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魏晉時期人物品藻的審美價值研究

發布時間:2025-04-11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每一個時期的藝術理論都和當時的社會、政治有一定的關系,魏晉時期的人物也不例外。因此具有審美性的人物品藻發生在魏晉也不是偶然的現象,社會的動亂,信仰的坍塌,都會使人們追求卓越,想要達到無限的自由人生境界。正是這樣,魏晉人物也逐漸進入了審美行

  每一個時期的藝術理論都和當時的社會、政治有一定的關系,魏晉時期的人物也不例外。因此具有審美性的人物品藻發生在魏晉也不是偶然的現象,社會的動亂,信仰的坍塌,都會使人們追求卓越,想要達到無限的自由人生境界。正是這樣,魏晉人物也逐漸進入了審美行業,大家都用審美的語言對人物的外貌和品質進行了研究,突出了人的本性的重要性,凸顯人體個性,不斷追求精神生命的自由。

  關鍵詞:人物品藻,魏晉風流,美學價值

  魏晉人物品藻的美學價值被發掘之后,便成為當代學者熱衷討論的話題,因為魏晉人物品藻對“人"的重視體現出的人文關懷,在當今時代呈現著非常重要積極的意義。在財富利益的刺激下,人文主義不斷被消解,人的精神家園在迷失,魏晉人物品藻呈現出的人文關懷是我們守護精神家園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應借人物品評而恢復人的本性,張揚作為人內核的精神價值和生命意識,堅守人的精神家園,把人從物質利益的奴役下解放出來,最終實現精神的回歸。

  中國古代藝術理論鑒賞中的審美是以“人"為中心的,借助人格、倫理等與人相關的事物,發現人存在的、審美的真正內涵,審美人格中把人的精神面貌及審美特性看為主要部分。審美人格的品評標準從重視人外在的世俗、倫理的“群"的方面,轉向重視人的個體,是一個漫長的審美文化轉變的過程。魏晉人物品藻是人格審美文化轉向的表現,即從先秦的倫理性到兩漢的政治性再到魏晉的自我性。

  魏晉人物品藻把理想中的人應具有的品格形象化、具體化,使其有標準可循,它獨特的審美品評不僅在有源長文化淵源,還在于深厚的哲學基礎,這便是由儒道佛三家思想建構而成的。儒道兩家作為中國傳統思想的對立方而存在,儒家講求倫理、功利性的標準,追求的是道德境界,道家則向往人的真誠淳樸,追求自然無為,二者在對立中互補,玄學便是儒道互補的產物。

  玄學一方面繼承了道家天道觀的哲學思想,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儒家仁學觀的部分思想,對道家哲學進行改進,形成了獨特的人道觀的哲學,為此時的人物品藻提供了理論支持。作為域外文化,佛學教理的出現填補了中國傳統哲學只注重現實人生的精神空缺,它又與玄學結合,借助中國獨特的思維理念,為魏晉士人修筑了一條通往精神彼岸的道路。儒道佛相互斗爭又相互融合,推進了士人思想的解放,共同建構了魏晉人物品藻的哲學基礎。

  中國古代藝術理論鑒賞有著身后的文化淵源,人物品藻也不例外,但并不是意味著人物品藻從開始就具備審美的性質,魏晉時期的社會主流思想是玄學,正是在玄學的影響下,才使得魏晉人物品藻有了美學的意義。在玄學語境里,士人自由追求人的本性,重情任情、放誕不羈,這些與儒家禮教背道而馳的行為,被世人認可。

  由品評人物的道德操守到品評人物的才貌風情,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人物品藻由政治功利變為審美怡情,真正具有了審美的意義。魏晉玄學帶來的士人理論思辨水平的提高,必然影響到士人精神的變化,這種精神深層的變化顯現在人物品藻上便是士人主體的意識覺醒,這也是魏晉人物品藻的本質。

  士人品評人物與以往不同,他們追求深層的體悟,魏晉人物品藻是對真情的認可、神韻的推崇、女性美的寬容、自然美的拓展,這一切可以歸結為士人對“我”的發現,是一種自我式的超越,在儒家倫理道德的教化影響下,在“名教”的包圍中,魏晉人物品藻實現的是“我"的突圍。魏晉士人的主體意識覺醒是以一場哲學為先決條件的變革。玄學在哲學領域開創性的拓展,使得魏晉時期士人的思想獲得較大的解放。思想的解放促使他們反思人的存在,進而凸顯了個體在社會中的主動性與重要性,于是便有了士人縱情、移情、任情的生活態度,塑造了中國美學史上獨一無二的簡約玄澹的理想人格。

  人是社會的核心,能成為審美對象的事物,都是以人的視角為參照物,中國古代美學歷來都是從認識人的美開始,逐漸擴展到發現其它事物的美。魏晉人物品藻是中國美學審美方式轉變的一個標志,它把品鑒人物這項活動從倫理的、實用的,轉為哲學的、無功利的,士人的人物品藻能夠超越宗教禮法,尊重個體的生命價值,真正欣賞到人格美,這便使人的品評、賞鑒具有了審美的性質。

  魏晉是我國思想史上一個覺醒的時代。哲學思想的變革,給士人帶來思想的解放,促使他們反思人的存在,自由追求人的本性。士人縱情、任情、移情的生活方式在人物品藻的渲染下,被眾人效仿并成為社會風尚。魏晉士人在用審美的方法品評人物時,是以道家思想為基礎,重視人的本性,但又吸收了儒家思想中人是主動的這一觀點,張揚了個體的心性,追求自我精神生命的自由,士人用人化的審美品評方法欣賞審美對象,這就更加凸顯了“人"的作用。因此,魏晉人物品藻影響下的人的覺醒,去除群體、倫理附加的異化,展現了個體的本性,彌補了中國人文主義的缺陷。魏晉人物品藻對“人"的重視而體現出的人文關懷,在當今時代也呈現著積極的意義。

  我們應借人物品評而恢復人的本性,張揚作為人內核的精神價值和生命意識,堅守人的精神家園,把人從商品利益的奴役下,從無限膨脹的物質占有欲中解放出來,使人獲得生存的自由,最終實現精神的回歸。

  參考文獻:

  [1]孔新苗.劉義慶與世說新語[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01

  [2]楊超文.魏晉人物品藻的美學解讀:以《世說新語》為例[D] 曲阜師范大學.2010

  推薦閱讀:人物國家級雜志征稿格式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