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1-24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規模經濟問題是產業組織理論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在十二五規劃實施的2012年,出版企業法人單位增加值占GDP的比值以經增長到3.48%,出版企業己然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出版企業的規模及其效應問題日益受到各方人士所關注。本文就中國出版
摘要:規模經濟問題是產業組織理論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在“十二五”規劃實施的2012年,出版企業法人單位增加值占GDP的比值以經增長到3.48%,出版企業己然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出版企業的規模及其效應問題日益受到各方人士所關注。本文就中國出版企業如何實現規模經濟展開詳細討論和深入研究,就如何提高中國出版企業的規模經濟提出相關建議,期望能為我國出版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混業經營等手段擴充出版規模,發展出版規模經濟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出版企業,中國,規模經濟
一、前言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中國出版企業圖書的性質發生了重大而根本性的變化,同時使得我國的出版企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也面臨諸多挑戰。研究出版企業的規模經濟可以解決當下中國出版企業面臨的一些危機問題:由原先的國家壟斷市場向市場競爭經濟產業過渡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民營書業的發展對原有出版單位提出了新的挑戰;讀者閱讀習慣在互聯網發展的大環境下發生的重大改變;面臨著各種新興媒體的打擊和壓制;外國出版傳媒集團開始涉足中國市場等。同時,危機也是機遇,我國出版企業如何抓住機遇,大力改革,加快發展,提高規模經濟以實現我國由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的轉變,是擺在所有從事出版工作同志面前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課題。
二、中國出版企業現狀分析
(一)圖書為王的出版時代終結,多元出版格局形成
以前出版行業的重點是圖書出版,報刊和期刊出版次之。不過目前,圖書出版進入了瓶頸期,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問題:各種出版指標都產生了不斷降低的狀況(類型、售價之外。1999年,圖書的印刷數量是最多的,達到73.2億冊,隨后不斷降低。和圖書出版相應的,就是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的發展十分迅速。圖書出版的落后和其他出版物的迅速進步,這是出版單位環境改變的主要標志,也是數字時代文化娛樂要求出現改變的主要標志。必須注重這一方面的改變,需改進策略,有助于出版單位朝著多樣化方向進行轉變。
(二)以省為主的產業鏈正在形成
二十世紀末期之后,我國出版行業逐漸實施集團化改革,出現了大量有實力的出版公司,例如中國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遼寧出版集團、廣東出版集團、江蘇出版集團等。與此同時,圖書發行公司持續進步,對于市場的控制力顯著提升。比如,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等單位主動使用連鎖運營等管理模式,其實力和發行力明顯提升。因為受到以往出版布局的影響,集團化與連鎖運營大多數均使用了行政干預的形式。這一形式的明顯結論就是在規模經濟內出版的產業鏈有所加強,以省級行政區為主的產業鏈仍在建設,產生了江蘇、浙江、遼寧、廣東等集團。某些地區將出版單位當作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領域,已經納入發展規劃中,推動社會進步。
(三)寡頭出版社成為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在出版單位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環境下,市場競爭逐漸變成其能否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杠桿效應下,出現了某些資源豐富、在某行業占據有利地位的出版單位。比如在教育出版行業,出現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等。在專門出版行業,出現了科學出版集團、中國地圖出版社等。這些出版單位逐漸變成其中的關鍵力量,也是其持續進步的重要力量。
三、出版企業規模經濟形成的影響的因素分析
因為生產公司所處區域、產業的性質、商品的壽命周期有所差異,對公司規模經濟發展產生影響的原因也是不一樣的。通常來說,上述要素能夠歸納成下面幾點內容。
(一)出版企業體制
從運營管理方面來看,出版單位的制度性問題普遍體現在企事兩非與政企不分。前者就是人們經常說到的事業單位、公司管理。事實上,更加正確的說法就是事業性與企業性管理。由于出版單位的人事體制、分配體制、干部體制等均屬于事業管理的范疇,財務管理也并非是完全屬于企業性管理,不過其商品的生產與銷售等工作均是屬于企業性范疇。一方面,政府管理機構過于影響出版單位的經營活動;另外一層面,出版單位也樂于依賴管理機構而得到權益與保障。二者之間存在的經濟依存聯系,影響出版企業規模經濟的實現。
(二)技術水平
