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美國新聞自由觀對中國傳媒發展的啟示

發布時間:2017-07-03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這篇新聞傳播類論文發表了美國新聞自由思想對中國傳媒的啟事,論文首先介紹了美國新聞自由觀溯源,新聞自由為美國以后的新聞思想奠定了深厚基礎,中國的新聞事業正方興未艾,那么如何在不斷前行中把握方向,就要取經于歐美一些優秀的新聞理念,那么這種思想給

  這篇新聞傳播類論文發表了美國新聞自由思想對中國傳媒的啟事,論文首先介紹了美國新聞自由觀溯源,新聞自由為美國以后的新聞思想奠定了深厚基礎,中國的新聞事業正方興未艾,那么如何在不斷前行中把握方向,就要取經于歐美一些優秀的新聞理念,那么這種思想給中國傳媒帶來了哪些啟事呢?論文進行了如下探討。

中國新聞周刊

  關鍵詞:新聞傳播類論文,言論自由,人民權利,出版自由

  一、美國新聞自由觀溯源

  美國新聞傳播史可以說是起源于殖民地時期,英國殖民者起初為了加強集權統治,對殖民地的言論控制非常嚴格,但這不能從根本上阻止報紙的出現,反而更刺激了人們對信息的需求,為報紙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美國的報紙自出現就體現了“自由”的思想傾向。

  第一份報紙就體現了新聞言論自由

  1690年,美國的第一張報紙《國內外公共事件》在波士頓誕生。創辦人本杰明•哈里斯原是英國的出版商,讀者可以在傳閱時將自己知道的新聞寫上去。這就是美國新聞自由觀的萌芽。

  第一次為新聞自由聲討

  18世紀30年代,有了“誹謗法”。一旦被認為犯有煽情性的誹謗罪,就要被判處監禁。然而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曾格案件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與此同時也說明了當時的美國人民為了捍衛自由的新聞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并且這一結果可能會影響到美洲大陸每一個生活在英國政府統治下的“自由人”。這為美國以后的新聞自由思想奠定了深厚基礎。

  新聞自由觀以法律形式得以肯定

  托馬斯•杰斐遜是《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同時也是美國第三任總統。在獨立戰爭后,捍衛《獨立宣言》規定的人民民主權利,就出版自由與漢密爾頓進行了激烈的辯論。作為此次辯論的結果,1789年國會通過了憲法前10條修正案,這就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新聞自由,使新聞自由的思想在人民和政府的心中扎下深根,強化了公民維護自身新聞自由的意識。

  現當代美國新聞自由意識

  當今社會,美國的新聞傳播業已經成為世界新聞傳播的領軍人物,其發展如此迅速、如此完備并非是偶然的,除去經濟、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原因,這與對新聞的認識特別是對新聞自由的重視是分不開的。美國的新聞人對新聞事件的報道在賦予其意義的情境中,注重真實、全面,與此同時,大眾傳播機構特別是大型的傳播機構盡力將自己視為公共討論的共同載體。也就是為公民提供了一個交流評論和批評的平臺,而充分自由的討論將加強而非削弱社會、政府的自信。現在的美國新聞事業,尤其是在新媒體的沖擊之下,自由的新聞觀越來越凸顯它的重要性。

  二、美國新聞自由思想對中國傳媒的啟示

  那么,美國的新聞自由發展歷程及經驗,對我國的傳媒業有什么重要的啟示呢?處于變革和發展的中國傳媒,在面對與國際接軌的事實面前,顯然顯得有些措手不及,F實的傳媒情況還不能保證新聞自由的表達,無論是受眾還是傳媒自身都處于一種相對混亂的狀態。新聞媒體沒能確保受眾切實利用新聞自由來表達,而作為受眾也沒能充分利用這一權利。筆者認為若要我國的新聞傳播事業平穩過渡,在吸收美國新聞自由觀念前提下,需要至少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一,政府應制定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確保媒介和大眾的新聞自由。政府在宏觀方面指導人民大眾的總體方向,引導主流輿論。從美國新聞自由觀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保護表達自由的有效力量是共同體和政府。政府是保衛新聞自由的第一道防線,在它維護秩序和個人安全的同時,會對新聞自由盡其所能的維護。政府的有效保護是表達自由的基石。通過法律的形式來規范新聞自由,同時也可以避免某些人濫用新聞自由,破環公眾意識。

  第二,新聞媒體應該起到引導作用。大眾接觸最多的就是大眾傳媒,如果媒介能夠提供良好的輿論平臺,允許人們充分行使自由的權利,那么新聞自由就有了充足的發展空間。筆者認為08年的汶川地震,我國的新聞媒體就切實做到了為大眾提供一個真實、自由的輿論平臺,媒體及時跟進地震實況并直播給大眾,讓大眾在第一時間了解地震信息。正是媒體和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我們共渡難關。

  第三,人民大眾如果能充分認識到自己所享有的新聞自由權利,并能很好恰當的運用,那么這一新聞理論就能在實踐中得到踐行。換個角度思考下,如果沒有自由的新聞思想會怎么樣呢?地方統治者如果沒有知識又想傳播真理,而人們如果迫于無知與恫嚇又信從當地的宗教,把各種意見吞咽到肚子里,那么人們的思想便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正像無知的人吞服庸醫的藥丸一樣,他不知道藥丸是怎樣做成的卻只信藥丸能治病。而思想不自由的人也許比這些愚民還可憐。愚民們還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所信賴的醫生,即便是江湖騙子,而思想不自由的人們卻不能不吞服他們根本不愿意下咽的東西。從中可見如果人們思想和言論受到束縛,其后果是多么的不堪。

  如果新聞自由能夠成為擔負一個自由社會提供其所需信息的責任,那么我們就必須首先了解一個自由社會的要求是什么。今天的美國,其新聞傳播由被認為主要是私人利益與市場自動調節的事情,變為有組織群體之間的沖突與自覺妥協的事務,這就要求媒體與公眾在充分尊重新聞自由的基礎上維護和協調自身的利益。作為新時代的中國,更應認識到這一點,新聞自由的發展,直接反應出一個國家的民主與自由,直接作用于社會各方的協作和發展。中國的新聞傳播事業正方興未艾,要在世界的新聞領域里活躍前行,就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與時俱進,尤其是電子時代的挑戰,處變不驚,踏實探索前行。

  參考文獻:

  [1]鄭超然,程曼麗.外國新聞傳播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美】斯蒂文•小約翰,陳德民等譯,傳播理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12

  [3]【美】倫納德•小唐尼,羅伯特•G•凱澤,黨生翠譯,美國人和他們的新聞【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04

  [4]【美】新聞自由委員會,展江、王征、王濤譯,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08

  [5]徐耀魁,西方新聞理論評析【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04

  [6]趙浩生,漫畫美國新聞事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08

  推薦閱讀:《中國新聞周刊》由中國新聞社主辦,于2000年1月1日正式出版發行!吨袊侣勚芸范ㄎ挥谛畔⒐芗摇r事顧問、意見領袖,特點是在新聞性上下功夫,以國內、國際重大新聞報道為主,強化時政新聞的內容,旨在構建中國權威時政傳媒。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