔案,文化功能 一、思想教育功能 培養人才是高校的首要職責。高校的人才

  【摘要】高校檔案是高校在職能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有價值的歷史記錄。高校檔案文化功能表現為:思想教育功能、文化傳播功能、導向功能、規范整合功能、文化傳承功能。

  【關鍵詞】高校,高校檔案,文化功能

檔案學研究

  一、思想教育功能

  培養人才是高校的首要職責。高校的人才觀和育人觀本身具備思想教育指向?v觀山東輕工職業學院發展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一直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高校教學類、學生類檔案收集了教學安排、課程設置、實習計劃安排、畢業生就業調查、比賽獲獎、學籍卡、成績單、班級集體檔案明細、獎學金發放明細等資料。

  記錄了學校的治學風尚、師生的辛勤勞動,揭示了人才培養的目的、規格,展現了高校的育人觀念。2014年檔案室掃描了1980屆手寫的絲綢專業教學計劃,在學校OA上發布,泛黃的紙張里透出的是當年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嚴謹治學的精神。通過檔案研發,學生可以獲得更多新知識、新信息,充實自身知識寶庫;可以了解學院過往,增強對學院的自信;可以吸取經驗和教訓,獲得智慧和力量。

  二、文化傳播功能

  服務社會是高校的一項重要職能。高職院校的發展要緊貼當地經濟和行業需求,致力于培養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前身為山東省絲綢工業學校,位于絲綢之鄉——周村,絲綢是學校的品牌專業,建校20多年來,為當地絲綢行業輸送了大量所需人才。2014年,為適應當地行業轉型和發展需要,更名為山東輕工職業學院。

  高校與當地行業交往中,學校的外在形象,如建筑風格、校園規劃、教室布局、走廊布置等逐漸為人熟知,高校的管理方式、教學理念、科研規劃也被人了解,高校的校風校訓、辦學傳統、大學精神也得到傳播。高校不是隔絕的堡壘,在維持自身辦學特色的同時,校企、校校、校政之間往來更為密切。

  2017年山東輕工職業學院確定“一專一行一融合”的校企合作原則,與南京嘉環合作案例還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推介,擴大了校企合作的影響,打響了學校的知名度。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從建校始就一直關注學生工作,2000年,學校開始實施“扶貧助優”工程,以學校資助和教職工資助相結合方式解除貧困學生的后顧之憂。后又相繼出臺困難學生學費減免、困難學生幫扶等助學活動。

  2014年學校出臺《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家校心橋”工作辦法》,把關注學生成長、關愛特困學生群體制度化、規范化,做法有:建立困難學生檔案,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組織結對幫扶活動,組織家訪活動等。構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溝通彼此的平臺,教師感同身受,育人觀得到內化;學生得到救助,自信自強;社會單位和學生家長共同參與,愛心得以傳播。

  隨著互聯網媒體資質準入更加多元化,高校的網站、公眾號影響力越來越大。高校規章制度、文化建設對外開放幅度加大,分享增多,教育教學更加透明和公開化,使得高校檔案文化的傳播更為深遠。

  三、導向功能

  高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高校追求的終極目標是具有獨特氣質的自由獨立的大學精神。高校肩負著引領社會文化的重要使命。隨著高校與社會的互動越來越密切,高校必然受到來自社會、家庭、企業等外來文化的沖擊,此外還有來自高校內部的教師、學生的影響。在各種文化的交互碰撞中,檔案文化回歸本源,從源頭補充給養,為我們撥開迷霧,指引航程。高校檔案文化是高校辦學智慧的物態結晶。

  檔案文化可以作為校園文化的一個源泉,校園文化可以吸取檔案文化的精華,自動摒棄糟粕,去粗取精,產生新的、充滿活力的文化,明確導向性和主流思想。

  四、規范整合功能

  高校是師生共同經營的一處土壤,以文字、圖表、聲像、電子文件等表現形式的檔案中隱藏著集體創造精神。高校檔案沉淀著大學精神和辦學理念,凝聚著共同理想。探求高校檔案文化,可以使個人規范自己言行,個體行為自覺納入正確的軌道和模式,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維護高校有序運轉;探求高校檔案文化,可以建立正確的榮譽觀,使個人得到升華,加強個人自信心;探求高校檔案文化,可以提升理想意識,幫助師生樹立共同理想,可以增強榮譽感和自信心,形成師生合力,把自身融入高校的偉大事業中去,促進高校進一步發展進步。五、文化傳承功能高校檔案以多種載體和多種表現形式承載了高校文化,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為現實服務。

  研究高校規章制度,結合現實情況,修訂完善現存制度,使之更符合現實需要;研究基建檔案,尋求老建筑的特色,保留文化傳承。在深入研究檔案的基礎上,以各種形式加以利用,可以使現有的文化更有生命力,煥發新的光彩。

  2016年,檔案室以學院發展歷史為素材創作散文詩《奮斗的樂章》,用“學院創建”“中職發展”“高職奮進”“揚帆起航”回溯了學院的4個發展階段,詩歌朗誦與學院同期照片、視頻同步播出。砥礪奮進的學院辦學傳統不再只是隱蔽于書冊中,當它走出來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直觀立體展現在我們面前,就會化為我們前進的動力,推動我們奮然前行。為發揮高校檔案文化功能,作為一名高校檔案人員,要積極利用檔案資源,潛心檔案史料研究,挖掘檔案文化精神,繼承優秀傳統,促進高校文化傳承與創新,提升高校的公眾形象,為高校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羅翠蓮.充分利用檔案傳承高校獨特文化[J].城建檔案,2014(11).

  [2]鄭慧,李燕芳.高校校史編研中的輕重得失及對策[J].檔案學研究,2013(4).

  推薦期刊:《檔案學研究》(雙月刊)是創辦于1987年的季刊,是中國檔案學會會刊,它的任務是促進檔案學研究,提高檔案科學技術水平,組織和協調群眾性檔案學術研究活動,培養和提高廣大會員和檔案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進行國際檔案學術交流。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