公司規模是和技術條件相符的。公司規模的擴張必定會造成生產水平的提高,而生產水平的提高是以技術發展作為基礎的。伴隨著自動設備的廣泛使用,大型或者特大型公司逐漸增加,而且逐漸變成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力量。在此種情況下,之所以會出現規模經濟,普遍就是生產工作的無法分離性。此種有著無法分離性的生產工作的規模,需要和公司生產技術的特點和技術發展相符。從上述研究能夠發現,公司規模不僅是有著隨著技術發展而逐漸擴張的態勢,還會受到技術環境的約束。因此,公司規模和生產技術存在緊密聯系。比如,出版單位的專業分工方向,中高級職稱員工的數量等也制約著出版生產的規模。
(三)經營管理水平經營管理水平也會對出版企業規模經濟效應的形成產生影響,在當前的出版行業中,市場同質化,泡沫出版情況不斷增多,庫存積壓現象不堪重壓等問題,體現出出版單位管理能力不高。假設此種管理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公司規模的擴張,不僅無法提升核心競爭力,還會降低其質量。
四、制約出版企業規模經濟形成的因素分析
(一)同質化品種多
圖書出版公司屬于一種制造公司,其規模經濟最佳的情況就是出版物類型較少,而制造批次較多,但當今的各出版企業生產情況正好相反。作為國家規模經濟較為明顯的出版行業而言,每年的品類已超過四百余萬種,每年拉動銷售品類超過兩百萬種。如果僅僅以品種為測算指標,出版企業無疑是各行業中名列前茅的。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2016年出版圖書品種總量已超過412萬,新出版本達到23萬種,重復版本與重新印刷圖書達到9萬種。從美國數據庫統計能夠發現,大概有562.8萬種的圖書已經正式出版,其中拉動銷售情況較為理想的有34.97萬個品種,但余下的213萬個品種以成為死庫存。
(二)缺乏市場規模支撐
市場需求量體現的就是市場規模,這是建設規模經濟的重要基礎。市場需求是決定能否形成規模經濟的前提條件。需求量太少的商品,其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較少的。預測市場需求數量,不只是必須重視目前的市場容納量,還必須預測潛在性市場的需求情況,比如將來發展的幅度、增多的總量等方面。假設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則其中的所有公司均會面對優良的發展機遇,企業可以實現規模經濟,做大做強。而在一個成長性非常有限的行業,某個公司的發展需要以其他公司的退出市場為基礎,即一個公司市場份額的增多需要以另外一個公司市場份額的降低為代價,此時如果想要實現規模經濟,必須選擇合并或者兼并。
(三)出版企業進入門檻低
在當前競爭環境下,每年均有較多類似公司進入市場,而新進公司大部分屬于中小規模公司。出版公司的門檻體現在資金與技術方面,這兩種準入條件對于行業來說均是不高的。而這樣的進入門檻低的情況,一方面,一旦監管不夠嚴格,會導致行業內部魚龍混雜,嚴重的甚至會擾亂市場,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行業內部競爭激烈,繼而間接地影響中國出版企業規模經濟效應的形成。
五、提升中國出版企業規模經濟效益途徑
(一)技術效益
想要實現規模經濟,就需要使用新興的先進技術。例如物流技術,全自動分揀體系,每年的處理力能夠超過30億元碼洋,初步達到規模經濟效益。到目前為止,我國達到這樣生產規模的企業少之又少,僅有浙江、遼寧、四lil、湖南等出版集團達到此規模。另外由于出版和信息技術的緊密聯系,許多出版單位開始采用ERP(EnterpriseResoucre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但由于每套ERP系統的運行費用基本超過一百萬元,因此出版單位需要擁有相應的規模,方能創造更多的經濟收入。
(二)管理效益
如若中小規模的出版公司發展成大規模的企業,那么其管理實力將會面對較大挑戰。國外學者柯林斯認為“:整合與兼并在促使從優秀到卓越的發展中并未發揮自身功能;兩個資質普通的公司,就算是不斷擴大規模,也無法建設成杰出的企業。”企業的管理效益普遍表現在能夠打造一支超群的管理隊伍,而且可以通過偏高的薪水來引進專業人員。與此同時建立內部市場,盡量降低市場上存在的不確定性,縮減中間性流程,能夠大幅縮減交易成本。減少交易環節中投入的成本,建立內部市場,這是企業存在的重要因素。內部市場能夠大幅降低其中在道德與財務上面臨的風險,減少交易時長與成本,能夠提高信息的公開度,有助于交易速度的提升。
(三)資源效益
大規模出版企業擁有眾多的資源,能夠推動其他中小出版企業的發展,共享的優質資源包含下面幾種:其一,作者資源。和出版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能夠充分挖掘、培育與購買我國最為頂尖的作者資源,還包括其他國家的資源。
其二,市場資源。企業普遍擁有培育與擴大市場的實力。市場滲透能力是目前國內出版行業普遍缺乏的問題,這和公司規模較少存在某些聯系。據統計數據表明,大多數出版單位經營銷售成本占出版碼洋的8%~10%。針對中小規模出版單位來說這是無奈之舉,如若出版公司的資金總量可以超過50億元,那么每年投入到營銷活動中的成本將有4億-5億元,則其能夠在全國大多數地區設立分公司,效仿海爾模式進行營銷活動。
其三,縮減費用的采購效應。公司過多購買某種產品或者勞務,能夠大幅減少投入資金。通過兼并和重組后建立的出版公司,紙張等材料的購買能夠縮減成本,而印刷、物流等環節的購買也能夠減少投入費用。
參考文獻:
[1]徐永凡.全球競爭場域中我國出版產業規模經濟構建與實現[J].中國出版,2014(10):54-57.
[2]池仁勇,周丹敏.數字出版產業集聚與其發展能力關系研究——基于區域環境的角度[J].中國出版,2015(18):48-50.
[3]王菲.中國出版產業實物外貿的經濟增長效應研究[J].出版科學,2015,23(1):11-16.
[4]劉建華.出版業的集團化、數字化轉型與品牌建設[J].出版參考,2014(1):12-16.
印刷出版推薦刊物:《印刷世界》創刊30余年,為印刷及相關科技月刊,全國發行。其內容涵蓋全面,欄目各具特色,技術和信息含量高,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贊譽,成為印刷行業人士喜愛的一本印刷專業雜志。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